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的混混儿们,你们到底来干什么?

(2010-05-24 16:51:29)
标签:

杂谈

随笔

湖北

你到底要什么?

驴棚

猛子

突出重围

http://s8/middle/515b20fdt874c40e69cc7&690

猛子发了一个有趣的帖子,把混在论坛的写手,大致地分了分类,比如韩寒的超一流,黄健翔的强一流,N峡在线的一流,湖北的二流,再往下就没有名字了,统统地归进不入流。 “如各版斑竹及所谓的常驻版友,这些都是闲着没球事在现实里撑不着饿不死上班打瞌睡下班穷精神见美女兴奋上床疲软的芸芸众生,来网络发一番飙,看啥都不顺对谁没好气,上网的唯一贡献就是为某网站挣了点击,自己一无所得有时还弄一肚皮气,基本属于傻比加二百五”……

 

对入流的写手,猛子已经做了划分,这里不再赘述。我感兴趣的是分剩下的“不入流”部分,因为,恰好自己也在这个“流”里。我想,何不把这些“傻比加二百五”再细分一下。

猛子是按写手水平和影响力来划分的,我想按照写手的混坛动机或者目地来分一下(先声明一下,纯属娱乐帖子,所谓的划分也是望风捕影,东拼西凑的东西,切莫做真哦)。

 

1、追梦的。这个以说话的云,和钟山的我为代表。有诗为证,长篇叙事诗《王子与青蛙公主的爱情》还挂在墙上;还有不久前的《在山岗上》等,纯文学特点突出。我写的那些市井故事、里弄风情,虽然没有云版那样雅致,但也可以勉强归入文学类。在草根写手里面有文学梦的,应该不会少了。前几天,也就是“五四”那会儿,黑版曾经写过一篇《躲过了的青春年华——写在青年节》的帖子,“80年代末期,……我怀着一个自认为能实现的梦想,拜访了著名军旅作家……”这段话,足以证明,他当年曾经做过文学之梦的。我的追梦,还是用我老婆的话来形容最好。她对我上网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早有微词,心怀不满,乃至嗤之以鼻:“无非是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满足一下你那在现实生活中,再也无法实现的文学梦而已”。

2、布道的。以湖北耘农为代表。由于身份和资历的缘故,这些人拥有的知识量较多,特别是在某个专业领域更是如此。职业和责任使然,他们觉得应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宣示一下某种主张,阐述一下某个理念。代表作如《突出重围:带不回春天决不罢休!》、《理性的批判不能缺席(重温10年前中国随笔随想)》、《专拿已故伟人开涮意欲何为?》等。当然,在杂谈里几乎每个写手的特点都是“杂”,没有单纯只写一类文字的。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倾向性,或者特色。把“布道”划分给耘农老师,依据的就是特色。

3、代言的。特别关注某个阶层,为其主张代言。比如黑皮四卦,特别关注农民利益,,《父母是条龙,偏谁谁家穷——祖国妈妈你做到了吗?》、《实拍:“新农村”与“空心村里让人心酸的老宅!”》、《邯郸东部万亩洋白菜将在地里烂成泥》、《朋友:建议您今年餐桌上不要放这两个菜》等。

4、娱乐的。以驴棚之主小芳为代表,“驴棚是杂谈一个民间娱乐组织,驴棚,驴子之娱乐场所。驴棚,三壶之兴风作浪之场所。三壶者,酒壶、茶壶、尿壶之谓也”,“…..驴棚银才辈出,三教九流尽显‘银熊’本色。如万棚、闹顾问、蒙棚、灰棚、云棚、飞棚、田棚、叨驴兽等等”。如上所述,这些所谓娱乐的,不过是参与了娱乐活动而已。

   5、宣泄的。在杂谈里宣泄一族,不在少数。如猛子所言,“这些都是闲着没球事在现实里撑不着饿不死上班打瞌睡下班穷精神…..” “来网络发一番飙,看啥都不顺对谁没好气”,宣泄的结果呢?往往是“自己一无所得有时还弄一肚皮气,基本属于傻比加二百五…..”呵呵

    6、求爱的。先有俊仔曾经对某MM公开示好,后有茶仔曾经对某MM发出情书。虽然2位最后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勇气可嘉,值得肯定。求爱嘛,就要阳光一点,就要大胆一点。至于好梦是否成真,既有人为,也有天意。天不作美,任你如何的动情,也是无济于事的。“努力了也就没有了遗憾”,哥们就是这样认为的。今天又看到江枫的征友帖,俺的评价依然是那四个字:勇气可嘉!

7、看热闹的。主要是潜水一族,以跟贴、回帖为主。“看热闹的不怕事情大”,高兴了,就助助威,扇扇风,看事儿搞大扯了,他在暗处偷着乐…….

8、其他的。如来告状的,来诉苦的,来揭发的,还有某猎头公司来发现“银才”的,某刊物编辑来寻觅佳作的,某安全部门人士来关注动态动向的等,难以揣测,统统地归入其它。

 

《你到底要什么?》这是前苏联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名字。说的是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出入酒吧歌厅,没有生活理想,没有追求目标,结果被西方派来的间谍所看中,其中的一位在大学担任外教的女间谍,不惜用色相勾引这些青年人,使其加入其所谓组织。但当着他们要被派做反对现政权,反对苏维埃的时候,他们才猛然醒悟了。因为不管他们的生活如何放荡不羁,不成材也不成器,但假如你要让他反对自己的祖国,那是万万不可以的。祖国好比是母亲,再怎么差劲,那也是妈呀!于是他们觉悟了,悬崖勒马了,不再跟着人家跑了…….

 

这里借用的,就是《你到底要什么?》这句话。是啊,有所为,总是要有所图吧?混杂谈,或者混网络的朋友,您说呢?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