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风咋起话养生

(2009-02-16 15:10:50)
标签:

养生

健身

食疗

杂谈

健康

春风咋起话养生

 

                  【新浪论坛健康E生栏目加为精华帖——感谢】

在春节期间,青岛的天气不错,暖意融融,也没有风。时尚的年轻人甚至换上了春装,花枝招展的,与浓浓的节日气氛匹配起来,热烈而又惬意。但随后的大风降温袭来,又让赶春的人们回到了寒冬里。刚刚卸下的冬装又重新披挂上身。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人被送进了医院,一时间病房里人满为患。

我虽然没有被寒流放倒,但也徒增了一些毛病。比如嗓子干,嘴起泡,尿黄尿,睡不好觉…。请教一位曾经是医生的朋友,他帮着分析了一下,概括为三多三少:酒喝的偏多,辛辣油腻食品偏多,玩的时间偏多;水果少了,蔬菜少了,休息少了。解决的办法是把多的变少,少的增多就可以了。按照这个方子去做,几天之后果然奏效,还真灵验。

由此引起自己对养生问题的关注。春季里,天气变化无常,在那些方面应该注意,以及怎样注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许多好的法子,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共同分享。

一、要“春捂”。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遇上刮风下雨,感受风寒;初秋来临,气候刚冷,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以免气候乍冷乍暖,反而容易受凉。春季气候处在转季之时,气温多变,忽冷忽热,因此要特别注意衣着的适宜,使机体对寒热转变有一个积极的适应性调节。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但对调节能力较差的上孩、老人或素体较弱者来说,其衣着不宜单纯地“春捂”,而应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添减衣服。

二、要防“肝火”。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时期,这一季节以肝气为令,此时需调养肝气。春天是蔬菜淡季,容易使人体缺乏维生素,导致体内积热,病发春日常见的鼻孔、牙齿、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症,以及头痛晕眩,目赤眼疾等各种疾患,所以这一时令,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食物,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谷豆类的黑米、大豆;禽鱼类的鸽子、鲫鱼;蔬菜类的菠菜、胡萝卜;果品类的红枣、枸杞等。蔬果中的多种维生素可充分满足肝脏的需求,禁忌大辛大热的食物,不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以免“火”上浇油。

三、要注意“春困”。春困是自然气候、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在冬季里,因为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许多。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有人把这称为“春天疲劳症”。对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工作繁忙的白领、须精力集中的司机等,春困都是他们很苦恼的一件事。该如何远离春困呢?有人认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科学的做法是以下三点,一是生活节奏要规律,二是多运动,三是饮食调理。

四、要防“中毒”。据人民网资料介绍,有四种食物春季易引发中毒。一是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和春季气温的升高,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二是发芽的土豆。土豆发芽后产生大量的龙葵素,误食易引发食物中毒。发芽多、皮肉变色的马铃薯不可食用;芽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围部分,烹调时加适量醋,烧熟、煮透后食用。三是  四季豆。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易导致食物中毒。四是霉变甘蔗。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易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五、要“养神健身”。首先是调养好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条理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来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看柳,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其次是锻炼身体,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且令人思维敏捷,不宜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与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其实,关于春季养生的道理和方法,书本上和网络上多多,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的小部分而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集。

珍爱生命,拥有健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春天做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