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默诗歌赏析]一方心灵的净土

(2010-06-17 22:48:08)
标签:

简评

赏诗

北默

净土

文化

分类: 闲话漫谈

             《一方心灵的净土》
                                             ------------------------
北默诗歌赏析

 

                              文/海琴  



  诗歌的魂灵在于诗情诗性诗意的富余,内敛和隐秘;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浓缩凝练而成的可歌可诵的语言,诗性永远不是明眸皓齿,直观外露的,而是半遮半掩,朦胧含蓄的,因此诗者对诗情诗意的心领神会,往往与读者理性的剖析解构相距甚远,而与感性的心灵体验平易亲近。
  北默的诗歌就属于这种朦胧的抒情文字。这样的诗歌需要你静下心,细细品,直至进入诗者的灵魂深处,聆听心跳,呼吸,以及内在情感发出来的和谐平静而舒畅的自然韵律。
  他的诗歌在网络上并不多见,一是因为他为人低调,不善张狂,很少周游于各大文学论坛及网站,也极少参加各文学网站举办的比赛及舞会活动等。二是因为他对诗歌要求严谨,惜字如金,一首诗必经反复打磨推敲,珠玑圆润,顺畅舒展后才定稿问世,故诗作较少,但不出则已,一出必是精品。
  一直以来,阅读他的诗歌,就如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吸,可以感知到他内在情感的起伏及波折,平缓时会让人沉稳,宁静,激昂时可以听到涛声海浪声,听到丝绸锦缎的破裂声,忧郁失落时,可以听到夜烛泪珠轻坠般的叹息声。
  他的诗行中有一种内在的气场可以深深吸引住读者。他的文字空灵却又落于实地,比如泥土,星光,花,树叶,水,以及万物,看似随手拈来入诗入行,实则与他所希望承载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可以说他的文字神思独运,意味悠长,笔调悠闲从容。
  品读北默的诗歌,就像在我们宁静的心中搁进了一桶摇晃的水,随着他的文字,或起涟漪,或起浪花,或拍打心壁,水溢满而欲出。


  下面我节选几种北默诗歌代表作,抒抒心得,谈谈粗浅的感受。

 

  一、直抒心意,宣染诗歌的磅礴气势
  借物,借景抒情,通常比直接抒情更让人印象深刻,读之你不能不赞叹其驾驭文字的奇思妙想。比如北默的这一首小诗《诗》


隐姓埋名后,我就能永垂不朽。
不是在封冻的河流上
而是在你心中。
岁月,用四季做丰碑。
我只用你。因为你是风
亿万年后,依然空灵而永恒。
――――――――
《诗》


  此首小诗精短而完整。开篇就气势非凡,你可忘掉作者的名字,但那千古传唱的绝句佳诗,还会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通篇不着眼,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形成不一样的理解,可以理解成写诗,或可理解成喻情,表达某种忠贞及执着,其结句点明亿万年后,依然空灵而永恒,形象而生动。高度地概括了诗者想要倾吐的诗的本质,或真情的特性。
  再看另一首诗《异乡》,风格不同,却别有一番乡愁欲说还心酸。


这些都意味着你将不再变卦
而此刻,我又怎能忍心
在老去的发丝间
卸载那份多年来,对你的忠诚
―――――――
《异乡》


  我必须承认,你是我额头上/沉寂多年的那条河流/若用长镜头去描述,你更像黑夜转身时/留给星光的一个明媚的缩影这是异乡的开篇,一个必须,将诗意就这样坚定而肯定地强加给了读者,诗者不采用白描的手法来直写如何思乡,思人,而是借物,借景,转化一种情感,给诗一种朦胧感,非特指却又是那样神奇,妙笔。这是一条思念的河流,还是从异乡向故乡张望的长镜头中的缩影,幽香,沉甸,余温,从珍惜向珍贵过渡,从亲情一直向忠诚延伸。给人足够的空间感及想像力。
  一句怎忍心卸载那份多年来,对你的忠诚感人而至深。


  二、构造画面,调整节奏,舞动快意文字


  再如下面这一首《背对青春》,青春易逝,容颜易老,而感怀生命一去不复返的诗句,千古诗人吟唱无数,而像这样接近时代特色,并加入现代元素,写得小巧而精致的诗歌不多见。


我不是故意要给你一个背影
我眼底的清澈早已载满了夜色
很多年了,它一直被酒浸泡着
它有酒的度数,也有酒的雄心
可我还是怕它一旦醒来
也会和你一样
在时代的猫步中,失去自我
――――――――――
《背对青春》


  在时代的猫步中,失去自我相信只要你读过这首诗歌,就会念念不忘这样的句子。它是诗歌的亮点,也是诗眼。诗者并不直接说时间在飞跑,而是用一个轻松的口吻切入诗歌:我不是故意给你一个背影,把青春当成你,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面对,一下子就让诗变得亲切可爱了。孩童的瞳孔是清澈的,而诗者已不再年轻,眼底自然混浊而成灰色了。酒有雄心,这是很独特的写作手法,酒即诗者,也是你我,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执着及追求,而醒来就意味着失去奋斗的勇气和决心,也就真正让青春流逝了。
  整首小诗不提及青春,时间,及苍老,却让你无形中领悟至岁月的无情,短小而有意味,读来,很深刻。


三、意象文字铺展多面文思

  用意象说话,将表象隐在事物中,于朦胧中让读者产生想像,形成空旷感,你可以把这样的诗比作多棱镜,站不同的角度,会折射出不同的迷人色彩。


那些草,是在秋末枯萎的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我都会凝视那些土丘
并试图把悲哀与辉煌
调和成一杯酒,温和的
像烛光一样的酒
而今原野上只有白
我的灵魂,又一次站在草的脊背上思索
目光却像一对失魂的野鸽子
为觅食感到恐慌
――――――――――《惑》


  初读此诗,你立刻就会感觉到被排斥,好像自己被挡在了文字之外,是个异物。“那些草,是在秋末枯萎的”,为什么是秋末,而不是别的季节?秋象征着丰收,象征着喜悦及金色的希望,为什么会枯萎呢?仿佛你很难进入其表达的内核,但实际上,你通篇细读,层层剖析后发现,这不难理解,这是诗者的一种困惑,或许是对诗歌现状的一种忧患意识,土丘终不是巍峨的山,雨后疯长的“诗人”或是“思想”才是我们应该悲哀或是惋惜的。那些所谓的“辉煌”、“成就,”或是一些有着光环的称谓,含水量,或是虚假程度,不就是如一杯温和而少了度数的酒吗?

  “而今原野上只有白/我的灵魂,又一次站在草的脊背上思索”,此时的诗者感悟到了这一点,诗歌方向在哪里?诗者又该向哪一个方向迈步?这都是诗者运用意象留给我们的空白,及思索。诗者就是那只找不到方向的野鸽子,这个鸽子,真是用得好。鸽子,众所周知,是方向性最好的动物,它飞离万里之外也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灵性的信鸽,如何会迷失?如何会恐慌呢?鸽子都找不着方向了,说明事态是多么严重呀!

  这个题目取名:《惑》,正是将诗者的惑,读者的惑,诗歌的惑统统包含了。

  四、散漫的诗意,舒缓地流淌
  北默的诗歌多以组诗为主,并且散文化,抒情化,语气平缓舒畅。细细品读,会让人沉静,安宁,并具有磁性,多读,就会被他文字中的内涵深深吸引住。


  细心观察读者还可以发现,他潜词造句很讲究,每一首诗,甚至每一节开篇都会经过深思熟虑,通常他会选择一个合适而别样的切入点。一开篇就抓住读者的眼球,并让人愿意随他的指引进入意境中。这很重要,好的诗歌,通常是在第一眼的触动中感知到的。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习惯,拿到一首诗,并不通读,而只凭开篇,就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欣赏下去。而北默的诗歌之所以拥有很大一批读者及粉丝追踪并欣赏学习,多数是基于他别具一格的开篇,其次才是进入他的内心,解读他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里的诗意情感。


  “用几行字,记录下这个季节最美的那一部分 (节选于《深秋,我的呼唤在北方延伸》)这是诗者的用意及匠心。一首诗完成定是将思绪及情感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如洪水,如瀑布倾泄而出,而北默选择用几行字,就引出了他的情感,可见手法娴熟,功底老到。

 

“我们如麦茬般站立
祷告写在脸上,痛苦盘在根上
风渐起时,为一场素未谋面的雨频频回首” 

  我们站立,如麦茬,虔诚在上,痛苦在下,当情感来临时,就迎上去,并频频回首。形象,生动,而感人 


“大张旗鼓地去渴望,去撕开夜的裙裾
当我怀揣一腔沉默在灯下低语
这些言不由衷的句子,已在他乡的土地上埋下伏笔”


 

  一个优秀的诗人要有感觉,善于感觉,丰富的感觉,广泛的感觉,新鲜的感觉,美好的感觉,这一节诗者就是运用感觉,大胆想像,扩大感官的作用,将笔峰犀利到读者内心最深处,一个“伏笔”埋下了多少诗者未抒的情呀! 


“大面积的水在困惑中逃离,我仍无声地
在菊前积攒花语,对着荒凉吐烟圈
在死去的叶面上,做着空前绝后的飞翔” 


  这一节用水来暗喻诗者的情感,或是无法把握的人生,不是流失,而是逃离。菊代表着深秋,花语或许是一种思念,一种承诺,一种交流,一种记忆。展开的画面是荒凉的,还是无耐的,叶片都枯萎死去了,诗者还在做着空前绝后的飞翔,可见这样坚定及恒心,是多么让人震惊,多么让人感叹?是什么样的事,或情能让诗者如此投入?如此绝决?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从诗歌中体会到这种执着,这种义无反顾,那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魅力所在。


“超低空落泪,和月色屈膝长谈
或是在风雨中,为一叶帆坐成标本
之后,用一个姿势反复念叨
这个季节对我有恩,为此我很幸福......


  “超低空”是什么概念?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妥协,或是一种卑微的姿势,可以其所追求的事物或情感,放下一切尊严及地位。通常北默的诗歌结句都自然地沉静下来,仿佛一个灵魂渲泄过后的一种沉思,或是一种回味,“这个季节对我有恩,为此我很幸福......”这是诗者的心声,也是诗者最后的话言,可那颤动的余音,或许会久久地弥留在读者的耳际,长时间,并且绵延不绝的……


  五、利用秘密资源,坚持自己风格,将诗歌进行到底

  中国数千年的诗歌文明历史,造就了此时的诗歌热潮,在当今网络诗歌风起云涌,如奔腾浩瀚之势在文坛盛行时,新诗的概念却一直处于模糊,并没有具体定义的范畴。而我更偏向于抒情诗歌的阅读,只因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并折射灵魂,或是因为它可以直入心灵深处,可点中读者软穴,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拉近诗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欲罢不能地喜欢,着迷。
  北默的大部分诗歌:清新自然,质朴纯真,典雅优美,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他的写作自有他的秘密资源,以及抒情的载体对象,用心灵镜像来形容他的诗歌,很贴切。


  如果把一首诗比作一湖静谧的水,表面光洁如镜,内在意蕴深厚,似有波澜壮阔于无形之中,似有暗涌流淌在不知不觉中。而品读北默的文字,总体上给人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有深厚语言修养的诗人,其诗语言凝练而隽永,清新而沉静,气息舒缓而有音律感。

  在这里,我希望形成自我风格的北默诗人,在朝圣诗歌的路上,能将自己喜欢的抒情诗进行到底!


2010-6-17(草笔)

附:北默诗歌:


《深秋,我的呼唤在北方延伸》

         
(一)


用几行字,记下这个季节中
最美的那一部分
之后,把它挂在唇边,捎给月色
或伏在沉寂的草尖上
聆听远方传来的喃喃之声



生命最初的色泽,一次次被时光剥落
我们如麦茬般站立
祷告写在脸上,痛苦盘在根上
风渐起时,为一场素未谋面的雨频频回首



而我们就这样活着,沉默,荒芜
幸福的背着光阴肩并肩行走
疼痛时,给对方留下些许刻骨的标志
比如一句话,或一首诗



         
(二)


黄昏赶路的人,一定比暮色更匆忙
而夜之河流的呼唤
却时常让我们在繁星下俯首
哽咽弯曲在喉结
于是我们选择痛恨,痛恨这久久不能消逝的黑
不再萌发的突兀的枝干
以及流年里,那份无处递交的春的奏折



如此静谧,这幽暗的季节
我们更像露珠偎着草叶,在月光下左顾右盼
在回荡的钟声里抚摸理智的根须
可是秋啊!我想对你说,这是潭
是锦盒,是我们内心里从未平定的
激越的波澜



            
(三)


那些来历不明的密集的雨水,并不茫然
山前山后的温差,为此东倒西歪
这是季节陷落的前兆,昏暗与沉闷构成的脸谱
以及一个急于逃离现实的姿势



在北方,季节的前奏总是过于舒缓
就像多年来,我对你缓慢的抒情
让许多景致陷入惆怅,认为我疯了
疯的像某个失去理智的黄昏
跌跌撞撞地奔跑在那支风笛的韵律里



大张旗鼓地去渴望,去撕开夜的裙裾
当我怀揣一腔沉默在灯下低语
这些言不由衷的句子,已在他乡的土地上埋下伏笔
就像现在,明明是深秋,我却恋着一场雪
和那行多年前失散的足迹


            
(四)


等叶子开始飘落,我们是否还会到渡口上
观潮,听雨,目送一片片落叶远行
是否还会用最原始的方式
去打开一罐记忆,让幽香扑鼻
而我们确是站在了遥远的岸之对岸
一切是那么简单,且有光泽
就像我们眼前晃动着的这久违的水流
一道目光沉下去,就会让另一道目光翘首百年


            
(五)


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拾起,或丢弃的了
此刻能够在我眼中站立起的
只有寒意簇拥着的,这片秋色



大面积的水在困惑中逃离,我仍无声地
在菊前积攒花语,对着荒凉吐烟圈
在死去的叶面上,做着空前绝后的飞翔



超低空落泪,和月色屈膝长谈
或是在风雨中,为一叶帆坐成标本
之后,用一个姿势反复念叨
这个季节对我有恩,为此我很幸福......

2009.9.20.   

 

 

潮流汉诗研讨会地址:http://chaoliudao.5d6d.com/forum-4-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