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电解池是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让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后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从而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实验操作:①电解熔融NaCl。下图为电解熔融NaCl的装置,容器中盛有熔融的NaCl,两侧分别插入石墨片和铁片作为电极材料,且石墨,铁片分别与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

②电解CuCl2溶液。按下图中所示装置连接好仪器,在U形管中加入饱和氯化铜溶液,用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电源,电解数分钟后,观察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石墨棒)表面的颜色,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石墨棒)上放出的气体。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石墨电极上有气体放出,铁电极区有金属钠生成。在石墨阳极上,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铁阴极上,Na+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Na++2e-==2Na。说明在电流的作用下,熔融的Na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钠与氯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NaCl(熔融)
2Na+Cl2↑。
②石墨阴极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石墨阳极上有气泡产生,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石墨阴极上Cu2+比H+容易放电,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石墨阳极上Cl-比OH-容易放电,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Cl2+2KI==2KCl+I2,碘单质与淀粉变蓝。说明在电流的作用下,CuCl2溶液中的离子分别在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与氯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uCl2
Cu+Cl2↑。
问题:①电解熔融NaCl和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有何区别?为什么?
②电解池与原电池有什么区别?请列表比较。电镀池与精炼池有什么区别?(以铁件镀铜与电解精炼铜为例进行比较)
③工业制镁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试分析电解熔融的MgCl2的原理,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是和总反应式。为什么不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方法制镁?而工业制铝却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试分析电解熔融的Al2O3的原理,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是和总反应式。为什么不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铝?
④从H+、Cu2+、Na+、Cl-、SO42-五种离子中选出两种离子组成电解质,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使用惰性电极电解),(1)电解过程中溶液pH增大的有哪些?(电解质用化学式表示,下同)(2)电解过程中溶液pH减小的有哪些?(3)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变的有哪些?电解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有何规律?请小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