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追着老胡跑

标签:
杂谈散文随笔留学儿媳妇亲家母公公澳洲 |
http://s16/middle/515b20fdh856931db35ef&690
“幸福跟着XX跑”,这好像是一句歌词?我觉着用跟着跑一词,还不够劲,应该说是撵着跑、追着跑,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老胡此时的幸福状态。
老友的胡先生,前几天刚刚获悉了女儿的喜讯,女婿要升职了。年轻有为的营职军官,不久将被提拔副团职干部。这样一来,女婿的准团级,就与女儿的准副处级相匹配了。这样一对还不到30岁的伉俪,进步如此神速,让父亲兼岳父的老胡,分外开心。
女儿家的喜悦还洋溢在胡先生的脸上,未曾离去。这不,儿子又携新婚妻子从澳洲返归,来探望亲人来了。而且,他们是在双双获得了永久居住权,办理了“绿卡”之后回来的。胡公子出国还不到两年,就得到“绿卡”,在金融危机之后,对方紧缩了移民政策,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胡公子的幸运,与妻子的幸运息息相关。原来他的妻子,作为留学生先行一步,去了澳洲。由于所学专业为对方急需,所以她仅仅留学了一年,就在当地一家医院里就业了。按照当时的移民政策,英语考试,也就是所谓的“雅思”,只要达到4个6,就可以达到申请条件了。但考试的结果出来,她竟然是4个7.5。这个雅思成绩,是相当高的,可见胡家媳妇的智力,非同小可!
急需的职业,较高的分数,这就意味着媳妇的移民,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在这种前提下,在未婚妻的殷切呼唤下,胡公子也踏上了赴澳留学之旅。在澳洲,他们很快就举办了婚礼。在当地的教堂,在神父的主持和祝福之下,他们完成了这富于浪漫色彩的跨国同族的婚姻。他们俩早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现在的婚礼,不但有婚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胡公子可以作为配偶关系,随同妻子一起申请移民。果然,幸运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别人花费时间更多,投入更大,却难以实现的以求梦寐。
儿媳妇的父母,也就是胡先生的亲家,也双双赶到岛城,三个小家庭,两对双亲齐聚一块,大家欢愉兴奋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让公公的胡先生更到欣慰的,是儿媳妇的表现。老胡说,“那天我们6口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整整一个下午,都是儿媳妇伺候着。她不让老的动手,既不让她的妈妈,也不让她的婆婆,甚至丈夫要帮忙,她也不让。整个下午都是她在忙碌,而别人在享受她的服务。儿媳妇至始至终都是开心地微笑着,没有一点的勉强,看来这样做,她是心甘情愿的”。
公公、婆婆对儿媳的第一印象可谓非常之好。
第二天早上,胡先生夫妻起床的时候,儿媳妇已经在厨房里忙碌了。听到公公、婆婆出来的声音,赶紧从厨房出来,问了二老的安,才又返回到厨房去。
与头一天的情形类似,也是不让婆婆下厨房,坚持由她来完成早餐。接着她又让丈夫领着她熟悉储藏室等处。她说,她在家的日子里,要由她来伺候大家。
在澳洲,从事医护工作的儿媳妇,工资相对来说是较高的。她所在的医院里,几乎每周都有值夜班,或者周末值班,给的薪水比平时要高。儿媳妇就主动申请从事此类工作,收入因此大为增加。尽管收入不菲,但儿媳妇用在自己身上的支出却很算计。比如她穿的,包括女孩子的化妆用品等都很吝啬。据儿子介绍,许多衣服还是出国之前穿的,至今还穿在身上,舍不得买件新的。
“这孩子真会过日子!”公公的老胡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由衷地夸奖说。
儿媳妇懂事孝顺,完全符合讲究传统的胡先生的标准要求。“我很满意,小子(指儿子)很有眼光,找的媳妇不错!”老胡禁不住在老朋友面前,又夸奖起他的孩子们来了。
公公婆婆这是与儿媳妇的第一次见面,儿媳妇又以考试合格,乃至优秀的评语过关了。
儿媳妇如此之好,女婿的姑爷也不示弱,在家里的表现也堪称“新好男人”。其出色的表现在我的《军官的老婆是个宝》博文里,已经专门做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还有件让老胡开心的事儿,是与亲家的投缘,对脾气。亲家是南京某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亲家母是个文艺工作者。亲家性格开朗豪气,与老胡类似;而亲家母贤淑温柔,与胡先生的妻子类似。这样的一对亲家聚在一起,听到的,是不断的欢声笑语;感受到,是浓浓的儿女亲情。
胡先生喜欢乒乓球,亲家也是乒坛宿将;儿子受过乒乓球专业指导,儿媳妇也能够挥拍上阵。在岛城他们团聚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去乒乓球俱乐部里鏖战一番。三家两代6口,4个人轮番上阵,剩下的2位女士则成为服务人员,为大家搞好后勤工作。
孩子们说了,将来在澳洲的家里,一定要设置上乒乓球台,这样的话,父母的他们,就可以在他们那里娱乐健身了。
孩子们的话,说的父亲的胡先生心里,热乎乎的,也让我们这些乒乓球老朋友心里觉着也热乎乎的…..
“老胡你的命咋那么好呢?”
“咋啥好事儿都往你们家跑呢?”
“接二连三的高兴事儿,让我们看着眼热,都嫉妒你啦!”
呵呵!老胡此时笑而不答,心里可能这样地想:
“幸福着俺的幸福,让他们嫉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