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说】母爱有多深?

(2010-05-07 07:10:51)
标签:

随笔

散文

杂谈

家庭

亲情

友情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10/middle/515b20fdt85f511ef04d9&690

看到网友写的纪念文章,方才知道这个周日就是母亲节了……

于是有关母亲的记忆,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清清楚楚的,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礼物

我们兄弟四个,老大的我,和老二都工作在外地,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可以团聚几天。一般情况下,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回去走人。

每当分别,都让大家跟着难过。“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的这句诗,我算是别有感受,体验深刻。

过年的这段日子,无疑是全家最开心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数母亲了,整天模样笑眯眯的,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看着孩子们都回到身边,她老人家高兴的心情毫不掩饰。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后期,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了。过年的时候,好吃的东西买了很多,尽管可劲地吃,也没有吃完,还剩余了不少。就在我和二弟走的头一天晚上,妈妈给我收拾行装,把剩下的一些肉食,还有别的吃的,用塑料袋包好了,给我装进行李袋中。

我觉得这简直是多此一举,路程远不提,再说儿子也不缺这点吃的东西。这样想着,便把母亲放进去东西,统统地拿了出来。妈妈默默地看着,没有吱声,脸色有些木然。

此时二弟过来,拿出他的提包。“大哥你不拿,我就拿着了!”一边说着一边往自己的包里装我拿出来的那些东西。我悄悄地观察母亲,脸上似乎又恢复了几分喜悦的表情。

这件事儿,直到我回去后若干时日,才咂摸出其中的滋味来。幸亏二弟懂事儿,知道母亲的心理,没有让她老人家太过伤心。后来每当想起这段往事,就憎恨自己的没心没肺,怎么就不能体察母亲的心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她总是掂心着孩子们,尽管他们可能已经长大了,但在老人家的眼里,永远只是一个孩子,是需要她来照顾的……. 

  

私房钱

爸爸退休之后,和妈妈一起开了一家小食杂店。还好,生意不错,对家里生活的好转,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个时候已经成家了的我,照理说,是应该在经济上帮助家里的。但母亲坚持不要,说你们刚成家,也不容易,把自己照顾好了就行了,家里也不缺钱花。那个时候我不太会过日子,手里的那点工资,也就是勉强维持吧。既然家里不要,我也就不再勉强了。

钱虽然不给了,但礼物还是要买一些的。每当我给家里买点东西的时候,妈妈都会悄悄地给我塞钱。我当然会拒绝,但母亲坚持。我感觉诧异的,是母亲的手劲儿,真大!那种固执的态度就是要告诉我,必须听话。

说句心里话,我怀揣着妈妈给我的私房钱,心里热乎啦的,觉着发烫,也有点难受。把儿子养大了,不但不能回报老人家,还要拿老人的钱,扪心有愧哦…….

 

 唠叨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管的很严,但在孩子们长大后,母亲便不再“严管”,取而代之的,是频繁的说话,反复地叮嘱,也就是所谓的“唠叨”。

    开始的时候,还可是承受,母亲说一句,就答应一句。但后来就不耐烦了,唠叨二句、三句的,也不回答一句。有时候母亲的话,像“车轱辘”似的,反复地说,就烦了,甚至干脆不理她。母亲看见孩子不高兴了,也很无奈,只好叹了口气,打住了,不再说话。

    终于,有一天,再也听不到她老人家的唠叨了,我也为人父,也有了类似的情形之后,自己方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唠叨?这个唠叨意味着什么?可惜,等到完全理解这一切的时候,为时已晚。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已经不能再唠叨了。以往的那些唠叨话,作为最珍贵的爱,永远地存留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偶尔也会浮现出来,比如清明时分,比如母亲节这会儿…….

 

变化

晚年的母亲,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对父亲的态度上。淘小子的我们,从小没少给家里惹祸,让母亲操心很多。尽管她恨的牙根痒痒,但就是舍不得动手打我们,生气的时候,只是骂几句,或者反复地唠叨而已。这一点让父亲很看不惯,他老人家信奉棍棒教育,在打孩子与说孩子问题上,2人经常发生矛盾,甚至发生激烈地吵架。等到我们长大了,也懂事儿,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

“老了的时候,还得靠老伴哦!”晚年的母亲,对父亲照顾的很周到。我猜想,这是母亲看透了老伴与子女的关系吧?!子女固然不能说不孝,但要依赖子女,显然不如依靠老伴更为可靠现实一些。以前,她老人家把心血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了,现在吧唧出滋味来,转而分给老伴一点,这让父亲他老人家觉的很开心。儿女们看着2老感情好,心情愉快,自然也就放心了。

 

其实,母亲并没有享几天福儿,虽然后来的生活好过了一些,吃穿温饱问题是解决了,但她却一直没有停止劳作,直到干不动了,倒下为止。

在儿女身上,她没有沾上什么光,只是操心和付出而已。一生的心血,都给了儿女们,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没念及此,心里就不好受,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

母亲节之际,这些文字,算作愧对母亲的忏悔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