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城玄门太极拳浅谈 (之一)独具特色的镇派之宝

(2008-04-05 20:57:29)
标签:

玄门太极拳

浮舟劲

覆舟力

道家手印

明师点化

细心体悟

健康

分类: 绝技传授
 

   青城玄门太极拳浅谈(之一)

            独具特色的镇派之宝

                          (宋施义)

 

    青城玄门太极拳是青城派历代掌门人,单传独练的养生技击绝学,为青城派镇山之宝,长期密而不宣。青城派三十六代掌门人刘绥滨遵照上代掌门人余国雄先生的遗愿,2000年携青城玄门太极拳出山,两获国际武术冠军金牌,一举震惊世界武林,牵动海内外众多权威媒体蜂至青城山,争相报道。青城玄门太极拳作为青城派武学精品,已载入中国最高级别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及世界文化遗产史册。青城玄门太极拳何以能震惊武林,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代表作呢?这当自有她出类拔萃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文化底蕴深厚。青城玄门太极拳和中国其它拳种一样,都是在人类生存过程中,逐步总结提练出来的养生防身精华。青城山是长江上游人类活动最早的地方,据青城山“龙跷仙踪”遗址佐证,早在远古时期,轩辕黄帝就问道青城山,向鬼谷子学“治气抟精”之道,向宁封子学轻功“龙跷飞腾”之术,得文武绝学战胜同时只尤一统天下。由此推导,青城玄门太极拳最早源头该追朔到五千年前。有史可考的是,出自纪念东晋不愿称帝的,青城山隐士范长生的青城玄门太极拳,玄门长生功,长生酒等命名流传至令。再看青城玄门太极拳拳谱中“大开天门,双风贯耳,野马分鬃,黄莺展翅,挑花落地,推窗望月,青龙摆尾,白猿摘星,神龟出水,玉女穿梭,金鸡独立”等招式名称,无不是摸仿大自然飞潜动植的生存特点而命名,古朴自然的玄门太极拳,凝聚了历代先祖的心血和长寿基因,以及大自然的信息能量,它决定了青城派高人辈出,长寿者多。有记载的:如青城派先辈陈琳活到96岁,李杰108岁,李成功高达118岁,青城派35代掌门人余国雄,抗日战争重伤退役,文革蒙冤至瘫,全靠密练青城玄门太极拳康复,活到90多岁仙逝。现住都江堰市胥家镇98岁的青城派老拳师金跃山,还参加成都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国际道养生文化论坛等社会性活动,出场表演绿林拳,双刀等武功绝技,接受媒体采访。至今不戴眼镜看报,天天坚持晨练和坐堂行医。

    青城玄门太极拳能造福古今而经久不衰,与古往今来,先后驻足青城山,为弘扬道家文化的,诸如宁封子,鬼谷子,张道陵,范长生,徐佐卿,杜光廷,张伯端,孙思邈,吕洞宾等一批批仙家,剑客,高道,高僧,圣贤,大德,武林豪杰,绿林英雄的卓越奉献分不开。他们把深厚的中国本土文化“德道经”精髓,不断融入青城武医文化之中,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使青城玄门太极拳,真正成为唯一具有中国西部山区特色的道家绝学。已故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元天亲笔提词“青城武术”加以恳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为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撰写的《中华绝技——青城武术》专著写序呵护。青城玄门太极拳能引爆全球,登上世界文化遗产雅座,正是她底蕴深厚的文化效应。现代人能有幸习练青城玄门太极拳,可谓缘福不浅。

     二,功夫内涵独特。青城玄门太极拳内涵丰富,功夫独特,与众不同。仅刚柔而言:青城玄门太极拳“刚柔皆若水”。柔有浮舟之劲,刚有覆舟之力,故称“水拳”。行拳轻灵飘逸。舒展大方,实战性强。擅借势缠打,一招多变,一发连发。柔如“蛛网粘惊蝉,刚似疾风扫落叶”。鲜为人知的“沾沾草”“巴巴掌”“劈空劲”等独门绝技,是青城派刚柔内涵的最高境界。青城派名宿龚海清,擅用“巴巴掌”,挨着对方任何部位都可以将对方牵引过来;青城派先辈李杰,施用“劈空劲”,能将离头高丈余的树叶击落。青城派掌门人绥滨,2000年11月在成都电视台表演“劈空拳”,一气打灭九支蜡烛,而且先灭远处后灭近处。同年12月在北京广播学院演播大厅,数百名观众目睹,挥拳凌空击灭一米开外燃烧的六支蜡烛,获中国电视吉尼斯擂主。2006年刘掌门的“劈空劲”已升华到1。5米击灭12支蜡烛惊人记录。如此高深的太极内功史见唯一。青城玄门太极拳是古老的原始养生技击术,技击内涵很深。说柔就是缠绵控制,刚则指穿透降伏。青城玄门太极拳功夫之冷毒,可谓盖世绝伦。武侠巨匠金庸,2004年9月拜访青城山,目睹青城派功夫展示和掌门人的风范后,不得不追悔致歉,挥笔提词“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赞扬青城武术。2006年七月在香港六千人的“金庸与读者见面会”上,金庸大师再次表态,准备改写武侠小说,还青城派本来的清白面目。

青城玄门太极拳独特的内涵实质,常人难窥其奥,只有通过明师点化和细心体悟,方能着见心得。

      三,劲道修炼特殊。任何一种武功都有“起于踵,发于腰,达于梢”的练功要求,谓之“劲道”,太极拳更有“形于指”的说法。且基于师传规矩,往往不轻易示人。一些庸师更只知其语而不懂其法,甚至以讹传讹。学者大都难以正确习练。而致数十年苦功不能运化,甚至走偏伤身不能自愈。青城玄门太极拳的劲道练习,是以特殊的道家手印方式,贯穿于整个套路始终。譬如起势中的手印:两手拇指尖相交,随身体下蹲,依次经食指到中指交接,形成十指尖相对的下按姿式。从中医经络学看,人的手指端既有回阳救逆的“十宣穴”,又有手三阴三阳经的起止穴,掌心有号称四大补穴的“劳宫穴”,掌侧有独具祛风散寒解痉止痛,且能升降体温的人体五总穴之一的“合谷穴”。中医整体观认为:手心是人的第二心脏区,手指与脏腑关联密切,拇指通脾胃,食指通肝胆,中指通心与小肠,无名指通肺与大肠,小指通肾和膀胱。指端相接,有利于刺激经穴传导和神经未梢反射,勾通人体内外气机调达,扩充劲道,促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内劲充盈,灵活机动的良能状态。

青城玄门太极拳的结印,过去为道门密不外传的养生诀窍,有单指相接,多指相接,指端叠接,指掌叠接,手指蛹动,屈指翻掌等多种方式。并运用指掌捧气,托气,按气,推气,合气,吐气,拉气,插气,抓气,旋气等独特的练功方法,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无为无不为”的浑圆功能。

青城玄门太极拳不强调“起于踵”,而注重“形于指”。验证了太极理论内核中的逆向思维,具有非常的人体反向调节作用,是道家养生学“顺则人,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精髓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常说的“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三合”一体的深层修练大法。习练青城玄门太极拳,不须你信仰什么,只要你如法持练,都能在短期内明显感到气感强,长功快,体能充实,其乐无穷。

青城玄门太极拳功法严密,劲道独特,要求姿势准确,强调内劲协调训练。特别反对把文化深邃的太极内功拳,演练成花拳绣腿的“太极操”。

    四,授功方法不同。青城玄门太极拳作为道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武学文化和镇派之宝,非常讲究言传身教,循序渐进。注重潜移默化地引领学者观其形,揣其意,度其神,勤思苦练,形成习惯。自自然然地练出扎扎实实的真功夫。因此,她有其独特而系统的传授特色。

  (1)注重道德修为。青城武学认为:学武先习德,德高境界高,功夫才能升高;德低功自陷,难以大成。德为体,功为用,体用结合方能功德圆满。历代先贤非常强调“德以孝为先”。能孝奉父母,尊敬长辈,效顺事业,秉公守法,恪律正道者,视有大器根基,才能低位接功,海纳百川。青城武术始终把“道德”触于武医教学中用心传授。学者不仅功夫倍增,而且各学龄的综合素质都能获得迅速提升。青少年能塑身强体,良化个性,开发大脑,提高成绩;中老年人能陶冶情操,纠正恶习,培补体能,祛病延春。特别是老年男女,最能平衡心理,调养气血,抗病防衰,驻颜益寿。青城玄门太极拳的“功”和“德”,正是“水”的写照,青城派的高功夫者,都具有“上善若水”“大愚若水”的无上大德。道德育人是青城派的传统礼教。

   (2)注重简单速成。青成玄门太极拳没有“太极十年不出门”的门栏,只有“十年磨一剑”的阶梯。非常注重因人施教,避繁就简,循序渐进。只要严格要领,如法苦练,半个月内可掌握青城玄门太极拳十八式的要领内涵,百日内可小成。悟性高,基础好的,不仅在拳架和推手上能技高一筹,还能很快练就太极散手功夫。功德与功夫同步精进者,半年内至少练成半米远能击灭蜡烛的玄门太极“劈空劲”,步入青城派高深层次的功夫修练。青城派功夫不以学时为主,以青城派武术总馆的“九级九段”指标考核升格,以功夫功德论高低。

(3)注重自尊自律。习练青城玄门太极拳上乘武学,要求:心态正确,观念明确,练法准确,技能精确;不偷懒取巧,不贪功图快,不妄自追求,不狂言傲损,不背信弃义,不损人利已;做到研习道学不神化,遵循传统不僵化,传授武学科学化,讲求真功不假话。以“造福苍生,服务社会,功利全球”为宗旨,自尊自律自强。强调“有师在以师为师,师不在以万物为师”。自觉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完善自我,度己度人,在自然而然中修身养命,完善大我。(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