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事随笔杂谈市井趣闻逸事 |
分类: 故事新编 |
http://s14/middle/515b20fdt84590ec5e6ad&690
海哥似乎很爱吃水果,隔三岔五的,就要光顾水果摊,选购那里的水果,所以,和摊贩们混得很熟。
“海哥来了!”摊贩和他打着招呼。
“我给您留了几个,您看看中不中!”
摊贩随手从摊床底下,拉出来一个纸箱子,里面有几个苹果。看个头很真不小,就是个个有伤。一看就知道,那是挑出来的残损商品。
“不好!”海哥看着那几个苹果,摇了摇头。
“不就是烂了这一点嘛!”说着,商贩拿出一把水果刀,非常麻利地在苹果的溃疡伤口上,旋转了一圈。只见腐烂的那块果肉随即被清除,露出里面的部分,白茬茬的,果然很新鲜。
“现在进货都2块5了,给您算1块钱!”说着,也不待购买者应承,就提着送上了电子秤。
看来对方是摸透了这个顾客的脾气,知道他贪图便宜,这笔小生意会成交的。
果然,海哥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顺从地掏钱,付账了。
“海哥,我这里还有几个呢?”旁边的女摊主热情地呼唤,向他推销那些不太好买的特殊商品。
海哥瞧了瞧她的货,没有看好。就推辞说,“下次吧?这样的东西放不住,吃完了再过来买您的,好吗?”
他也不待人家回答,便径自转头走了……
原来海哥喜欢上集市,在哪儿批量地购买水果。通过讲价,要比市场上商贩那里的便宜不少。但集市上的水果,多是果农自销的本地货儿,质量比不上外来的好。比如这红富士苹果,本地的,还是老品种;而外进的红富士,则是更新后的优良品种,个头大,口感好,一吃就吃出来了。
商贩的水果好是好,就是价格太高,贵的离谱。假如不是经常的购买,那也就无所谓了。而海哥日常水果的消费量偏大,这就让他有些左右为难。
精明的商贩子,看出了海哥犹豫的原因,就建议他购买残次品。
“一样吃,节省一半还多呢?”商贩不失时机地向海哥进言。
“又不是送人,自己吃,没啥差别,还省钱!”
“好吧!”海哥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下来。
一下子就买回来一堆水果,海嫂觉得很奇怪?
“你买这么多干啥?”她不解似询问。
“便宜呗!”海哥喜滋滋地,一边回答,一边把袋子打开。海嫂一看,顿时火冒三丈。
“你买这些腐烂变质的东西干嘛?”
“谁吃?”
海哥知道她不高兴了,便赶紧补充说,“当然是我吃啦!”
“你吃,你就不怕吃的跑肚拉稀?吃出病来?”
“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吧?”海哥认真地辩解道。
“你看看,去掉这点,剩下的全是好的。”
海哥刚从商贩那里学来的办法,迅速地削去霉变部分,拿给海嫂瞧看。谁知人家根本不看,直接就起身上厨房去了……..
……海哥爱买便宜水果,不仅在市场这处水果摊贩集中的地方为人熟知。而且,即便在大超市里,也为营业员所熟悉。
海哥发现,在超市里那些高档的水果,即便是残次了,其口味也是普通品种所不能比的。同样是苹果,从3元到10元,分出6、7个价位,价位越高,其口味越好。
但即便是高价的水果,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也会因为存放过久而不再新鲜了,于是超市便会降价处理它们。越是高档的超市,对商品质量要求越高,稍有破损或者不新鲜了,就会随时降价处理。
海哥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就又成了大超市的常客。他还有个发现,就是来大超市购物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非常好面子,绝对不会购买这些处理品的。降价水果不能及时销出去,这让水果柜台的营业员很伤脑筋。忽然来了海哥这样一个脸大,似乎不知道害羞的常客,不禁让营业员暗自欢喜。所以每当海哥光临,她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表示欢迎。
海哥经常买这些东西,让海嫂很反感。“你说说,也不是没有钱,你这是干啥?丢人!”
“丢什么人?我看你是‘烧包’!才吃了几天白面馒头,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忘了当年捡人家树上不要了的烂苹果,不但不削皮,而且连籽带核一块吞下去,那个时候你咋不觉着丢人呢?”
海哥想起来发小的他们,小时候生活困难时的事儿,来反驳海嫂。两个人唇枪舌战,互不退让。后来海哥干脆也不说什么了,我行我素,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儿。
但海嫂还是一个劲地唠叨,海哥权当没有听见。只管把买回来的东西,用水果刀修理一下,便独自大口地享用起来…….
其实海哥并不是天生就喜欢水果的。
早在前几年,他被确认患有严重的痔疮。大夫警告他,如不改变生活方式,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疗治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其实,即使医生不吓唬,他也因为饱受病痛的折磨,痛下决心,要认真地治疗一下了。怎么治?按照医生的嘱咐,除了发作时候要用药物之外,平日里的办法,就是多吃水果。每天都吃,坚持经常,改变食物结构,补充植物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还别说,人家大夫的话,就是既科学,又有效。海哥自打增加了水果食用量之后,果然立竿见影,感觉肠胃通透,排泄舒畅多了。一个字,爽!
说起来,海哥还是一家饭店的老板呢!尽管平日里,都是老板娘海嫂打理照料,海哥只是个配角。但家里并不缺“银子”,收入起码要比一般的工薪阶层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好像问题不完全在钱上,海哥觉着这样做,似乎是在节约,是在进行一种合理务实的消费……
总之,在生活还不太富裕,资源也有限的条件下,减少某种浪费,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有益的…….
中国人爱面子,名声在外。国人去欧洲旅游用餐的时候,那是有名的出手阔绰,一点就是一桌子。点菜太多,吃不了肯定会剩余的;相反老外则没有咱们那个派头,许多时候,他们2个人吃饭,只点俩菜,三个人只点仨菜。就这样少的菜,吃不了还要打包。其实剩下的,只是一点汤汁了,但服务员也要按照客人要求,认真地给他包好。
“明天早餐,兑点白开水,就是一盘好汤!”客人自言自语地说着,让一旁观赏的中国游客瞠目结舌。
让自己理直气壮起来,让虚荣的顾客们爱面子去吧,俺只要“里子”!
这是海哥在高档超市里,面对异样眼光扫描的时候,心里默念地一句自勉箴言。
还别说,每当默念之后,就会产生奇妙的效果。他的胸脯顿时直立起来了,看人的目光也不再低垂,至少可以平视对方了,心里也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豪气升了上来。
接着,他便会大模大样地走过人群,穿过怪异盯看的眼神,直至走出超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