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眉出品:兰波《元音》赏析

(2009-09-06 19:11:39)
标签:

兰波

经典

元音

段眉

诗歌

赏析

杂谈

 

《元 音》

                   作者:兰波 翻译:飞白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们,
  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


  A,苍蝇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围着恶臭嗡嗡旋转,阴暗的海湾;
  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I,殷红的吐出的血,美丽的朱唇边
  在怒火中或忏悔的醉态中的笑容;
  U,碧海的周期和神秘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
  O,至上的号角,充满奇异刺耳的音波,
  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噢,奥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
                                    

 

(段眉)赏析:

 

此译本遵循了兰波作品中一贯体现出的“描绘总绚烂、意识快转换”(个人观点)的特点,较好的翻译出作者象征派的写法特点。客观说,个人感觉此作的经典,首先体现在选材的角度新颖上,然后才是象征主义在其中的表现。

 

具体说来,从一开始对五位元音的声明,并伴随各自表征的颜色,就很好体现出象征性与幻想的运用。对颜色的分属也很大胆甚至带有一些强烈主观的情绪,不过在下面分别的描述中似乎都还相配,与大众意识深层中的色彩认同也有契合,下面就具体阐述一下颜色的运用:

 

    黑(A)的描述透露出一股死亡败破的气息,这与“主角”苍蝇很吻合,臭烘烘和毛茸茸又分别从嗅触觉加强这种感受,有趣的是,“黑背心”拟人化了这种视觉印象,而“海湾”分明就代指出其生活的环境:阴沟及一切不堪的场所,而最后“阴暗”总结和暗示了这点。

 

   白(E)也许白这种色彩在兰波心中是纯净无染但也高傲的,所以很自然的出现了“纯真”、“冰峰”和“帝王”这些名词,只是最后一句小白花的“微颤”又似乎有一丝作者试图的妥协和不坚定:是被风吹拨起还是自我颤惊了?

 

   红(I)红色是炽热的色彩,鲜艳的表率。女人的朱唇、流淌出的血都是兰波诗中常见偏爱的元素,这里出现也不奇怪,那种笑容一定是镇定的,因为在怒火中;也或者是迷惑的,到底是真的醉了还是因为一种悔恨呢?

 

   绿(U)首先说说这段出现了两次“和平”,还有一次“勤奋”。从这里我们又看出作者似乎并不厌世的一种达观心态,他还是拥有向往这份恬静的心,总体看来,“碧海”和“振幅”相对,听视觉的再次合作;“牧场”与“牲畜”相对,这很自然也表明作者有可能倡导环保主义;“炼金术”与“勤奋”“神秘”相对,预示这是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或许没有结果。但一个“和平”完结了这些所有人的焦虑与不甘,倘若目的转变了自然也不会再有怨言。

  

   蓝(O)我一直认为蓝与白是兰波最偏爱的颜色,不仅是名字中有个兰字,个人主义者本身都比较向往自由,而蓝色是天空与大海的核心颜色,投身于其中就舍去了肉体的桎梏,畅游精神的王殿。于是出现了“至上”、“音波”、“号角”、“天体和天使们”和“奥美加”这些角色的出现,于是这一段最具象征的代表性,也是全诗最肆意最本性的下笔处,可被称为“诗眼”之所在。

 

   这样分析,也就摆脱了对兰波创作背景人物性格的局限,从纯粹意识选择与象征性的角度展开分析,也从另一条线索追溯到兰波当时斗争的内心,可作为参考解释诗人的一种天性与神性的结合。

 

声明:本文系原创,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引用、转载。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