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话题】球友眼里的“红旗手”

标签:
随笔速写书法红旗手湘妹子乒乓球 |
分类: 散文随笔 |
http://s1/middle/515b20fdt8117c8b6ccf0&690
不过不要紧的,这些人对表现出色的女性,“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照封不误。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红旗手”,不过是哥们的调侃而已。
徐亚丽女士,就属于这样的“三八红旗手”。大家之所与如此的抬举她,当然有其充足理由的。
全国比赛显身手
作为一个业余乒乓球选手,能够参加同龄人的全国比赛,这本身就已经了不起了,更别说还打出了好成绩,还打出了齐鲁女性的精神来呢!
这话儿不是我说的,而是带队领导在大会上表扬她的时候,说的此番话。
须知,就在几年前,徐亚丽的乒乓球,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菜鸟”。其水平之低,连我这个“二把刀”选手都打不过。
说起徐亚丽正经八百地学习乒乓球,那还得从她在高级教师、小学校长岗位上退居二线后说起。有了时间,又喜欢乒乓球,她就在老年大学报名参加了乒乓球班。
从她打球的姿势上,可以判断出来,她从小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她的动作既不规范,也不顺眼。
但这不要紧的,因为我们有水平很高的教练。班里的几任乒乓球教练,都是球技了得的高手。其中的李教练,培养出的选手曾被输送到省队和国家队;而范教练也曾经是省级专业队的主力队员。跟着这样的教练学球,应当说,是我们这批学员的福分。但同样在一起学习,成绩却大不一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少部分人基本原地不动,像我之类的多数人,是略有长进,而脱颖而出的,则为凤毛麟角。徐亚丽就属于那个凤毛,或者麟角了。
学习任何技艺,都有个悟性问题,就像《大染坊》里的陈六子说的,一等的一看就会,二等的可以教会,那最差一等的,手把手的指导,他也学不好。徐亚丽的悟性好,教练教一遍,她就可以有模有样地模仿下来,让笨学员的我们眼热得很。
但我觉得,徐亚丽的进步神速,更主要的,还是靠她的勤奋和耐力。大运动量地练球,是很累很辛苦的。许多时候,她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同时还要努力纠正不规范的习惯动作。周六和周末学校休息,她就另外找地方继续练习,她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就是在这样不间断地努力和坚持之中,逐步练就的。
之后不久,她就在本地的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了,直至达到顶峰,一枝独秀,笑傲江湖了……
兴趣爱好很广泛
除了乒乓球,徐亚力的爱好很多,比如书法。她本来有一点基础,又参加了书法学习班,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她的书法技艺,很快有了质的提高。我也是个书法爱好者,对此中奥妙,可谓略知一二。徐亚丽喜欢行书和草书,她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章法讲究,龙飞凤舞,很有气势,不像出自女士之手。
她还会吹一种叫葫芦丝的乐器,悠扬低沉的吹奏,悦耳动听。
她的舞跳得也不错,本来身段就好,加上规范雅致的舞姿,让她在舞池里,分外轻盈动人。
哥们朋友也很多
徐亚丽的同性朋友自然不少,但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是,她还有许多男性朋友。这不仅在于她是“美眉”,虽然年届天命之年,但仍然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开朗、大方又幽默。
“这些日子你没有来,老贾打球都没有了精神头!”我调侃地对她说。
“那是想大姐了呗!”徐亚丽大方地接过话茬儿,大伙一阵哄笑。
“可想死哥哥啦!”刚刚进屋,发现了徐亚丽,老吴夸张地张开手臂,迎向对方。徐亚丽也老老实实让他抱住,用手拍拍老吴的肩头,笑着说,“妹妹也想哥哥你耶!”
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开心热闹的气氛,顿时充盈了乒乓球室。
这些哥们多是好酒之徒,找个借口就要喝上一壶,几乎每次宴聚,徐亚丽都是必请的嘉宾之一。尽管她的酒量不大,但这并不要紧,有她在场,这些爷们就觉着分外地开心。
出身黄埔世家
徐亚丽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曾经是“国军”的一名高级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毅然弃暗投明,率部起义,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徐亚丽的母亲是个湘妹子,据说还是徐亚丽的舅舅充任的“红娘”。原来徐亚丽的舅舅和其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同学,俩人关系甚好,于是就把妹妹介绍给了他。建国以后,为了赡养双亲,恪尽孝道,思念家乡的父亲,带着湘妹子的妻子和孩子们,回到了山东老家。
在徐亚丽的身上,既有山东人的豪爽大气,又有湘妹子的温柔细腻,应该是两地优秀品质完美结合的产物吧!徐亚丽的哥哥和姐姐也很优秀,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表现得很出色。“老子英雄儿好汉”,看来这句“老话儿”,还是满灵验的,起码在徐家后人身上,应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