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4-09-11 09:10:37)分类: 教育教学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总体情况
初中物理课有: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共有134个知识点。其中:了解水平有74个知识点;认识水平有14个知识点;理解水平有28个知识点;操作技能有9个知识点;还有9个知识点只单纯强调经历探究而对科学内容并无要求。
二、目标要求说明
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认识水平、理解水平。
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出;认识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认识、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区别、说明、分析、解释、估计、分类、计算。上述行为动词是递增的。
操作水平的行为动词是:会测量、会、学会。
1、了解水平
它是知识目标中的最低要求。它包含:再认识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2、认识水平
它的要求比“了解水平”高,比“理解水平”低。它的含义:位于“了解”“理解”之间。
3、理解水平
它是知识目标中的最高要求。它包含: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三、具体知识点要求
1、了解水平知识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2、认识水平
1)初步认识质量概念
2)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燃料的热值
5)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7)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8)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9)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0)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作用
1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2)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13)认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14)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3、理解水平
1)能解释生活的一些与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4)尝试将物质的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中一些水循环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7)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8)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9)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10)能进行电功率的有关计算
11)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13)并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14)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15)理解欧姆定律
16)并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
17)理解机械效率
18)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19)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
20)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2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概念
2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3)通过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2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25)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6)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7)能用事例解释机械运动及相对运动
28)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
4、独立操作
1)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会测量温度
3)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4)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6)会读、画简单的电路图
7)会测量力的大小
8)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9)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5、只单纯强调经历探究而对科学内容并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通过实验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5)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6)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9)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