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化学试卷 |
分类: 教育教学 |
200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
第I卷(选择题 共144分)
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是①②③④⑤
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氯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
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 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 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
A.是①、②、③ B.只有① C.是①和② D.只有③
11.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炔
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
B.它不溶于水
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
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式量为40)
A.[(b-c)/125a]× 100% B.[(b-2c)/125a]×100%
C.[(b-c)/250a]× 100% D.[(8b-8c)/a]× 100%
14.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 B.3 C.4 D.6
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 2C(气)
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共156分)
本卷共7道题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 1,C 12,O 16,Cl 35.5,Ca 40,Co 59。
27.(9分)A、B、C、D、E五种芳香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五种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反应①采取了适当措施,使分子中烯键不起反应。
以上反应式中的W是A~E中的某一化合物,则W是___________。
X是D的同分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28.(30分)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气体名称 |
收集方法 |
检验方法 |
|
|
|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
29.(20分)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1所示,有:
电池E,电动势约10 V,内阻约1 Ω;电流表A1,量程10 A,内阻r1约为0.2 Ω;
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5 Ω;电流表A3,量程250 mA,内阻r3约为5 Ω;
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 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 Ω;
滑线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 Ω;开关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1)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答:________。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30.(24分)下图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的仪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设法使某有机化合物的气态分子导入图中所示的容器A中,使它受到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为正一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从狭缝s1以很小的速度进入电压为 U的加速电场区(初速不计),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2、s3射入磁感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区的界面 PQ。最后,分子离子打到感光片上,形成垂直于纸面且平行于狭缝s3的细线。若测得细线到狭缝s3的距离为d,
(1)导出分子离子的质量m的表达式。
(2)根据分子离子的质量数M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若某种含C、H和卤素的化合物的M为48,写出其结构简式。
(3)现有某种含C、H和卤素的化合物,测得两个M值,分别为64和66。试说明原因,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在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能用到的含量较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如下表:
元素 |
H |
C |
F |
Cl |
Br |
含量较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 |
1 |
12 |
19 |
35,37 |
79,81 |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I卷包括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1.C 2.A 3.B 4.D 5.D 6.D 7.D
8.B 9.A 10.C 11.D 12.D 13.A 14.C
15.B 16.B 17. A 18.A 19. C 20.B 21.C
22.B 23.D 24.A
II卷包括7个小题.共156分。
27.(9分)
(1)B和C (2分)
还原(或加成、加氢、催化加氢等)(2分)
28.(30分)
(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6分)
(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10分)
(3)
二氧化碳 |
向上排空气法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混浊 |
硫化氢 |
向上排空气法 |
有臭鸡蛋味(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8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一种气体即给分)
(4)因为:此反应需要加热(4分)
食盐是粉末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