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油分解实验的改进

标签:
化学实验 |
分类: 教育教学 |
石蜡油分解实验的改进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具支试管、注射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橡胶塞、导管、燃烧尖嘴
试剂:石蜡油、碎瓷片、无水硫酸铝、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溶液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 |
|
五、实验操作部分
1、如图所示,搭建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2、在具支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和无水硫酸铝,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石蜡油,重新连接好装置;
3、点燃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中的碎瓷片和无水硫酸铝的混合物约两分钟;
4、将注射器中的石蜡油缓慢、逐次推入具支试管中,石蜡油与灼热的碎瓷片和无水硫酸铝接触,迅速分解产生乙烯等气体,将所得气体依次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发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褪色(说明所得气体中含有乙烯);
5、将导气管迅速替换成燃烧尖嘴,点燃气体,火焰明亮,有黑烟(说明所得气体中含有乙烯);
6、熄灭酒精灯,实验结束。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用碎瓷片颗粒的选取宜小不宜大,反应时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实验前应对硫酸铝固体进行预处理,将水分除去,水分的存在将不利于温度的提升;
3、实验中注射器的正确使用可防止倒吸,即注射器的推拉杆应向前推进,不可向后拉;
4、高锰酸钾用稀溶液,3mL该溶液中一般加入2—3滴稀硫酸,增加溶液的氧化性;
5、溴水用稀溶液,也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替代,配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20mL四氯化碳加1—2滴液溴即可。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石蜡油分解实验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其原理为在高温条件下将石蜡油加热分解产生乙烯等气体,进而探究乙烯的性质。其目的是通过此实验使学生了解到乙烯来自于石油,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乙烯的性质建立感性的认识。无疑此实验在学生学习乙烯性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此实验本身存在以下设计方面的诸多缺陷:石蜡油蒸汽与碎瓷片接触缓慢、加热温度低于石蜡油分解温度、倒吸等导致实验很难成功,甚至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凡此种种,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扰,更使教师陷于两难的抉择。笔者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不断改进,反复实验,最终逐一解决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使之更简洁、安全,便于控制,现象更明显,更具可操作性。经实践检验,此实验在改进后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后续知识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