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关注】公交车上的橘红色座椅
(2014-04-03 10:41:41)
标签:
很好于其俗话说空着屁股 |
分类: 时空关注 |
几年前,白银的公交车“升级”更新后,每辆新车里都出现了四个橘红色的座椅。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几个颜色与众不同的座椅?它们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根据笔者多年的乘车实践和细心观察,感觉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是很清楚。不信你看,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那些又酷又靓的“帅锅”“美眉”,甚至那些身穿校服的中、小学生,上车后要是坐在这几个座椅上,往往显得是那样的心安理得,感觉是那样的天经地义。哪怕身边站着两腿颤巍巍的老人,或者怀抱小孩的妇女,或者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他们都可以视而不见视若罔闻。也有人可能实在感到难为情了,就故意把脸迈向窗外,或者一个劲地低头玩手机。这些颜色与众不同的座椅,设置在我们白银的公交车上,几乎没有多少特殊性而言,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橘红色座椅的作用专门说道一下:
橘红色是一种暖色,它象征着温馨、暖意。在公交车上设置几个橘红色座椅,这是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特殊公共资源,就是为了帮助照顾乘客中的那些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者等弱势群体,这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中的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精神在公交车上的具体体现,凸显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彰显的是团结、关爱、互助、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所以,人们把这些座椅称之为“爱心座”。将这些座椅设为不同于其他座椅颜色的橘红色,也是对所有乘客的一种无声的提醒:请您把这些“爱心座”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设置“爱心座”,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带有刚性成分的道德要求。就是说,要是你确实是一个特别“自我”的乘客,如果你坐在其他座椅上,看到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你的良知能够安宁,你可以不让座;而要是坐在“爱心座”上,就必须得让座,否则,就等于是你强占了社会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的公共资源,就理应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
当然,俗话说:不知者不为错。乘客掏钱乘坐公交车,对这些特殊颜色座椅的功能一无所知,这是情有可原的。而公交车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就有向广大乘客告知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能够在车厢内的显著位置就像张贴《乘车须知》等规章制度一样也张贴一些这样的“告示”,向乘客讲明这些特殊颜色的座椅的功能作用,人人看了一目了然,心知肚明,我想恐怕就很少有人再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和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争抢那几个座位了。我们在一些大城市的公交车、地铁车厢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专设的座椅上就醒目地贴着一张“爱心座”纸条,有了这样一张纸条的告知和提醒,即使车内再挤,这些特殊座椅也是空着的,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刚一上车就有座椅坐,就能感受到乘客这一特殊群体送给他们的那一份温馨和关怀。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职能部门的告知工作做到位了,和乘客们内心的人文关怀情怀接轨了,久而久之,扶弱济困“献爱心”的共识就形成了。既然我们白银的公交车已经设置了橘红色的“爱心座”,我们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就应该做好告知工作和宣传工作。工作到位了,我们白银乘客的爱心照样能够唤起,我们白银公交车的乘车环境将能够大大改善,公交车这一扇社会的窗口将会更加文明礼貌,白银的文明程度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