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其实很早就想写关于那场F1的一些点点滴滴,懒,拖到现在,也许感触淡了许多罢,我会慢慢写。
四天了,很多镜头我仍然忘不掉。
马萨的发车给我很大的震撼,在自己无法拿到世界冠军的时候,即使在自己的家乡,给队友最大的支持仍然是自己的首要工作。开始的切线发车,封住汉密尔顿的路线,把汉密尔顿挤到了第三,也许,再完美点,kimi完全可以上升到第一的位置的,但也许,kimi发车超到第二就是法拉利的第一步棋。但那个时候,我就隐隐觉得,kimi、法拉利,这次,也许有戏。
阿隆索也顺势超到了第三,把小黑挤到了第四。他们是势不两立的,没有团队,只有个人。意外的是,稳稳守住第四的小黑本可以凭借这个名次顺利拿到冠军,但他偏不。就是这个偏不,成就了后面的许多精彩。不服,应该是小黑的人生字典里的经典词,用到前面,他可以成就前十五站的辉煌,用到巴西站,带给他的,只有冲动、失误。超阿隆索不成,自己反而冲出赛道,跌到了第八。其实这个时候他还是有机会的,第五,他只需要第五,世界冠军还是他的,而那时比赛才刚刚开始,第一圈才,机会,多的是呢。
但又是偏偏,他赛车出了状况,恢复之后,一下子跌到了十八。当时才仅仅第六圈,他还是有机会,不停的超车超车。天意使然,迈凯伦居然让他三停(偶这个菜鸟至今没想明白,难道迈凯伦也不想小黑拿冠军么?)。第三次出站之后,前面是套了一圈的kimi和马萨,小黑眼睁睁的看着世界冠军从指尖溜走,当时的他,恐怕更希望罗斯博格和库比卡之间的争斗出点状况吧,但很不幸,斗争虽然激烈,没有伤亡。
继续说法拉利。我总觉得,这场比赛,就是法拉利导演的一部故事片,从头到尾,一切尽在掌握(当然,迈凯伦那边不错,法拉利控制不了)。
发车之后,马萨、kimi一路领先,阿隆索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对二人造成不了任何威胁。两个人的距离,也很默契的保持在一秒到两秒之间。第一次进站,马萨先进,当所有人都以为三圈之后kimi才进站时,kimi在马萨进站的第二圈就进站了,出来出来之后仍然在马萨之后。也许大家又以为,哦,kimi不是重油,和马萨的油差不多。当kimi被马萨拉下2.6秒的时候,马萨又“很不小心”的驾驶失误,2.6秒瞬间回到了一秒之内。也许这真的是马萨的操作失误,我当时感觉是他有些分心,但我更愿意认为这个是马萨的故意分心。意思吗,大家都明白。第二次进站仍然是马萨先进,大家以为kimi还是第二圈就进站的时候,kimi却出人意料的在赛道上多跑了三圈。而先进站的马萨出来之后遇到的慢车,他也没有急于超过去。一切的一切,结果就是,第二次出站的kimi,刚刚好在马萨前面。结果也就是这样,kimi分站冠军,马萨亚军、杆位。法拉利得到了他们在巴西站想要得到的一切。最后,kimi也如愿拿到了世界冠军,唯一不完美的,就是马萨,在家乡没能夺冠。
法拉利前面是一直在等的,在等迈凯伦出错。从开始的马萨切线,kimi追到第二,马萨领跑。到第一次进站两人只隔一圈,直到第二次进站之前,如果迈凯伦两位车手双双退出,法拉利还是把这个冠军给马萨的。但第二次进站,是法拉利最后,也是最佳的机会,没人说的出什么。
我是一直不大喜欢马萨的,很简单,没有技术,雨战不是一般的差,却有些狂妄,不甘心做二号。但这次,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这个二号,表演的漂亮。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他决定了世界冠军的归属。但也不得不佩服法拉利。
作为法拉利的车迷,我很希望这个二号换掉,因而也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偏偏在巴西站之前,法拉利高调宣布和马萨续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了一切,就是为了赛道上的那个结果。现在,他们得到了。法拉利已经把他们能做的做到了极致,还有什么理由不赢呢?反观迈凯伦,内忧外患,七分和四分的优势,居然也没能换来一座冠军奖杯。
最后说说阿隆索,对于这站比赛,阿隆索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他能拿到的最好结果,仅仅是第三。他的速度跟不上法拉利的速度。但kimi若是这站的冠军,世界冠军肯定也不是他的。其实我是一直很讨厌他的,一个冠军一个手指头,太过狂妄,但今年,还真的有点喜欢上他了呢。很赞同网上看到的评论他和小黑的一句话,“阿隆索是真小人,汉密尔顿是伪君子”。其实,伪君子更可怕。不是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