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幼观居士
幼观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9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一则:电影《我是奇迹》感想(上)

(2011-02-26 10:18:40)
标签:

美片

好莱坞

生存

自然

破坏

后时代

右观居士

杂谈

分类: 真性的赏析

更新永远向上:(全原创)

 

“在黑白交替中重复最深层的伤害”
                                 ——观电影“我是奇迹”有感

 

 

    总体上,好莱坞电影容易流俗于同一个模式:商业化的标准操作、与赞助商之间的利益妥协以及其中几乎无处不体现的“美国精神”,往往迫使一些真正的电影迷倒向独立电影或者欧洲更广泛的文艺片一边。事实上,这种趋势反过来也给制片商们更多思考的余地: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开拓新的战场或领域?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变化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比如即将谈到的这部美国“大片”—“I am legend”,中文名普遍译为“我是传奇”。在观看完整部影片后,个人认为也许翻译成“末日传奇”更符合当下日渐兴起的审美价值:在大背景中淡化个人因素,更多强调一种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像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功夫熊猫”、“双食记”和即将上映的“24城记”等,尽管剧中的人物很个性鲜明,但都需充分融入进其背后所代表的一种大环境,也或是一种文化甚至一种社会风气,才能真切完整地领悟到作品本身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维度,启发则随之而来。

 

http://s1/middle/514f81dah9d26380b6500&690
苍茫地景,现一勇士,寻觅自己 

 

    现在简单说说剧情:一场突如其来、始料不及的流行性病毒侵袭了整个人类世界,更致命的是该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且无药可解,被感染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只有极少量正常人被迫蜷缩到隔离区进行抗争,罗伯特博士(威尔•史密斯饰)因官方学者身份被迫留在纽约市,一边搜寻着幸存者一边继续研究攻克病毒的方法。等待无疑相当漫长,而这种寂寞直到有一天爱狗惨死和两个人的出现之后,才被彻底打破。

 

    相关情节在此不做进一步展开,我更关注的是本剧中几个关键情景的处理和所蕴含的寓意。具体说,本片开头处“被封锁的纽约市”就是一个典型。应该说,这里的场景设置充满了荒废、破旧之感,也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空洞孤独,而几只跳跃奔跑的羚羊在昔日繁华的大都市街道出现,我的理解是这里要传达出一种“自然为母”的理念。母者,本为混沌之源,也是世界的本原和载体,在病毒肆虐之后,城市湮没在一片死寂当中,而各色杂草、动物之类的生灵却活跃起来,至少表明大难来袭,被现代科技和文明“宠溺”惯了的人相当脆弱无力,失去了作为一种物种天生具备的自我免疫和抵抗力。不禁要问:失去了药品设备、缺少医院医生的我们注定会被“自然选择”淘汰出局?一个引发深思的问题。

 

    另一处是罗伯特博士在广播中的一段独白“如果你在那里,任何人,请和我联系,我每天中午前固定在XXXX附近。我可以提供食物、住所和安全,请相信,你不是独自一人(影片翻译是‘孤军奋战’)。”在这里,我十分看重的是其中人性的慈悲和包容。也许一般意义上,“庇护所”这个词语在西方更为常见,它具有宗教含义,为神提供给世人避难灾祸、伤害的场所。罗伯特的这段话中前一部分是从实际物质帮助上出发(食物、住所和安全),后半句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在此我想当然地替编剧补完全句“请相信,你不是独自一人,请勇敢,我们可以找到出去和生存下去的方式,不仅你我,还有更多人,更多正常且等待救援的幸存者,请记住,上帝与你同在……”。(请静待下篇)

 

http://s12/middle/514f81dah9d263104775b&690

喜欢这种“母体被损伤”的后地球景象,只是喜欢

 

 声明:本文系原创,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引用、转载。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