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老妈照例上网,突然书房里传来老妈的大笑声,依据我对她的了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儿,就赶紧跑过去看看究竟。我定睛一看,呀!这不是大诗人杜甫吗?怎么变成这样啦?一会多个墨镜,一会骑个电动车,一会给李白送水,一会化身售楼员……妈妈一边笑一边向我介绍它们的“来历”。在我看来“杜甫很忙”是一件“杰出的作品”,但妈妈笑成这样实在太夸张。
我们的恶搞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被我们恶搞的对象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课文插图中的路人甲、路人乙,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我们熟不熟悉,陌不陌生,我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完成涂鸦大作,我们的恶搞对象往往都会“死的很惨”,但我们以此为乐!“恶搞”并不存在过多的恶意,更多的还是以搞笑为主。无论是一副眼镜还是两撇山羊胡,都能增加笑点,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点睛之笔。这些作品也就成了我们传看的最有趣的课外读物。
我们班老师有一次翻阅某一个同学的语文书,极为惊奇地发现他给每一篇课文的插图上都留下了
“巨作”,老师为此狠狠的批评了他,而我们却把他的书奉为本年度最有创意的教科书。
以前,我觉得杜甫是个不苟言笑、忧国忧民大诗人,可以说是另一谪仙人,但经过了这次的恶搞之后,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现在最流行的词语是“穿越”,每个现代人都渴望穿回古代,及万般宠爱于一身。不知这位从千年以前反方向穿过来的杜甫,会不会因为他能在空间写诗、打野战CS、能骑着电动车去市场买菜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会不会因为送水、售楼而疲惫?会不会因成为恶搞的牺牲品而感到恼怒呢?他会仰天吟诵“此图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还是会落寞低吟“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我真想知道,我真想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