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顾晏生校园情感艺考文化教育 |
转眼学院生活已经两年。站在岸滩上回望这两年,不论是从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许后两年,迈在毕业的征途前后,思想转变会更有所突出。人生本来就需要在某种阶段过渡,然后总结,在过渡,在总结的过程。而需要体验的不仅仅是这种在这种段落中的过渡,更需要面临这种段落的勇气和决心。
拿到崭新一年一度的学院艺考招生宣传手册,还是简单的翻阅一遍,同寝的室友说我无趣,来学校两年了还不了解自己学院的艺考制度么。其实每一次的翻阅,都是带着回忆,可回忆不在鲜,但记忆却如此的美。美到了,你可以扑哧的笑,美到了两眼发红的感动。因为有经历过了,才真正意义明白,在这条路上,你碰到了什么是种“盛大”,什么是种“珍贵”。
对2010年年初的我,和同年所有参加全国艺考的考生们来说,是非比寻常,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所有的考生都会视为历史性的跨越和改变。当初,心情如此的空和抖。面对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较量,不得不告诉自己这就是人生中的代价,也是艺考的代价。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以饱满的心态面对,也不是所有的考生,都会失落和痛苦。但所有的都会面临种种的压力。
说道压力,除了艺考生就是考生家长。只记得,当初考试,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的城市,可堪称冰天雪地。在外等候陪考的家长们,一个个焦急关切的眼神。记得最清楚的便是,一位弹古筝的考生,结束后,和父亲一起离开学校,在又冷又冰的路面上打车,因为路滑父亲栽了一跟头。还记得有很多考生结束,都会去和楼下焦急期盼的家长拥抱,各种表情都有,活生生的画面。而哪个父母不心疼?
如今,顺理成章。那些云烟早已略过,但略不过的是这种艺考日子牵动所有奋战过的人。
在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个帖子说道,“很多艺术生都是因为文化课不好而去艺考......别觉得自己学了艺术真的是艺术家......别觉得有钱就能艺术.......到底是你们搞艺术,还是艺术搞你们......”。随后很多学艺术的朋友学生都纷纷评论谴责这一说法。
其实,不要去否定,文化课不好去考艺术,走捷径的说法。这是也是事实。但每一名经历艺考的学生都会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表现素质。这要比一个在教室里普通学文化课的学生多出了“考”与“艺”的人生经验。艺考生付出的代价不必比一个天天攻读文化课的学生差。大家都知道“站得高,看得远”。每一次在考官面前的表现,都是一种修炼。这往往在文化课学生们的身上是看不到的。艺考考的是种代价,艺术生也是有台上台下的功夫,就像文化课生也是各种苦读,难道艺术生在艺考后就不参加文化考试么?艺考生也是付出一定代价的。
每年都不过如此,每年都会留下失落和感动。庆幸曾经拥有,更庆幸早就走过。虽然不能在去重来,可过去的时间能被重新打开。回头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伟大。有些时候,结果非常重要,可有些事情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过程。希望迎接艺考的同学,要保持一种纯粹的心态,正常发挥给自己一个肯定,平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