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对阵劳模 没有费德勒的决赛难预测

标签:
体育足球网球大师杯劳模达维登科俄罗斯费德勒德约科维奇 |
小德看向劳模时是否知道他们将是决赛对手?
末代网球大师杯14日晚上产生了最终的决赛对阵——两位非常有特点的球员将出现在15日的旗忠网球中心。第一次杀进大赛决赛的俄罗斯“劳模”达维登和第一次杀进大师杯决赛的塞尔维亚小将德约科维奇——谁能想到这就是末代上海网球大师杯的决赛?路透社记者对我说:“这是我最不愿意看见的大师杯决赛,小德和劳模都很无趣。”那么,在 2008年11月15日下午,当网球大师杯这个名字最后一次上海的天空下响起时,我们面对的真会是一场无趣的决赛吗?这个答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在忍受了“无趣”的费德勒5、6年后,如今这两个球员的故事绝对不会无趣。
JOKER=CHOKER 小德优点缺点一样多
德约科维奇是个优点和缺点一样多,充满了色彩的球员。他有着速度极快而攻击性极强的球风,个性张扬自信,但又经常在关键时刻过于紧张。在与法国球员西蒙的半决赛中,小德在发球胜赛局表现出了高度紧张的情绪,在对手的破发点竟然发出双误。此前与达维登科的小组赛,他也在先拿一分时,第二盘被劳模送了个6:0。至于他喜欢用各种“小动作”浪费时间或者消耗对手的精力,也都是圈里尽人皆知的秘密。半决赛中,小德在咨询医生好半天之后才决定要求医疗暂停,而西蒙几次都准备好要继续比赛了。对此,西蒙的评价是:“从那时直到比赛结束,他都一直满场飞嘛!能有什么大伤?”
在场外,小德更永远都是“话题人物”。莎拉波娃、伊万诺维奇、扬科维奇先后成为他的“绯闻女主角”;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大明星时常坐进他的球员包厢。大师杯上,2006年环球小姐又成为小德包厢的座上客,引发人们无限联想。面对媒体的好奇,回答过无数次这类问题的小德只能尴尬的笑笑说:“不管谁坐在我的球员包厢,不管谁来看球支持我,我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啊!”
劳模=老实 达维登科兢兢业业终有报
相比之下,达维登科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几乎毫无“色彩“可言。人称“劳模”,他也的确是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网球里,每年都参加20个以上的比赛。因此,尽管此前从没有打进过大满贯或大师杯的最后对决,但俄罗斯人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十之列。他的球风与小德相反,以“缠人”和“防守好”著称;而他的处境和个性,更与塞尔维亚人截然不同。你能想象一个世界排名最高到过第三的球员出现过没有赞助商的窘境吗?你能想象要不就没有媒体关注,一关注就是“涉嫌赌球”这种负面新闻吗?这就是达维登科的遭遇。
低调惯了就实在。进入决赛后,俄罗斯人老实承认这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劳:“费德勒帮了我一个忙,他和穆雷打了3个多小时,穆雷非常疲劳了。让我吃惊的是,穆雷今天的表现几乎和昨天一样好。”
低调惯了就不会“耍大牌”。半决赛后,小德让媒体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才出现在发布会上;而达维登科不到30分钟就来了。他还能颇有风度的自嘲:“我得赶来和各位好好聊聊我的人生啊!小德嘛,他大概今年整年都和你们说烦了——毕竟,他是世界第三。”
全面对阵稳定 如此比赛使人爱恨交加
回到网球本身,从实力的角度来说,德约科维奇当然是更全面的那一个;但从状态来看,达维登科却是更稳定的人。难怪在预测结果时,两个半决赛败将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被小德大逆转的西蒙坚决相信,塞尔维亚人机会更大: “他已经进入了决赛,只需要再赢一场球而已。他是世界排名第3的球员,也是现在这个比赛里排名最高的球员,他当然能赢得决赛的胜利。”
而被达维登科轻松击败的穆雷,用同样坚定的态度选择了俄罗斯人:“达维登科会赢。小德打了一场很长的比赛,达维登科的半决赛比他轻松多了,我认为这是很大的优势。”
要预测一个崭新的对决的确是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告别了统治一切的费德勒之后。不过,这样难以预测结果的比赛不正是让媒体恨死、让观众爱死的那一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