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魔术----点火
(2013-01-02 13:15:06)
标签:
化学魔术 |
分类: 教育教学 |
化学魔术----点火
玻棒点火
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
2Mn2O7=4MnO2+3O2↑
C2H5OH+3O2→2CO2+3H2O
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姜黄的成份比较复杂,下面说明不知你是否会满意。
姜黄
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科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分布于我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陕西、江西、台湾等地。可栽培或野生于平原、山间草地或灌木丛中。
姜黄具有利胆、镇痛、杀菌等功效。
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葡萄糖、果糖、脂肪油、淀粉、草酸盐等。
用品:200毫升烧杯、2毫升移液管、镊子、药匙。
水、98%浓硫酸、氯酸钾、白磷。
原理:氯酸钾和浓硫酸作用,生成易分解的氯酸,产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很容易分解生成氯气和氧气,同时放热使白磷达到着火点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和水反应生成磷酸。
KClO3+H2SO4=HClO3+KHSO4
4 HClO3=4ClO2↑+O2↑+2H2O
2 ClO2=Cl2+2O2
4P+5O2=2P2O5
P2O5+3H2O=2H3PO4
操作:在烧杯中放入10克氯酸钾晶体,慢慢注入100毫升水,再用镊子夹取2~3块绿豆大的白磷放在氯酸钾晶体中间。然后用移液管吸取浓硫酸2毫升注到氯酸钾和白磷的交界处。这时白磷燃烧,发出火光。
用品:400毫升烧杯、镊子、铁架台、铁夹、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氯酸钾、二氧化锰、白磷、40℃的热水。
原理: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又有氧气存在,所以白磷在水中燃烧。
操作:把5小块绿豆大的白磷投入一个盛有半杯40℃热水的烧杯里。
把6克氯酸钾和2克二氧化锰混和均匀后放在试管里。用带有导管的塞子紧塞管口。给试管加热。将放出氧气的管口靠近白磷时,白磷便立即燃烧,发出闪烁的火光。
手指点火
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因而硫燃烧得更旺,余烬便着火了。
操作:取1克氯酸钾和0.5克硫,分别放在研钵里研成很细的粉末,然后把它们混和均匀。或者用十根火柴,把头药刮下研细也行。
在小木板上固定好一支蜡烛,并将它点燃。事先用手指头蘸些混和好的药粉。表演时,将烛火吹灭,趁着尚有余烬,把蘸有药粉的手指头,轻轻地向烛芯碰一下,蜡烛便可复燃。可以再吹灭,再点燃。
注意事项:蜡烛的烛芯长约1.5厘米。这样在吹熄后才有余烬。如果用研细的火柴头药,只能在手指头上粘上薄薄的一层。多了,手指头上的药也会着火,可能灼伤手指。
钢丝点火
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可再盖灭,再点燃。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可乐燃烧
魔术演示:魔术师走上台,拿出一听可乐,对观众说:“朋友们好!这是一听可乐,很多人都喜欢喝可口可乐这种饮料,这种饮料是不会燃烧的,是这样吧?如果我把它点燃呢?什么?不可能?我说可以让可乐燃烧,你不相信?还是眼见为实,敬请期待!”接着,魔术师拉开可乐铁罐上的拉环,拿起打火机,准备点火。魔术师打着打火机,将火苗凑近开口,“呼!”的一声,一股火焰从铁罐里喷出来!魔术师拿过一个一次性纸杯:当众将罐里剩余的可乐倒出来。“哎呀,刚才一下子烧掉那么多可乐,只剩下这么多了,真有点可惜!”魔术师有些惋惜地说。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可乐罐里。在表演之前,魔术师用丝线将火药棉捆扎成一小团。火药棉在化学上叫做硝化纤维,是用普通的脱脂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了硝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硝化纤维,即成了火药棉,这种火药棉燃点很低,遇火即燃,发出耀眼的火光。魔术师将可乐罐开启,将其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出来,大约1/3到一半左右就可以了,这样做是为了给火药棉腾出空间,以免火药棉沾湿。临表演之前,将火药棉球用丝线在拉环上系好,将火药棉塞进罐里,然后把开口重新压好,把丝线藏到拉环铁片下面,消除开启过的痕迹。
冰渣燃烧
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烧杯和一支试管,烧杯中盛装半杯液体,试管中盛满液体,魔术师将试管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小铁勺搅拌几下,杯中析出像冰渣一样的固体。魔术师用小铁勺捞出一些,放在瓷盘里。魔术师掏出一个打火机打着,将火苗移向瓷盘中的“冰渣”,试图点燃,“呼!”的一声,这些“冰渣”开始燃烧!烈焰灼灼,热气逼人。
魔术揭秘:灼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冰渣,而是把乙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乙酸钙晶体,就像冰渣一样,点燃即燃烧。乙酸钙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当把乙酸钙饱和溶液倒入酒精时,它的溶解度降低,乙酸钙析出,把酒精包住,形成极像冰渣的胶冻。表演之前,魔术师用20毫升加7克乙酸钙,制成饱和乙酸钙溶液,然后将乙酸钙溶液倒入试管备用。接下来,魔术师用量筒量好100毫升酒精,盛放到烧杯里。表演的时候,将试管中的乙酸钙饱和溶液加到烧杯中的酒精里就可以了。
钢笔点烛
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支钢笔,向观众展示,并对观众说:“我这支钢笔,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它除了能写字,还有鲜为人知的功能,如果朋友们不相信,马上就能眼见为实了。”魔术师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然后将蜡烛固定在桌面上,紧接着,魔术师一口吹灭了蜡烛,然后,魔术师不慌不忙地用钢笔笔帽的一端触碰正在冒烟的烛芯,令人惊奇的是,蜡烛竟然被点燃。
魔术揭秘:这个小魔术的秘密隐藏在钢笔笔帽上。魔术师事先将几根火柴的药粉刮下来,集中到一起,然后将钢笔笔帽这一端碾压药粉,使钢笔上沾上药粉。火柴头的药粉中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等氧化剂和易燃物,遇到高温之后引起易燃物燃烧。蜡烛被吹灭之后,冒烟的烛芯温度仍然很高,此时用钢笔上的火药触喷,就会引燃药粉,重新点燃蜡烛。
海底“火山”爆发
魔术演示:魔术师将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搬到桌子上,然后将一个红墨水瓶放到水中。接下来,魔术师拧开墨水瓶盖,很快,一股殷红的液体从墨水瓶中涌出,从水底向水面升腾、扩散几分钟之后,红色几乎弥漫了整个水体,仿佛海底火山爆发。
魔术揭秘:表演之前,魔术师准备少许红墨水,一烧杯开水,将开水倒入红墨水瓶中,倒满,然后拧紧瓶盖。准备大约半玻璃缸清水,水深超过墨水瓶2~5厘米比较合适,水温低一些比较好。表演开始,将墨水瓶置于水底,拧开瓶盖之后,墨水瓶里的开水温度高于外面的水温,因此开水带着红墨水上升,颇像海底火山爆发喷涌的火红的岩浆,形成海底火山爆发的奇观。
火纸变棒棒糖
魔术演示:魔术师开始表演。他手中拿着一个小纸卷,对观众说:“朋友们好!我手中是一个小纸卷,此时它看上去很平常,其貌不扬,不过几分钟之后,大家就会看到不寻常的景象,我下面开始表演。”魔术师一手拿着小纸卷,另一只手打着打火机,他将火苗迅速凑近小纸卷,突然,“呼!”的一声,小纸卷立刻迸发出一道火光!顷刻之间,魔术师手中的小纸卷完全消失,他的手中竟然出现一个棒棒糖。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就在于这个小纸卷。这个小纸卷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火纸,火纸是一种用浓硫酸和浓硝酸以及宣纸制作的魔术道具,在魔术商店都可以买到。火纸燃点非常低,遇火即燃。点燃后火光大,燃烧速度快,烧完无灰烬,场面壮观,魔术师可以以此转移观众注意力,借机变出一些物品。魔术师事先将一个棒棒糖剥去包装纸,藏在火纸里。表演时点燃火纸,眨眼之间火纸烧光,魔术师的手中就剩下棒棒糖。
香火烧字
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张纸向观众展示,纸上有用毛笔写的一个“好”字。然后,魔术师将一根卫生香点燃,用香火去烧纸上的字。很快,香火将白纸点燃,令观众感到惊奇的是,燃烧的区域仅仅限于“好”字,过火区域逐渐扩大,几分钟之后,“好”字被烧成镂空形状。
魔术揭秘:魔术师事先准备好一些香灰,放进杯子中加水搅拌,用纱布过滤,用毛笔蘸过滤后的溶液在纸上写字,注意要多写几遍,然后晾干备用。香灰中含有一种含钾的物质,这种物质可溶于水,并能降低纸的燃点,所以纸张涂上香灰水比较容易燃烧,并且只在写字区域蔓延开来。
“死灰复燃”
“水点火焰”
揭密:从两个魔术中,你一定看出了一些名堂来。我们看到,这两个魔术里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要加入一丁点儿东西,一个是烟灰(实际上是烟灰中的锂在起作用),一个是水,魔术才能变成功。这加入的东西,化学上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叫做接触剂或触媒)。它就是化学变化中真正的魔术师。
一吹即燃的蜡烛
一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却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请看魔术师的表演吧。只见魔术师千里拿一只蜡烛,并且故意让台下的观众看看,让观众相信这是一只普通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当你看完魔术师表演之后,能回答蜡烛一吹即燃的奥秘吗?
答案:
原来,魔术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因为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魔术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了,烛芯上留下极为细小的白磷颗粒,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35℃时,白磷便自行燃烧,随之就把原来熄灭的烛芯又引着了。
彩色焰火
〔实验原理〕
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瓷坩埚(或蒸发皿)、玻璃棒、研钵、长滴管。
蔗糖、镁粉、KClO3、Ca(NO3)2、CuCl2(根据条件可增加其他金属的盐,例如Ba(NO3)2
、KNO3 、NaNO3等〕、浓硫酸。
〔实验操作〕
1.将等质量的蔗糖、KClO3分别研成粉末,然后混合。把混合物分成3份(或数份),放入3个(或数个)瓷坩埚中。
2.在瓷坩埚中分别加入少量镁粉、Ca(NO3)2和CuCl2,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
3.用长滴管吸取浓硫酸,分别滴在3个瓷坩埚中。可观察到瓷坩埚中喷出不同颜色的火焰。
切去火头和把火切为两截
〔实验原理〕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一张细眼铜丝网压在火焰头上,由于铜网使火焰热量散失,穿过铜网的酒精蒸气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出现网下燃烧网上无火的“火去头”的现象,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铜网上的酒精蒸气,又燃烧起来,造成火焰被“切”为两截的现象。
〔实验操作〕
取一张大小100 mm×100 mm左右、网眼l
mm2左右的铜网,从酒精灯火焰上方压至火焰内焰中部,观察“火被去头”;再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网上酒精蒸气,观察火焰被“切为两截”。
雪球燃烧
雪球也能燃烧??
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
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
火龙写字
〔实验原理〕
当纸上的KNO3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
KNO3受热分解放出O2,纸被烧焦。
木条、火柴、毛笔、白纸、红铅笔。
饱和KNO3溶液。
〔实验操作〕
1.
用毛笔蘸饱和KNO3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要重复写2遍~3遍。然后在字的起笔处用红铅笔做个记号。
2. 把纸晾干,放在水泥地(砖地或土地)上。
3.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像用火写字一般。最后,
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字。
点火烧出蛇
〔实验原理〕
重铬酸钾、硝酸钾等都是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和有色固体残渣,蔗糖在氧化剂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过量的蔗糖碳化成黑色粘稠的焦炭。
三种物质混在一起点燃,生成各种颜色的固体残渣在CO2、H2O(g)的作用下,剧烈膨胀形成彩色团条状的蛇形物。
〔实验操作〕
将 10 g蔗糖、10 g重铬酸钾、4
g硝酸钾分别研成细末,放在一张铝箔纸上混合均匀,然后卷裹在铝箔中,下端封死装进有底的硬纸圆筒里,水平放在稳妥处,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点燃口部一端的混合物,立即燃烧起来并有“蛇”从筒内曲曲弯弯地“爬”出来。
火山爆发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使重铬酸铵分解生成的固体残渣随生成的气体喷出。
〔实验操作〕
在木板中央堆一方泥土,上面放一坩埚,坩埚周围用泥围堆成一小“山丘”,丘顶坩埚上方为“火山口”。向埋在山丘内的坩埚中央堆放5
g高锰酸钾和1 g硝酸锶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周围堆放 10
g研细了的重铬酸铵粉末。用长滴管滴加数滴甘油在高锰酸钾上,人离远点,片刻后可见有紫红色火焰喷出,紧接着就有绿色的“火山灰”喷出。
烧不坏的衣服
神秘的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