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情】文武的魅力

(2010-02-27 08:57:47)
标签:

随笔

朋友

情感

同学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16/middle/515b20fdt808a8b4a3dcf&690

文武显然是个具有个人魅力的人,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牵引……

 

他的这种魅力,早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来了。我们同住一条街,算是邻居吧!彼此的家境都很了解;他与我二弟是同学,同学来往,使得我家对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一清二楚。用我母亲教育我们的话来说,“人家文武家里条件差,可学习却最好,你们应该向人家学习啊!”

家里条件差,差到什么程度呢?我那个时候虽然小,但也觉出来了。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以及住的房子,我们都比文武家要好一点。说他是从小家境贫寒,可谓名符其实。

在校学习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听二弟同学们议论,有了大致地印象。在高中时期,文武不仅在学生中威信颇高,即便是老师们,也很尊重他。“见了面,许多老师先和他打招呼!”说这话的同学,当时的口气似乎有点嫉妒。是啊!这的确有点“反常”。不过,假如不是很优秀,不是老师特别滴喜欢,学生的他是不会有此“殊遇”的。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记得好像是文武刚刚就业,派驻南方某地实习。他回来后,来到我家做客。大家围着他,听他讲述游历江南的一些奇闻异事。他的口才,以及文采,在那时得到尽情的展示。我在那个年代,别说江南,即便是县城之外,也没有去过。所见世面的层级,等同于乡下的小脚老太太。而那时的文武,说起名山大川,如数家珍;一些文化掌故,文人题诗,信口说出,如探囊取物一般,让我吃惊之余,仰慕崇拜之心,也就油然而生了……

 

而后,多年以后,我们竟然成了一个办公大楼的同事。他在县委组织部,我在县府办公室。他是炙手可热的干部组组长,我不过是一个伺候人的小秘书而已。在官场混过的人都清楚,要想一路升迁,必须取得组织部门的青睐,或叫认可,否则累死你也难以提拔。而组织部门除了部长之外,具体管事儿的,就是干部组。您想啊,这个组长在干部们心目中,是个什么地位呢?那个时候,假如能把文武约出来喝顿酒,乃是一大面子,或许就意味着升迁有望。不然,您请,他也不会冒然前往的。至于说到同样的下基层,招待的标准有所区别,估计也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否则,大家一定会认为您是个“雏儿”,连官场这点“潜规则”都不懂,还想跟人家组长攀比,人家是谁,你是谁哦,呵呵!

一般来说,干上了干部组长,后期肯定会提拔的,因为这是“惯例”,也因为这个角色的重要。果然,不久之后,文武不出所料地荣升副部长兼人事局长。相识的朋友都为文武高兴,也为自己庆幸。因为假如组织上的文武先生要提拔考察你的时候,别说偏爱,就说了解吧,也比别人要省事儿得多不是,呵呵…..

这个期间的文武,当然是有魅力的,甚至可谓魅力四射。想巴结他的人,包括基层许多地方长官,应该是成排、成连的不止。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不过文武并不像有些人那样,一旦得志,便趾高气扬,不认“乡亲”了;相反,他依然平实低调,对上不巴结,对下不吆喝。我想,这和他从小就因品学兼优而备受“拥戴”的经历有关;另外,他是靠自己的实力、能力干上去的,不是靠什么亲眷关系、外力因素爬上去的,所以他才能如此坦然淡定。况且,志向高远的他,对此职位也未必就觉得怎么样了,何足挂齿?我是这样揣摩的……

 

再后来,我们竟然成了“大学”同学,学校全称应是“广播电视大学”。说起来让那些“正牌”的大学生撇嘴,呵呵,还当什么学府呢,原来是“电大”!“电大”、“职大”、“夜大”等杂牌子,社会地位低,其学历被一些人所不齿。但在当时,这所学校对我们这些无缘再进高等学府的在职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既可圆大学梦,又可混个文凭,同时也不耽搁上班拿工资,可谓一举三得。所以,尽管如我已经成家立业,如文武已是“高官”了,大家还是踊跃报考,一时间参加“电大”,成为“县大院”内外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

说起电大学习,别看是利用业余时间,别看是收听广播教学,但当时学生的认真程度,我觉得要比现在一般大学的学生强的多。大家晚上才开始听课,下课已是夜里10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复习。尤其是临近考试的阶段,几乎每个同学都要熬夜奋战,看课本,背试题,一遍遍地复习。学习到深夜,甚至一夜不睡的人,也不鲜见。别人不知道,反正三年下来,我害了失眠的毛病。您想,日夜颠倒,生物钟紊乱,长此以往,不病才怪呢?想想拿个“水货的”文凭也真不容易。其实,当时“电大”的考试很严格,因为那个时候在全国也是刚开始,本地是第一批,格外地严格。所以考出来的,应该都是货真价实的“干货”,呵呵!

把自己累病了才换了个文凭,那是笨学生的我;而象文武之类基础好,底子厚,且记忆超群的高智商学生,则不会如此费劲。看他们学习并不费力,考试也很轻松,很容易的就把文凭拿到手了,真是“人比人,羞死人”。没有办法,用老师的话儿来形容是,“智商是物质,物质有差异”,呵呵…..

文武在“电大”同学中,同样魅力不减。在同学之间,他就是一个中心。他在哪儿,哪儿就成了中心,象一句歌词唱的,“我们的葵花向太阳”,呵呵!当时“电大”的领导和老师也没有这样拥戴,我估计人家会嫉妒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同学自发的,而非有人“指使”。这正印证了我的论点,他的身上具有某种魅力…..

 

后来我的工作调动异地,有求于他。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应承了下来。我知道,那是给他找麻烦,他要承担责任,但他却一句解释也没有。当时我的心里虽然有些不安,但也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给他“找麻烦”了。

 

再后来,我们居然又调到了一个城市里来。在异地他乡,我们成了老乡,而且是同学、邻居基础上的“铁板级别”的老乡。缘分哦!我觉着…..

我们迁居的城市,对家乡人来说,显然具有某种吸引力。以至于一个时期内,家乡来客,络绎不绝。他们前来拜会的对象,文武处几乎是首选之地。一伙接着一伙,刚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波。文武的家,几乎成了“接待站”,或“联络处”。许多人来这里,并非就是找文武帮忙,许多人就是前来看望一下,探视一下,以解相思之苦吧!反正这样一来,文武家庭的接待压力陡增。好在文武的夫人也如其夫一样,心地淳厚,不计辛劳,不怕麻烦,一视同仁,热忱招待。如此看来,文武的个人魅力,其实与家庭的亲和、包容和支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新的城市,文武改行了,从行政机关改行到商业企业,由政府官员改作企业经理;再后来又由国营企业头头,改作私企经理人。看来他是成功的,年薪不低,待遇从优,名牌穿着,好车开着,好房子住。至于吃的,用一位“游客”先生不无嫉妒的话儿来形容,是“鲍鱼龙虾的吃腻了”。这似乎有点眼馋之嫌,话儿有点酸不溜丢的,呵呵呵……

如此推理认定,在人家私企老板眼里,文武也是颇具魅力的。人家相中他的,是能力还是魅力,我无从得知。只知道人家信任他,重用他,把自己的企业交给他去打理了……….

 

文武的文才肯定是不错的,但他很少写东西,繁忙的企业事务,使得他没有时间顾及自己喜欢的文学。于是他选择了诗,这个简洁精练的表达形式。他的诗词作品,也如其人一样,真诚真挚;抒豪情,寄壮志,写慷慨,古风古意,颇具“魏晋风骨”。他也为亲人写诗,为友人作歌,意融融,情切切,感人心扉。我是他诗作的忠实读者,还应该算是其“粉丝”吧。尤其喜欢他写的《黄河赋》,纵横千里,恣意汪洋,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堪称赋之上品。

 

文采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组织管理的魅力,视野思想的魅力,在他身上都有一点,究竟该如何表述,我笔力有限,勉为其难了……

好了,拉杂地谈了许多自己对文武魅力的印象,觉得只是约略说出了他的少许优点,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好在他的哥们不少,知己颇多,许多还是“鸿儒”级别的,且大都“健在”,说的对与不对的,有帮俺把关的,替俺指导、补充和“雅正”的,所以也不用俺担心什么了,呵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