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网的杯具、洗具和餐具(二):做泥土,还是做泥土里开出的花?

(2012-01-20 11:31:57)
标签:

澳网

郑洁

小威

罗迪克

女子网球

体育

分类: 2012澳网

 

19日,澳网女单第二轮,28岁的郑洁和28岁的文奇,这场比赛让人看着有点穿越——身材一边是小巧玲珑、另一边是修长纤细,球网两面击出的飘逸绵长的弧线,160多公里的最快发球时速,球员文静内敛的比赛风格……忍不住要问问自己:“这是哪一年的网球?”转过头去,去年温网冠军、女子网坛90后的代表人物科维托娃告诉你,不管那是哪一年的网球,反正不是她正在打的网球,那种势大力沉、身高体壮、发球时速堪比男球员、嘶吼分贝超过男球员的网球……

 

大概谁都不能否认,过去十多年,女子网球已经越来越男子化了,简直是“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威廉姆斯姐妹刚刚出道的时候,把辛吉斯为代表的众多小花摧残得只能用提前退役来做抗议。当时,包括鄙人在内的许多评论者都曾大声“谴责”这种暴力行为必将危害女子网球的未来……然而,未来是什么呢?我们见证到的未来,就是几乎所有想在网坛出人头地的女选手都必须变得比威廉姆斯姐妹“更快、更高、更强”,把这两位打成今天这般模样——一个病怏怏的处于半退役状态,另一个表面生猛、内里天知道还有没有那么生猛?

 

睿智得近乎狡猾的钱钟书在《围城》里借人物之口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女性社会化的过程总是以男性为指标和方向。诚如此言,大量的女子体育项目不都是在经历男子化的过程吗?乒乓球如此、足球如此,甚至花样滑冰都是如此——不是说花滑女单选手都开始完成以前只有男单选手能够完成的四周跳了?至于中国体育界,长期以来就存在女子项目的“男陪练”,2004年奥运会女排冠军教头陈忠和不就是从“陪练”变成“教练”的?包括李娜她们这些网球金花在内,哪一个不受益于和男子球员长期训练的经历呢?小威曾在11、12岁的时候和罗迪克打过一盘比赛,她赢了。罗迪克后来说起这个事情,一副玩笑着不甘心的口气:“我那会长得就跟豆芽菜一样,而她和她姐姐已经很壮实了。我要求再打一次来着,可是她拒绝了我。”在男女混合比赛项目基本消失的情况下,在体育的世界里,女人战胜男人的方法,恐怕只剩这一种。

 

通透得过于残酷的张爱玲又说过什么来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要是以如今“某某后”的人生观、世界观来看待这番话,基本就属于奥特曼的爱情观;如果套用到网球上,再把女子网球比做“尘埃里开出的花”,大概也属于奥特曼,因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那些花们早就变成了含着血腥味的泥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