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七彩华龄侧耳听

标签:
随笔老年大学舞台才艺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说舞台的规范,当然是指硬件设施条件等齐备齐全,例如音响控制室。看到里面摆的满满的各种仪器设备,之多,之精良,让我这个少见多怪的,竟然吓了一跳。
“象大剧场的总控室哦!”我有些夸张地感叹说。
仅仅话筒就好几类,十几个。有新式无线的,有老式有线的,还有那种别在演员胸前那种微型话筒。
负责灯光音响的李老师热心地为我一一做介绍。他告诉说,这些设备都是学校近年来逐步添置的,自己剧场的演出需求,基本可以满足了。
“象这种几百元一只的话筒,档次只能算一般般!”李老师说,好的话筒,一只要几千元,甚至万元以上。
“那样的档次,咱学校这样的单位是用不起的!”李老师不无遗憾地说。
说演出规矩,是指节目程序的编排,以及参与者的认真。比如参加汇报演出的这些学员,从服装,到道具,到化妆,都与正式的剧场演出,别无二致。上台之前,都认真地化妆;都着演出服装,这些服装大都是学员自费制作的。看其质地,看其华丽,就知道花费不少,但这些老年朋友不惜“慷慨解囊”,尽管大家知道,给各个班级上台展示表演的时间,最长也不过几分钟……
一曲由民乐队演奏的《好日子》,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几十人参与,几十件乐器呼啦啦地摆满了舞台,演奏的队伍显得有点庞大壮观,加之演奏者的卖力投入,霎时间,欢快喜庆的乐曲就响彻在剧场舞台空间….
接下来是二胡演奏,五个班级,依次上台,各显身手;
第三类乐器是葫芦丝,又是三个班级轮番上台,呜呜呀呀的葫芦丝乐曲,荡漾在每个倾听者的耳鼓……
再接下来是京剧演唱与京胡演奏分别登场。其实京剧演唱的同时,也要有京胡来配合;不过前者是伴奏,后者算是独奏吧?!
京剧之后是茂腔,也是先学员演唱,后乐器独奏。看来,演员和乐器分属于不同的班级,所以也要分别地进行汇报表演。
学员的压轴戏是声乐班。五个声乐班,加上学校合唱队,六个节目全是大合唱。《走向复兴》、《爱我中华》......一曲曲合唱声,高亢嘹亮,此起彼伏。
学员表演之后,是教师们的才艺展示。上面所表演所有器乐、声乐,全部出自这些老师、教授之手之口,他们都是受聘于本地区该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才艺展示,也是大家期待倾听的。
果然他们的才艺,专业的水准,让大家一饱耳福,反响热烈,掌声不断,大呼过瘾…..
时至中午,音乐戏曲系的节目表演,才告一段落。
接下来,下午和明天还要有其他系的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