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学府】夫妻班长

(2013-03-18 10:18:13)
标签:

夕阳学府

老年大学

班干部

夕阳红

夫妻

分类: 夕阳学府

      

        http://s4/bmiddle/515b20fdtd8586a367943&690


                                  ——小记钢琴班长熊奎东和民族舞班长李雪云夫妻的事

 

在老年大学北校区,有一对夫妻班长,不但学习努力,工作称职,而且俩人都擅长文艺,同步和谐,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令人羡慕。他们就是钢琴班长熊奎东和民族舞班长李雪云。

 

“钢琴王子”

每到期末汇报,钢琴和电子琴班的学员都有单独演奏的机会。北校区06钢琴班压轴的节目,是班长熊奎东弹奏的《童年的回忆》。我对器乐外行,但对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这首钢琴曲,却十分的熟悉。因为我在当年曾经拥有他的一盘专辑录音带,那个时期几乎每天清晨都要打开播放,在“钢琴王子”的伴奏旋律中,与家人共进早餐,然后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新一天的生活。现在聆听着熊奎东的弹奏,我似乎错觉地认为,萦绕在耳畔的《童年的回忆》钢琴曲,就是理查德在弹奏……

“弹得太好了,真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我觉得,熊奎东就是北校区的理查德,就是咱们班的‘钢琴王子’。”学校领导让我点评,此时的我,也毫不吝惜的将这个王子的美誉,送给了熊班长。

“刚开始练琴的时候,我的手指僵硬,老师帮着掰都掰不开,笨得很!”说起当年在老年大学咋学琴时的样子,熊奎东还有点不好意思。“老校长担心学不下去,一个劲儿地鼓励我们,不要退缩,要坚持。”

办学之初,学钢琴的男学员很少,学校领导拿他们当宝贝,经常给予鼓励关照,生怕遇到困难给吓跑了。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熊老,提起这段往事经历来,有怀念有眷恋更有感慨。

看来,这个“钢琴王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多年的努力拼搏才获得的,呵呵!

其实,熊奎东的二胡水平在北校区也是屈指可数的,他曾经同时担任钢琴和二胡两个班级的班长,后来因为手术治疗的原因,才辞去其中的一个。他在这两个班长职务上做得都相当好。

 

班长中的“大姐大”

说李雪云是民族舞班的“大姐大”,这首先是缘于她的年龄,年近七旬,“大姐”的身份当仁不让。再有,这个班级里的班长学员特别多,去年就有在其他班级里担任班长的八位学员;今年少了一位,也有七位。把这样一个班长扎堆的班长称之为“大姐大”,俺觉得挺合适的。

照常理说,这班里的干部多了应该是个好事,但好事也得分人。这些学员中的“翘楚”们,没有一点真本事,想让她们服服帖帖地听从你指挥,也是有难度的。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班级居然没有出现不听话的人,包括那些“身居班长职位”的特殊学员。为什么?

“李班长悟性高,学得快,跳得好!”这是大家的共识。一般说来,在老年大学的教学班当班长,个人的技艺特长先得拔尖。这一点不仅在民族舞班,即便在北校区,李雪云的舞技舞姿也是数一数二的。

“俺们的李班长可不简单,各方面都很优秀,你想不服都难!”有学员这样告知。在李雪云等几位舞蹈尖子的带领下,北校区民族舞班每次期末汇报演出的效果都不错,曾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凤凰岛文旅节的专场文艺演出。去年,这个班的舞蹈骨干们还代表全区参加了全市老年腰鼓比赛并荣获金奖的第一名。青岛市老体协主席胡延森曾经称赞道,这个腰鼓队将来可以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老年腰鼓比赛。李雪云在这个队是主力队员之一。

“李大姐待人和气,尤其是对待新来的学员,辅导很耐心,不厌其烦。”班里有哪位学员没有来上课,李班长会主动地打电话询问,及时了解情况,把关心和问候送给她们。有些一时忘记了的老年朋友,在得到提醒后,及时地赶到学校,没有耽误上课。

 “只有把一碗水端平了,你这个班干部才有威信!”李雪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班长虽然脾气好,但执行起班级纪律来却很严格,一丝不苟。“坚持原则,时间长了,大家就会理解你,就会自觉遵守班级的制度了。”这是李班长的从政经验。

“俺们民族舞班很团结,班风正,这和班长的带头榜样作用是分不开的!”期末座谈会的时候,有学员这样分析评价说。

 

“妇唱夫随”和“夫唱妇随”

老话有“夫唱妇随”一词,说的是男权社会里夫妻关系的现象;现在时代变了,夫妻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多的是“妇唱夫随”,许多家庭都以女性为主了。其实最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你唱我随,我唱你随。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不是很难找?但恰巧,熊奎东和李雪云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妻。

几乎每次有李雪云的演出,不管是学校内部的,还是参加外单位的,担任随队摄像师兼生活助理的那位,一定是老伴熊奎东。为了给爱妻拍摄,老公很早就购买了当时价格昂贵的原装索尼摄像机。每学期拍摄结束,老伴的熊奎东都要自己整理刻制一个老伴李雪云的演出光盘,以作纪念。民族舞班的其他学员也因此跟着沾光,班里的学员每人都有一张,还不要钱。看到他俩为人热忱出手大方,我还曾经以为他们的家境不错,大概是个富翁吧?后来才知道,他俩的退休金每人不过千余元,相当于下岗职工的工资水平。这让我出乎意料,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

“老两口子,钱够花就行,啥叫多?”“钱该花就花,身外之物,不要被它拖累,要让它为人服务!”他们在精神生活上如此舍得投入,对生活看的开,想得透,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妻子演出的时候,丈夫拍摄;而老公演奏的时候,李大姐也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摄像的活儿。比如在“七一”器乐演奏会上熊奎东表演二胡独奏的时候,还有学校期末钢琴汇报演奏的时候…..。看到李雪云从容不迫拍摄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资深摄像玩家呢。

“夫唱妇随”,或者“妇唱夫随”,看到这里,估计有许多老年朋友会眼热、会羡慕这个和谐家庭了吧?!其实这个词在这里,应该改为“夫演妇随”,或者“妇演夫随”或许更为准确。

步入老年的熊奎东和李雪云夫妇,无论是校园学习,还是家庭生活,包括演出游玩娱乐,都达到了相当地默契同步之境地。相敬如宾,如影随形,甜蜜如初,这些不敢随便使用的褒奖形容词语,此时却尽可放心地用在他们身上,实实在在,恰如其分。我想,假如我们的老年夫妇都像他俩这样温馨和谐,那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岂不是指日可待了!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热爱生活,也会享受生活;追求高品位的情趣,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在自己开心娱乐的同时,也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濡以沫,难能可贵;服务他人,品格更佳。这就是笔者对这对班长夫妻的总体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