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学府】发挥余热,为同龄人服务

(2013-07-17 17:26:46)
标签:

老年大学

夕阳红

老年人

余热

西海岸

分类: 夕阳学府

http://s1/bmiddle/515b20fdte1b1d1656010&690 

                         ——老年大学校区服务三载小记

 

“都这个岁数了,该享受几天了,还干个啥呀?!”自打接手校区管理工作之后,不止一次听到有朋友这样建言。是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是自我享受,还是服务他人,我之所以选择了后者,这其实和自己一个心存已久的暮年愿望有关。早在花甲之年,在和老伴交流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到了夕阳残年阶段的咱们,是应该考虑如何感恩社会、回馈一下这个世界的时候了。但怎么去践行这一想法,能力有限的我却没有一个准主意,而恰在此时,机会来了,我被选聘做学校的校区管理工作,窃以为这个服务老年人的工作,不就是回馈社会的一种具体行为嘛?!况且这个事儿还是我比较熟悉并且愿意去做的。

有了实现愿望的平台,就应该踏踏实实的付诸行动,三年来我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校区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学员人数,由当初2010学年的四百多人,到2013学年增加到六百多人,在校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专业和班级数量也有增加。须知这是在老城区居民日益南迁,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实现的,就像有朋友形容的那样,是“逆势上扬”,所以尤显不易。校区管理也没有出现什么事故等问题,学校给校区下达的最低的12个字目标也基本实现了,即(安全保卫)平平安安、(环境卫生)干干净净和(教学工作)顺顺利利。

 

回首三年来的校区管理,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儿。

一是注意了选好用好班干部。俗话说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几百人的校区,要想管理好,必须要依靠各班级的班干部。在上任伊始不久,我就组织召开了据说是校区的首届班干部会议。会前先发通知告知内容,请各位班干部,主要是班长做好发言准备,在任时间长的班长侧重介绍经验做法,新班长侧重谈感受想法。在班长发言、大家讨论之后,我作了题目为《如何当好班长?》的总结性发言。关于如何选好用好班长,我在校报《夕阳红学府》上曾经专门撰文谈过此事儿,后来又应学校领导之邀,在全校班长会上做《如何当好班长》的专题发言。这次在校区班长会的再次讲这个问题,也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主要观点没有变,比如班长的职能作用,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助手,学员的代表和学校的班主任。但针对北校区班长存在的问题,侧重谈了第三点,即如何履行班主任职责的问题。又结合北校区学员特点,提出“招进来、留得下,学得好”九个字的班级工作衡量标准。并对各班工作实践进行了归纳,比如在招生上有亲情式、演示式;在留生上有专人帮带式、课后辅导式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曾经使有些生源不足的班级复活了,有些即将流失的学员留住了。会议将这些经验寻找了出来,加以上升肯定和鼓励褒奖,并为别人效仿提供了典型样板。总之通过班长会,明确职责,交流经验,肯定成绩,鼓舞士气等目的都达到了。

首战告捷,后来每年的秋冬季,校区都要组织召开这样的班长会,并争取到了企业的赞助,同步进行校企联谊活动,各位班长并邀请学校和企业领导共同展示才艺,载歌载舞,最后给参与活动的各位班干部赠发纪念品。这样的会议和活动班干部们乐于参加并多有收获。平时班长们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个人的事儿,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就一定会尽力帮助解决。班干部为班级管理付出奉献了很多,作为校区负责人,想着为他们回报一点什么,这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平时班级管理工作,我不会轻易地去过问和干涉的。这种做法用我的话来解释,叫“无为而治”和“被动管理”。因为在我看来,不加干预就是对班长能力的认可和工作的支持。假如班长,或者学员需要校区帮助的话,他们会主动来找你的;反之就可以理解为没有这个需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让班长有职有权,既是对人家工作的尊重,自己也可以获得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有人说在我手下干活感觉轻松,我想这正是自己所刻意追求的境界和效果。

 

二是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夕阳学府,我常常惊诧于老年朋友的表现欲望,是那样的强烈,与其他年龄段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是人老心不老,如今的老年人心理更年轻。既然许多老年朋友有这个需求,那么作为校区管理者就应该考虑尽量地去满足。

从行业角度比较来看,我们学校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比如每学期一度的期末汇报活动,老年学子愿意登台展示的话,基本都会给予满足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场演出、节庆活动演出等,而这些机会并不是每一所老年学校都给提供的。

但与需求相比,仅仅这些显然还不够,还要再创造一些机会。恰好位于北城区的一家大型企业有助老帮老的愿望,并且在之前也有过多次的赞助合作,在我接手之后,很快将中断了的关系接续上了,并在履新数月之后的重阳节,便举办了由这家企业冠名赞助的校区声乐演唱会和书画展,接着在年底又举办了由其冠名赞助的迎春杯老年乒乓球比赛,学校领导每次都亲自参加并致辞讲话,老年朋友们高兴,企业也很满意。张张罗罗的我虽然有点操心,但活动顺利,自己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之后的三年,校区每年至少有四次这样的活动,如太极拳表演赛,器乐演奏会、校企联谊会等。

今年在企业赞助活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自费展出活动,比如《“江南行”赵君武先生摄影作品展》。在老年大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习练多年的老年学子,学有所成,其有举办个展的愿望和经济能力,当我知晓这个要求之后,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的基础上,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主要是提供展厅条件,并争取了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比如这次的赵君武摄影展,我帮助联系了区摄影家协会,使之成为主办单位之一,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还亲自为其撰写推荐序言;同时还争取了企业的冠名,并邀请了学校、企业和摄影家协会等领导共同参加展出揭幕仪式,使这次个展既具有相当的档次水平,形式上也热闹隆重;既帮助老年学子实现了艺术追求,同时也成全了相关协会、助老企业的爱意和善举,可谓一举数得,皆大欢喜。目前这一行为已经产生了波及效应,已有数位老年朋友表示了类似的心愿,校区对此也做了承诺和安排。不需要学校花一分钱,就可以帮老年朋友的圆人生艺术梦想,何乐而不为呢?窃以为这也是在寻找和探索一条为老年朋友服务的新路子。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学校领导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下进行的,没有学校的支持,校区是啥也做不成的。

 

三是坚守工作岗位,善待身边人员。北校区工作人员除我之外,还有一名保安和一名保洁员,他们各司其职,工作称职。负责安全警卫的王老先生已在北校区这栋大楼里服务了将近20载,没有八小时,没有节假日,吃住都在单位,可谓尽心尽力,但终究年龄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不放心的我就尽量在单位多呆些时间,平日里晚八点之前很少回家。办公室的灯光亮着,我觉得对大楼和庭院的安全能够起到某种暗示警示作用。除了下班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还有寒暑假,没有特别的事情我也会来到单位值班。人多的单位可以轮流值班,管理者只有一人那就只好自己值守了。即便在中午,由于离家很近,回家就吃现成的,大约一个小时不到,我就会重新回到办公室,每天大致如此。许多学员周末路过或者傍晚遛弯,经常看见校区办公室的灯光,惊诧这位咋总也不回家呢,难道把老年大学当家了不成?我自己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天在单位和家里呆的时间差不多,都在12个小时左右,但用在学校上的心思和精力要比家里多。“你把单位上的事儿弄明白就行了,家里不用你操心!”有了老伴这句话,家里的事儿我就更不管了。

在单位值守,无论是平时班后晚退,还是节假日值班,我也没有浪费时间,校区的事情自然顺便就干了;没有公事了,我就干点“私活儿”,诺大的办公楼没有外人,环境安静,心情放松,正好用来读书和写作,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包括介绍夕阳学府系列文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就的。

早在入主校区之前,我与保安王师傅就很熟悉。他家庭困难,曾经多次求助于都给予了帮忙。进入校区管理岗位之后,我们成为同事,帮助他的机会自然就多了,比如自费为值班室安装了有线电视等。保洁员属于保洁公司委派人员,但在我们这里视同单位职工,凡是校区活动有纪念品的,保安和保洁员一定会有一份。与他们打交道,我还注意了态度,礼貌待人。即便对方工作有错,也要讲究方式,顾忌人家的面子。对此原来的保洁员老高曾经多次表示感激,认为我是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校区有事情了,大家不分份内分外,一起上,抢着干。我坚持认为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我们之间的和谐相处也给工作带来益处,三年来安保工作的平平安安和环境卫生的干干净净,就是给校区和我最好的回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区管理除了内部要和谐一致之外,外部环境也需要操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有些关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当地街道、居委会,还有老年组织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和有些爱老助老企业的往来也更加热络了,与区摄影家协会、某些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了新的融洽的合作关系,与原来有些“过节”的邻里关系,也达成了理解和共识,甚至成为私交不错的朋友。化干戈为玉帛,只要对工作有利,这些关系都是要理顺好的。

我所做的工作努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同时也有不少来自教师和学员的鼓励支持,这些无疑将成为一种动力,激励我再接再厉,继续发挥余热,为同龄人的老年人做好服务工作。总之一句话,在人生的晚年争取多做一点吧,以此来换取内心的些许慰藉,如此,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