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无法超越的东瀛线--记军神源武藏
(2012-01-17 10:30:29)
标签:
霹雳 |
分类: 霹雳 |
本来想给源武藏,或者八山柱写篇文。但是想来想去,如果单独写军神,实在对不起这精彩绝伦的东瀛线。所以还是索性写整个东瀛线的回顾吧。
一 序言
东瀛线当年曾是霹雳的一条主线,但是自从霹雳雷霆中真田龙政回归东瀛,这条线就断了许久。然而当莫召奴再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条线必然会重启。果然,在寂寞侯的刻意引导下,莫召奴走上了调查夜摩市的道路,从此进入了东瀛线的正题。虽然皇龙纪和铡餍史中的东瀛线也算精彩,但是笔者想写的,始终是莫召奴在开疆纪中回到东瀛本土之后的故事。所以喜欢红白狐狸,那一干杀手的人就抱歉了。
二
整部开疆纪的东瀛线虽然剧情繁多,但是终归只是为了塑造神无月这个形象而已。随着剧情的推动,这个当年的东瀛豪侠的真面目,被一点一点的揭露出来。这种推动,在神无月一掌打爆太岁的时候达到高潮。到了此时,大家才愕然发现,原来这个东瀛线的小boss,居然也只是用来作陪衬的龙套啊!
一场诡谲的麻将,让莫召奴、草一色、神无月三人结识。其实这场麻将的四人,各自别有心机。那个被耍的家伙,却是幻云斋的手下。而草一色,则是奉了落日故乡的命令而来。神无月是想知道幻云斋和十九爷,为什么要找他。莫召奴,相对单纯一点,就是替十九爷驱除恶客而已。
神无月和莫召奴,是有很多相似点的两个人。当年莫召奴背负“叛徒”的罪名,盗走文诏的过往,神无月自然早从真田龙政口中知道的非常清楚。同样心忧东瀛政局的他,自然知道莫召奴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痛苦这样做。从一开始,他就对莫召奴抱有了好感,而两人之间的结交,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他们两个,都是真正替东瀛子民考虑的人,所以在很多方面他们会有共识。所以当樱千代质疑莫召奴的时候,神无月会很愤慨的替莫召奴解释。因为莫召奴的痛苦,他也感同身受,但是,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草一色和樱千代,是互相衬托,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人。但是这两个人相对单纯,他们寄托了三弦对人性美好的期望。十九爷和太岁,是描述贪念的两个人。权利金钱,总是让人难以割舍。而南武魁·神无月,是三弦笔下最为完美的江湖大侠。
在草一色的汲汲营营下,神无月武拔天峰,刀劈怒江的过往逐渐被揭露出来。这个神遗一族最杰出的天才,离开家乡之后,在东瀛无数的角落留下了自己的侠名。哦,或者也不能说留下。其实他从来没留下过名字,只是留下一个背影。后来的这种名声,我相信是被真田龙政发掘出来之后,替他广为宣传的。
寻常百姓,自然无法从那坚定豪迈的背影之中看到什么。但是真田龙政身为东瀛第一智者,他硬生生从神无月的诸多事迹中,推断出了一些事情。忧心东瀛政局的他,为了得到足够多的助力。他拿着自己花下的神无月背影图,终于找上了神遗一族。
一场约定,换来的是对神无月的束缚。我相信,他对于天皇的责任也许并非那么强烈,虽然他的责任感一直不错。但是我同样相信,他对自己职责的放不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真田龙政的知己之情。这两个人之间的结交,早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惺惺相惜”。在结交之前,他们甚至从来没见过面。然而即便如此,真田龙政敢于让源武藏自己去面对三万大军。源武藏也不无揶揄的对他说:“吾担心的,从来就不是你。”两人之间的神交,和源武藏与莫召奴之间的交情,却又有所不同。为了东瀛的安定,真田龙政不介意嫁祸中原。但是莫召奴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不会赞同这样的主张。从感情上说,神无月倾向于莫召奴,但是从责任和理性上说,他知道真田龙政是更好的选择。但是真田龙政也不会去勉强神无月,他们是真正的“知己”。他同样了解神无月内心的痛苦,同时也知道,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束缚东瀛不败神话。能束缚神无月的,也只有他自己而已。
所以开疆纪的最后,神无月回到军营,恢复了源武藏的身份。因为他的休假结束了,虽然他对自己和莫召奴的相交依旧感怀于心,但是他依然回到了自己的责任。虽然在个人感情上,他和莫召奴其实是同路人。但是他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他不能意气用事。虽然很多人早就猜到了两人其实是一人,但是开疆纪的最后,源武藏在帘子之下现身的时候,我相信依然是震撼了许多的戏迷朋友。
三 北军神·源武藏
如果说开疆纪是神无月的独角戏的话,那么神州1的东瀛线毫无疑问是位源武藏量身打造的。虽然两者本是一人,但是在两个不同的身份之下,他们所展现出的面貌却截然不同。神无月谦恭内敛,虽然武功高强,却从来不展现于人前。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背后偷偷摸摸做下的。但是源武藏却是豪迈霸气,以非常高的姿态把一切揽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己解决一切。身为军神的他,可以当着岩堂的面狠狠对比瑞山大僧正打脸,可以直接跟拳皇呛声。两者之间的区别,代表了神无月对于不同人不同的态度,也代表了南武魁·北军神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
在神州1中,神无月被尊为东瀛不败传说·扶桑无敌神话的过往逐渐被揭露出来。风云峡惊天动地的一战,让东瀛黑暗世界的帝王拳皇成为了神无月的无脑粉。一招败剑圣,更是让以剑证道的柳生剑影,枯坐石窟五十年,只为求得一把能对抗神无月的神兵。源武藏号称天下无敌,并非仅仅是一句虚言。东瀛所有的成名高手,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即便是一页书,也在和他的初次试探中,受伤吐血。若非是源武藏的老婆汲汲营营于自己和他的小日子,一页书甚至连击败他的机会都没有。
神州1的源武藏,武功几乎天下无敌,对敌人霸气外漏,充满压迫感。源武藏在东瀛一日,拳皇就不敢稍微出来蹦跶。源武藏在神机营一日,岩堂就坐立不安,甚至还要去六道轮回试图买下他的性命。可是岩堂的举动,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个笑话。六道轮回之主拳皇,尚且是他的手下败将,区区杀手,又能耐他何那?他对敌严酷,从来不假辞色,但是对手下却是照拂有加。鬼次郎的败北,他一肩担起责任;手下弄丢的鬼之瞳,他自己动手弄回来。在那些年的征战中,也不知道天下无敌的军神,多少次站在了战争的第一线替将士遮风挡雨。神风营因为他,才有“一骑当千”的美誉。他从来不靠大军保护,相反他才是大军的保护者。若非是这么多年的付出,为何天皇的诛杀令下达之后,也只换来神风营全体的一句“恭送军神”那?比之八山柱神之诀,那是军神另外一个巅峰。
摆在神州一页书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军神。幸亏渊姬出于自己的考量,把神无月的武功底细给一页书透了个底朝天。若非是事先了解了那么多,一页书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机会攻破神无月的两种神招。而渊姬所做的还不止如此,她刻意促成了神无月和莫召奴的结交,从内心继续瓦解神无月的责任感和坚定。她不停的在神无月耳朵边碎碎念,即便是天下无敌的军神,其实也是无法抵挡这种攻势,只能勉强充耳不闻。
在神州1中,真田龙政和源武藏的分歧也分别展露出来。真田龙政并没主导嫁祸中原的计划,但是他也不反对转移东瀛内部矛盾。源武藏虽然不愿意燃起战火,但是他更不想损害东瀛的团结局面和违背天皇的命令。而岩堂在背后的觊觎,更让神无月站在了风口浪尖。他和真田龙政成了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虽然他自己无惧一切,却不愿意让东瀛的政局陷入深渊。更不愿意让真田龙政长久以来的经营毁于一旦。
在这种情况下,自刀戟勘魔之后,霹雳近十几部中最好的武戏---八山柱·神之诀产生了!
四
笔者推崇八山柱之战的原因,并非是为了那些绚烂的动画效果,这些东西在老戏迷的嘴里不值一提。这一场武戏,无论从意义、参战人选、后续、战斗过程,都非常完美。一场八山柱,牵动中原东瀛局势,牵动整个神州1的中原主线。那种压迫感和让人无法喘息的气氛,才是笔者最为推崇的地方。
东瀛线的铺陈,在八山柱之战达到高超和顶峰。从个人角度来说,霹雳的第一武戏主角一页书,对上东瀛无敌神话,这本身就有巨大的吸引力。从立场来说,一页书若败,源武藏得到“黄金之海”从而可以进军中原。当时中原应付一个京极鬼彦已经困难无比,如果加上军神,战线的崩溃可以说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这一战,对一页书来说绝不能败。对于源武藏来说,他若败,丢失鬼之瞳。虽然这样会使得莫召奴得到黄金海,从而结束岩堂进军中原的野心。但是同时,也会让他被岩堂和天皇追究责任,从而影响到真田龙政的地位。东瀛文武支柱如果同时下野,那政局将回到当年鬼祭时代。如果那样,那么真田龙政和源武藏这么多年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所以这一战,他同样不能败。
对于真田龙政来说,虽然他轻描淡写,但是别人事先并不知道他早已布局。我猜也许源武藏知道一二,不然他最后也不会那么痛快的将一切交给上天,去赌注最后一击。若源武藏胜,真田就执行进军中原计划,若源武藏败,真田就执行勾结拳皇计划。虽然对真田来说他早有准备,但是这种准备,始终要取决于这场决斗的胜负。对于莫召奴来说,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一页书若败,他需要扛起责任,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素还真。同时在一页书和源武藏交手的同时,通过这种最高级别的战斗,找到源武藏的破绽。不然的话,将来军神进军中原,中原谁人能挡?对拳皇来说,他虽然不相信神无月会输,但是他还是有兴趣来看看。比起打败神无月,他更希望神无月在战斗中耗损过大,然后给他可趁之机。如果不是一页书拿走了鬼之瞳和神无月有神风营保护,也许那场偷袭,就会发生在神无月身上吧?
在众人的期待下,在真田和拳皇两个金牌讲解的讲解下,这场关系天下大势的赌局决斗,正式开始了!
“近乎神境的修为,试探已属多余,一页书拔身而起,极招应声上手!”其实这句话,纯粹是胡说。一页书一开始的一轮极招展示,根本还是为了试探。虽然这种试探的力度实在高了点,若换成不是神无月,很可能其他的某个boss就莫名其妙被打爆了。“破甲尖峰七旋指”测试出源武藏不怕这种专破硬功的招数,“天龙吼”测试出源武藏不怕一页书的大嗓门,双发“笑尽英雄”这法子拳皇十多年前就失败了,“莲华圣路开天光”虽然证明了一页书的根基略胜源武藏一丝,但是这点优势还不足以对源武藏造成威胁。
所以到了最后,一页书只得采取事先已经演练好的,最为危险的战斗方式。逆反自己武学,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五的战斗方式,恐怕也只有一页书这样的不死系才敢用。如果不是以上的招数都失利,他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那?莫召奴的满头大汗,拳皇和真田龙政的惊讶,都告诉我们一页书这种战斗方式有多危险。如真田龙政所说:“最好的结果,胜者死,败者生。更可能的结果,胜者生,败者死!”意思是说,一页书即便取得胜利,也可能因为自损经脉而挂掉。但是更可能的是,在取得胜利之前,他已经因为自损经脉而挂掉了。
然而一页书毕竟是不死系和根基第一人,即便面临如此危险,他依然坚持了下来。他的努力,让神无月吐出平生第一口鲜血,他的努力,让无敌的军神也为之动容。三天三夜的剧斗,两人都是强弩之末。按照真田和拳皇的看法,只要源武藏稳稳防守,就可以拖战取胜。可是这种稳胜的方式,源武藏为什么不愿意采取那?有人说,源武藏是故意放水。我笑了,如果他想放水,早在一页书打出“莲华圣路开天光”的时候就可以。他如果那时候被打落,难道拳皇就敢上去接一次那招表示源武藏是放水吗?
源武藏内心的矛盾,此时达到顶峰。他虽然愿意为真田龙政取得鬼之瞳孔,但是他在感情上却赞同莫召奴的观点。神无月的豪侠让他不想和中原开战,源武藏的责任让他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渊姬的羁绊,莫召奴的友情,一页书的奋战,这一切都让他动容。从来霸气坚定的源武藏,终于有了那么一丝的犹疑。“有时候,一个人就算天下无敌,他也有无法选择的时候!”既然自己无法选择,那就把选择交给上天吧!源武藏最终,还是选择了正面迎战,以最堂堂正正的方式结束这场决斗!
“这一击之后,最后的八山柱也会崩毁。中原东瀛未来的命运,就看这最后一击吧!”神之雷vs莲华圣路开天光,双重反无vs双重逆反。源武藏并没有放水,他已经有了应付一页书逆反武学的方法。他用最堂堂正正的方式和一页书对拼极招,但是他没想到一页书居然也猜到了他的应变!
“八山为柱,落地者败。”源武藏和一页书落地之后的各方表现,也非常趣味。神风营众人修为不足,无法看出两人之间的结果。但是真田龙政和拳皇,却早看出了源武藏稍逊一筹。拳皇的临了赠言:“非是平局!”不只是对结果的判定,更是对源武藏的一种认可。他知道,差距虽然细微,但是源武藏不会不承认这种结果,即便此刻一页书伤的比他重几十倍!拳皇和真田龙政的离去,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去做后面的布局。因为他们知道,八山柱之战,结果已经注定了!
“这一战,是吾败了!”军神的气魄,在这一刻展露无遗。无敌神话的破灭,让人扼腕叹息。然而我依然要说,这一场决斗,依然没有任何一个人破格!一页书胜得侥幸,源武藏败得光荣。他是堂堂正正的武士。得常胜无敌,天做主,由不得我,作君子贤人,我做主,由不得天。最终,他还是恢复了神无月的身份,从此远离东瀛。
五 八山柱之后
三弦可以说非常狡猾,浩大的八山柱之战,一页书和源武藏居然分出了胜负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破格。这在以往的剧集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三弦自己也无法突破自己创造的这个经典了!而八山柱的后续,也是东瀛线堪称完美的原因。如果说八山柱之前,东瀛线是源武藏的独舞。那么八山柱之后,就是东瀛群英的群像了。孤独的剑圣,长袖善舞的真田龙政,悲剧的良峰秀泷,这些人物登上了新的舞台。
源武藏落败,岩堂撺掇天皇追究他和真田龙政的责任。然而岩堂没有想到,真田龙政早已布局机先,预备好了“夜狐百赦”的后招。他继而逼迫良峰贞义表示诚意,却不知道这些早已落入真田龙政的算计。
良峰贞义是莫召奴的未婚妻良峰秀泷假扮,这一对有缘无分的夫妻,可说是东瀛线最大的遗憾。樱花下的那一剑,拍的非常美,堪比当年追忆篇剑心的那一剑。而此刻两人的身份立场,和当时的剑心更是互相照映,各有千秋。为了莫召奴的性命,良峰秀泷不惜触犯剑圣给她定下的禁条,佩剑出手。其实剑圣也并非无情之人,只是他将那种感情压至最低。若非那样,他又怎会对良峰秀泷留手?他对于自己这个徒弟,恐怕也是有了一丝丝的爱怜吧?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何他以后会爱上有相近遭遇的楼无痕了。
真田龙政利用拳皇的故事,就更是趣味。从一开始,真田龙政就知道剑圣不会久居东瀛。以柳生剑影的个性,失去源武藏的东瀛,他已经没有目标。神马神风营大将的身份,对他不过是浮云,只有他的剑道才是真的。所以真田龙政就找上拳皇,他没指望拳皇能打败柳生剑影,只是希望和拳皇拉上关系,以此来稳固神无月走后的东瀛局势。可笑岩堂神马都不知道,就敢于让良峰贞义去找他师父剑圣来助拳。这样做的结果,不过是他先在迎接会上被剑圣打脸,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死在自己的“遗书”之前。至此,源武藏留下的“千里留杀遗书”,真田龙政的布局,将剧情推至高潮。从一开始,良峰贞义就是真田龙政的人,他们之间的默契,让岩堂至死都不自知。可以说,真田所要的结果“最快的速度结束东瀛政局动荡”是完成了。
但是东瀛线的后续,却是为了塑造剑圣这个人物。因为在神州系列中,剑圣是继神无月之后,第二个主角。他的证道之路,是神州系列的主线之一。他诚于剑道,剑术几乎东瀛无敌,但是唯独当年曾经被军神毁去佩剑而落败。故此他枯坐夜叉洞五十年,只为求得心中的剑。三弦借着良峰贞义、伊达我流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了剑圣的过往。从一开始,他的形象塑造,就是一柄名为“柳生剑影”的剑,而不是一个人。
剑圣和拳皇的决斗,其实结果在有心人看来,是早已可以料到的。但是这样的胜利,却并不是剑圣想要的。他只想追求他的“道”,以剑证道,至高至美,完美无瑕的一剑。然而神无月远走,拳皇败北,东瀛已经没有可以让他证道之人。故此,他也离开了东瀛,来到中原!
六 尾声,碎碎念
东瀛线从开疆纪莫召奴回到中原开始,到神州2剑圣离开东瀛来到中原结束。延绵三部剧集,高潮迭起,塑造了许多鲜明形象的东瀛线终于结束了。虽然剑圣的证道之旅才刚刚开始,但是那就是后话了,不是本文的讨论范畴。东瀛线是三弦编剧生涯的巅峰。虽然笔者更爱皇龙纪,但是那毕竟是三弦·罗陵黄金组合搭档的产物,甚至可能还有黄强华的主导。而东瀛线,却是三弦独立创作,所有人物都出自他的手笔。即便是单独拿出来,也绝对是不逊于过往精彩剧集的好戏。谨以本文,纪念离开罪恶坑的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