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咱老百姓】小人物的小故事

(2010-10-27 16:25:51)
标签:

郭建良

汶川

废品

人民日报

家君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16/middle/515b20fdtvb19nwkuc6vz&690


几个发生在身边的百姓小故事,最近不断地在脑海里浮现,颇有感触,越来越觉得,其实在咱老百姓身上,有更值得自己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拾废品的捐赠者

这件事儿发生在汶川地震期间,还是从本地的报纸上,获知了这个消息,说有一位拾废品的老者,他的生活当然不会很富裕了。把自己捡拾废品的收入,大概有一千多元吧,通过主管部门,好像是慈善总会,捐给了汶川灾区!

报纸说的那位拾废品老者所住的街区,距离我家不远。心想,这位仗义疏财的老人家,我应该差不多认识吧?

因为,在我所住的那个小区,几乎每天都有拾废品,还有拾荒者出入,时间长了,即便不认识,也会是面熟的。

“该不是收购咱家废暖气片的那个人吧?”我向老婆子求证。

“不会!他咋会有那么好的心肠?”她有点不屑但却肯定地说。

恰好第二天我碰见了自己猜测的那位,好奇的我禁不住上前询问……

“不是俺!”

“这事儿也听说了,俺哪来那么高的觉悟哦!”在解释的时候,他好像有点不自在,脸色红润润的。

 

汶川那次,我曾经2次参与捐赠,加一块不过几百元而已。按说我的经济条件要大大好于那位拾废品的,但相比之下,我……

别看他就是一位拾废品的,身份在社会是最底层,但在他面前,我觉得自己其实矮了不少…..

 

最后的党费

这还是从家君先生采写的稿子那里得知,本地山村的一位农村老党员,在临终弥留之际,把自己仅有的千把元钱,留作党费,留给了村党支部。

那时家君还是新闻处的干事,他知道这个消息后,特意赶过去瞧看,并撰写了通讯《一个老党员的临终心愿》,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并且获得了当年山东省好新闻一等奖。

事后我和家君交流,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些老党员,就是普通的农民,对党有感情,始终不渝,多少年来不曾改变。不仅是他一个人,齐鲁老百姓里这样的有很多。

“到家里看过,条件很差,堪称艰苦,手里基本没有什么积蓄。仅有的那千把元钱,平时也舍不得花,也没有给儿女留下,最后都交给了组织。”

“我觉得这件事儿,给当地基层年轻干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他们都觉得很受触动!”

“当然,给我的心灵震动也是很大的。”

……..

 

“爱心伞”,暖人心

前不久,有一组人物照片在互联网上被纷纷转载,跟帖的人很多,有人说“看得我心里暖洋洋的”,有人说“平凡百姓的朴素爱心,更让人感动”,可这组照片却连一张正脸也没拍下来,这到底是什么照片呢?

这天下午,青岛原来晴朗的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青岛农大的副教授郭建良,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正在家里抓拍雨景,忽然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穿越一个交叉路口,因为没带伞,瞬间老太太全身被淋透了。

此时,一名身穿绿色T恤衫的小伙正在附近的屋檐下躲雨,看到蹒跚过马路的老人,他迅速从屋檐下冲到路中央,给老人撑起雨伞(见左上图)。快到路边时,一辆正在行驶的灰色商务车急速刹车,一名穿红色上衣的妇女走下车拿出伞(右上图),一起替老人遮雨,并将老人搀扶过马路后(左下图),转身上车离开,雨伞留在了老人手里(右下图)。

……目睹了全过程的郭建良用相机抓拍下感人一幕,郭教授说,“虽然听不到当事人说的话,但我想老人心里当时一定暖呼呼的。这是一件小事,却透出人间温情。我被这种朴素的温情感动着。”

经网友辨认,那个绿衣人叫仇剑锋;而那把伞的主人,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妇女”,其实是刚考上高中的王招平。

都是80、90后,您说,俺青岛的年轻人可爱不?

几个发生在身边的百姓小故事,最近不断地在脑海里浮现,颇有感触,越来越觉得,其实在咱老百姓身上,有更值得自己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http://s13/middle/515b20fdt93950875209c&690   http://s9/middle/515b20fdt939513520fa8&690

http://s7/middle/515b20fdt752882ae27b6&690   http://s11/middle/515b20fdt7528820b389a&690

注:照片和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