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剧】萧伯纳《人与超人》

(2008-05-08 06:28: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戏剧】
---在用他的唇枪舌剑痛下杀手之前,目若寒星的萧伯纳先生通常会以讥诮的一瞥令其对手噤若寒蝉,从而缴械受戮

 


    《人与超人》是一出四幕思想剧,其篇幅宏大,足有两百余页,若是落实到剧场,只怕要表演上四、五个 小时。这么长的篇幅,足够让萧伯纳把他的“超人思想”说得非常华丽,让人耳目不暇接了。尤其这些思想是和萧伯纳那种极为敏捷的机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非常 的具有异彩,非常醒人耳目。但是,也颇让人无所适从。剧中人物对白里的那些诘问和反驳好比双刃剑,某些当儿简直让我们搞不清那是自谑呢,还是嘲讽别人。这 些角色个个能言会道,反应奇快,而且都狡猾到能自圆其说,都流利到出口成章。他们那些似是而非(同时又是似非而是的)的论断,颇有格言警句的风格,既能让 人有所触动,同时又让人为之迷惑不已。我们这些观众被勾唤起的沉思,又被一阵阵的忍俊不禁所搅散。真不知道如果让“超人”思想的始作俑者尼采来翻阅萧伯纳 的这部剧作,他会做何等感想?是拍案称奇呢,还是置之嘿然一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尼采持何种态度,他都会饶有兴趣地把这部剧本仔细翻完的。一来萧伯 纳戏剧是人间最了不起的消遣品;二来尼采也可以借此了解,在他过世之后,人们往“超人”这个词汇里又塞进了多少东西。

    在我看,萧 伯纳的“超人”思想似乎是包罗诸子多家的。其中似有伯格森的“生命流”,黑格尔的“历史意识的自我理解”。还有叔本华的禁欲,以及少不了的尼采的超人的孤 傲和痛苦历练。另外还夹杂着一种不无浪漫遐想的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认为:那些负有使命感的人,也即超人,他们是被选中承担人类精神使命的杰出个体。历 史的进步只能仰仗这些为数极少的、在精神上已经觉悟了的超人。生命为什么要进化出人类,要进化出人类大脑这个高度发达的思维器官呢?这是因为生命欲图达到自我理解。 从无机物肇始的进化之链需要理解它自身的最终趋势和目的。毫无疑问,人类群体里只有极少数的个体能理解生命进化的意义。作为生命流的潮头和精华部分,这些 人以艰苦不辞的自我成就来验证生命的意义;以自觉的自我实现之路来主导生命的流程。大自然产出人类,又借其优秀个体的自我实现来达到对自身的理解。因此, 超人既是路标,又是鹄的,同时又是方向。无疑,自我实现之路一定是孤独而不被理解的。超人和凡夫俗子之间的距离因此是天堑和鸿沟。

     而另外剩余的为数众多的庸碌之辈,他们因为不具备创造力和性格上的坚毅,自我实现之路对他们来说过于严峻,过于艰苦,甚至可以说是过于虚无。因此他们注定 不能洞窥自然和生命的玄机奥秘,也无法理解自身的存在意义。他们只能对大自然赋予人的精神使命置若罔闻了,或者这个使命感在他们身上就从来未苏醒过。他们 活过,享乐过,然后消失。结局只能是尘归尘,土归土,不留任何痕迹的复归大自然母体,既无荣耀,也无成就。

    当然,我这样概括《人与超人》一剧中的思想未免过于简单和理解狭隘。在看《人与超人》的第三幕时,我想到了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人与超人》里唐璜那 一番口若悬河的高论与《荒原狼》里哈里.哈勒那本小册子何其相似乃尔。其实在《人与超人》里的那种所谓的现实主义里掖藏着许多浪漫遐想。可见,在同一个时 代里,不论表面上的主张有多迥异,但大家谈论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言说的是同一个事物。虽然言说的方式不同,角度有差异,可毕竟世界是唯一的。唐璜的那一 套只要改变一些词汇,少一点机智上的锋芒,多一些感受上的细腻,那便变成勒荒原狼的那一套思想了。也的确,超人和荒原狼是很相似的。至少在不被世人理解而 孤独这一点上,他们是一样的。

    《人与超人》的另一个重点放在男女两性关系的探讨上了。不过呢,对这个主题俺就不瞎起哄了。因为米时间,先这样吧。

    关于萧伯纳的《人与超人》,就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