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人报》(2023年1月4日):鲁迅的小火炉

2023-02-16 17:11:41
标签: 历史 文化 美食 收藏

链接:http://szb.jngh.org.cn/shtml/sdgrb/20230104/35756.shtml

鲁迅的小火炉

《山东工人报》(2023年01月04日 第A4版)

  孟祥海  

    1912年5月鲁迅北上,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

  鲁迅是南方人,对于北方的寒冷他还是第一次领略。他在这年11月5日的日记中写到:“晴,大风,冷甚,水冻,入夜尤甚。”初尝寒冷的鲁迅,为了度过这个冬天,接下来又采取一连串的措施,8日日记:“下午赴观音寺街购御寒衣帽等物共十五元。是日易竹帘以布幔,又购一小白泥炉,炽炭少许置室中,时时看之,颇忘旅人之苦。夜风。”可见,初来北京的鲁迅,对这个冬天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购一小白泥炉,想来相当可爱,不仅可以用来御寒,还慰藉了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  此后几年,每到冬天,鲁迅日记中都有“用火炉”的记载。如1913年11月28日:“始用炉火。”1914年11月4日:“晚始持火炉入卧室。”1915年11月10日:“夜大冷,用火炉。”可见,初来北京的这几年冬天,鲁迅大概都是用这个“小白泥炉”,燃木炭取暖的,一则一人独居,一小火炉足矣;二则,住处面积不大,一爿小火炉足以解决取暖问题;既省事又省心,所以他在日记中才有如此明确的记载。

  1917年11月4日,鲁迅日记载:“晚庄铁炉一具,九元。”这年冬天,是鲁迅来北京的第六个年头了,从日记可看出,他不再以“小泥炉”取暖了,而是安装了“铁炉”,且花费还不菲。此后的若干年里,每到冬天,鲁迅常有装火炉的记载,如1923年11月8日,“午后装火炉,用泉三。”1929年11月17日载 “装火炉用泉卅二”,这可能包括买炉子的费用在内;并于次日,即11月8日,“买煤一吨,泉卅二。”可见,这年冬天,光为了取暖,鲁迅就花了六四块。1933年12月19日,“始装火炉焚火。”并隔日即21日,“下午买煤一吨,泉廿四。”1935年12月1日:“装火炉,用泉五。”可见,装火炉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所以,鲁迅一般都找人来干,且给人家支付的价钱都不低。  此外,有些年份,鲁迅并未在日记中记载装火炉的事情,却有买煤的记录。如1924年10月21日“买煤一吨十三元,车钱一元二角。”1930年1月10日:“买煤半吨,十七元。”有人从鲁迅日记中不同时期的煤价,大体可以推测出当年物价的涨跌……

  冬天来了,天冷了,鲁迅家也和普通人家一样,也要装炉子,也要买煤,也要过冬……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