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被新浪论坛《情感倾诉》加为精华帖】


认识冰儿,源自她的一次点评。我有个习惯,就是凡给自己帖子评论的,一定回访。冰儿给我的点评,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很好的文字功底,还是一下子就看出来的。
回访她的博客,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她的头像。端正的五官,清秀的面庞,尤其是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了之后,你会明白,什么叫“眸含春水”,什么叫“瞳剪秋波”了,呵呵!但网友们都知道,这个头像虽佳,却不一定是本人的。实际上,绝大多数博客上的头像都在刻意回避“庐山真面目”。有的用的是别人,比如明星的;还有的,就是一个卡通图片。我出于好奇,打开她的相册,以验证一下形象的真伪。呵呵,还别说,就是本人的!许多生活照证明,冰儿是一个形象气质都不错的女人,而且还颇有点个性,这是我最初印象。
说冰儿有个性,还体现在个人资料的显示上。许多博客,尤其是女性博客的资料,显示通常是“残缺不全”。这当然是有意为之,“不告诉你”嘛。而她的资料,却是基本齐全。不但有电子邮箱地址,还有QQ号码,UC号码等,明白无误。冰儿的大方坦荡,个性鲜明,让我暗暗称奇。
与许多博客一样,冰儿首先着墨的,是自己身边的亲人。从这些帖中,对她的家庭背景可以有个大致地了解。“今年正月十三是外婆去世五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她老人家诞辰百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想起和外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不仅沟起了我对她老人家深深的怀念与思念…”这是《回忆外婆》的开场白,从小被外婆带大的她,对外婆有着一份特殊的情份,感恩的笔触,悠长的怀念,让读者跟着感受了一次非同一般的隔代亲情。“也许,我们正困倦于母亲餐桌前碟碟不休的唠叨,也许,我们正忙于工作而忽略了日渐衰弱的母亲,也许,一直以为母亲是我们永远的天,忽然有一天,当路边的小朋友喊母亲‘老奶奶’的时候,我才懵然发现,随着岁月的流逝,苍老已经侵入了母亲的身体,花白稀疏的头发,微微驼起的后背,以及上楼时那吃力的脚步,无不提醒我,以往那坚强好胜的的母亲,此时已经步入了暮年……”从这篇《我的母亲》的文字中得知,冰儿的母亲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性,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患病在床,伺候这样病患的亲人,先后长达十几年,无怨无悔,其顽强坚韧和心地善良,无需多言。“……去年搬家,在整理物品的时候,我看到满满的一抽屉的荣誉证书,这些都是父亲历年来的工作成绩,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拿这些东西炫耀过,‘出席省劳动模范’,‘出席市劳动模范’,‘出席局劳动模范’......诸多的荣誉在父亲眼里都是那样的自然不过,他也从没有想到过用这些光环去为自己换取个一官半职,父亲的操守品格,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做子女的我们。”这是摘自《写给父亲》的文字,从中可以感受得到,冰儿的父亲是怎么以身作则,影响孩子们的。长辈们是晚辈当然的老师,在这样的长辈引领熏陶之下,长大后的冰儿她们,个个表现不错。
“我家兄妹四人,我居长,身下有二弟一妹,童年时,我是他们的大姐,现在,我还是他们的大姐。(这不废话吗?)既然是姐姐,就要有姐姐的样子……”在《兄弟姐妹》一文中,从童年开始讲起,她和她的弟弟妹妹们相伴相依的手足故事,稚气盎然,生动有趣。“孩子,sw年前,当我在公共汽车上虚脱而不省人世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你来到了我的世界,成了我身体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我走到哪里,都将不在孤单,因为有你和我在一起。”《家有女儿初长成》,以第一人称,对话形式,来和女儿进行虽是书面的却是心灵的沟通与倾诉。“孩子,看到你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很高兴,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你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也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你现在在某些时候,思考的问题还不是很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你的逐渐成长,我相信,若干年后,你就是妈妈的骄傲……”《妈妈永远的宝贝》,也是写给女儿的。母女之间的两地书,与外地求学的女儿沟通,冰儿采取了博文的方式进行,书面恳谈,风格别具。“我儿子今年N岁,看电视看成了我家的‘小医生’,家里的成员几乎都享受过他的‘会诊’。春节前夕,他姥姥的痔疮犯了,他说,治痔疮,用肛泰,疗效好,见效快……”摘自《....儿子的“偏方”》。她还有个可爱的儿子,夸起儿子来,冰儿喜形于“字”,不吝佳句。《我祝谁生日快乐,今天》,当老板的老公,因为应酬没有回家,辜负了妻子为其精心准备的生日宴席。一怒之下,倾诉笔端,呵呵!当个老板太太虽然富有,但也不能事事称心如意。
其实,冰儿自己就是个老板,和亲人合伙开着一家网吧,经营多年,生意不错。弟弟是技术负责人,而姐姐的她是行政一把手,涉外涉内一揽子事务裁处,皆出自这个女老板之手。
冰儿和她的丈夫,原来都是国营企业的职工,国企经营欠佳,导致了夫妇双双走上了自谋生路的道路,也先后成就了这对夫妻老板。“夫老板,妻老板,夫妻皆老板;爹有钱,娘有钱,爹娘都有钱。”这虽是我调侃玩笑写的一副对子,但也不妨看做是对他们夫妻俩创业业绩的一个褒义的写照。
“下海以后才知道创业的艰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业务熟悉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做木材生意,那时的我们经常去深山老林里自己拉木材,清晨的两三点钟,晨曦的曙光还没有出现,我们就已经在去往山里的路上了,经过了一天的奔波劳苦,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傍晚时分,我们就会踏上返回的路……”这个《往事在深山》,讲述了她乘坐的满载木材的汽车突然刹车失灵,从山上冲到山下的“尖锋时刻”。还有子夜时分,一个人停留在大山深处,先是差点成了“野生动物”的夜宵;冒险突围来到镇子上,后来又差点成了“色狼”的猎物的闹悬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搞创业真不易,当老板很艰辛。
网吧女老板的她,每日里坐在吧台上值班,面前就是可以上网的电脑,这给了她写作的有利条件。除了上面提到的写亲人,写自己之外,还尝试小说等文学创作。一个时期内,连续写出了多个短篇。《2块糕饼...》、《L经理和J太太》、《银丝鸟也有烦恼》、《早放的月季....》等短篇,虽属练笔之作,但内容健康,人物鲜活,情节曲折,文笔流畅,可圈可点,让人刮目相看。
除了小说,其它文学形式,如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无不尝试,且都有模有样的,可以看出其有写作的天赋。她还喜欢书法,其“发表”在自己博客上作品,尤其是临摹王羲之的那幅《兰亭序》,似可乱真,曾经让一些附庸风雅之士为之倾倒。所书作品,阴柔阳刚之气兼具,不像出自“妇道人家”之手。冰儿的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的性格,让你在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得到。也是书法爱好者的我,曾以老大哥的身份请要一幅,居然不被应允。她说,自己习练书法,就是自娱自乐,也不想如何成绩,所以绝不送人。她的散文和小说,也曾经被转载,被纸媒体发表,但都不是她主动争取的,而是朋友自觉帮忙而为。有位媒体记者对她的个人以及文章产生了兴趣,曾经多次约她采访,为她“义务”推介,被她婉言谢绝了。我觉得可惜,就相劝于她,可是她不改初衷。她说,为什么要出名?没有这个必要。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今天,一些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而对送上门来的炫耀机会却拱手谢绝,这也是她与众不同之处。淡薄名利,甘于平实,难能可贵。
最近她不上网了,一打听,原来把网吧转让了,亲人的生意需要合作帮忙,她们一家已经转到另一个城市,和亲人一起,开始了新的事业和生活。她说,要告别网络一段了,有条件的时候,还会回来的。
祝福冰儿和她的事业兴旺发达,也希望她早日回归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续写新的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