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弃悲痛不等于选择遗忘

(2008-06-01 03:27:23)
标签:

地震

逝者

奥运会

灾难

幸存者

体育记者

汶川

杂谈

 

20085121428开始到现在,我的人生脚步整整停顿了19天——这场举世震惊的地震,把我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情感旋涡,无法逃脱也不想逃脱。

于是,我的生活停顿了。从14岁开始,我的志愿就是要做一个体育记者;但在这19天中,我对我热爱的工作几乎彻底失去了兴趣。在几万人的生命和几千万人的正常生活在几秒钟内消失的巨大震撼面前,我不明白,体育场内外的阴谋、阳谋,胜利和失败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甚至,面对奥运会、面对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开头直到如今、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这一项“大事件”,我都不知道该在心中怎样安放它的地位……不到一个月之前,北京奥运会圣火全球传递还是全体华人、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随团的记者,我成为少数能亲历其中的幸运儿,我自己和单位早就有计划将一切的故事成书、付梓……可是,所有的愿望、构想、期待,在那几秒之后,烟消云散。那些曲折、斗争、哪怕是欢笑和动人的故事,在这19天中,我都反复的问自己:记述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无论那些支持和反对的人抱有怎样的观点和执着,无论他们的声音是对还是错,至少他们还鲜明生动的活着;而这个世界上的另外一些人,已经永远失去了声音……

在这19天中,像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在看电视、看报纸、看网络,甚至看我几乎从来不看的、无数的周刊杂志,尽管那上面有很多文章,我已经在别的地方一再读到了。我没法停下来,似乎一停下来,就是对那些遇难者、对我的同胞的漠然;似乎只有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都生活在“汶川时间”里,对遇难者、受难者感同身受,“他们死了,我依然活着”的负罪感才能稍微减轻分毫……直到2008年国际儿童节到来的凌晨,我读到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911事件后的一系列表现,讲述了他如何成为“第一个讲笑话的人”,帮助纽约人(也许还有美国人)重新找回正常的生活。

最后一个字在我眼前结束的那一刻,我突然有所感悟——在灾难过去两个多星期之后,当那些失去、找寻、毁灭与重生的震撼都慢慢沉淀之后,我们也许都该重新找回正常的生活。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逐渐远去之时,幸存者最大的心理障碍也许就是“害怕遗忘”,害怕时间逐渐消解他们心中逝者的模样以及自己所爱的那一段人生。于是,许多人拒绝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而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几乎使所有中国人都有了“幸存者”的心理。我见过有人在哀悼日过后依旧看不得路人身穿红衣;也听过有些人因为某快餐店投放的广告是红色的而冲进店里、赶跑所有就餐的人,要讨个说法;或者就像我,哪怕是谈论一个和灾难无关的话题,我也会心情沉重,甚或自责。我们不愿意离开那种情绪,不愿意放弃悲痛,不愿意让“正常的生活”使我们遗忘,仿佛那就是对逝者的背叛。

然而实际上,放弃悲痛并不等于选择遗忘。其实,那些从灾区传来言语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就要好好活”、“他们死了,我还活着,我就要代替他们好好的活下去”。在儿童节这天,我还想到了那些身在灾区、依然幸存的孩子们,他们需要安慰的泪水,但更需要欢乐,需要振作和鼓舞,需要复课、高考、游戏,需要面对现实以及“正常的生活”。我们能够提供的帮助,决不仅仅是和他们一起悲痛,而是带领着或者跟随着他们,寻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哪怕是提供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希望。

所以,在国际儿童节到来的这一刻,我决定放弃悲痛,回归正常的生活。我也决定了,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在奥运会之前,我都会把火炬传递的故事记录下来——和地震一样,那也是难忘的2008必须铭记的一部分内容。第一次,我如此深刻的相信,奥运会为中国人所带来的,会逐渐敉平我们心灵上的伤口;而我也深刻的相信,选择离开“汶川时间”并不会让我遗忘一切的苦难,只会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如今这“正常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个更高的意义。

愿逝者安息,生者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