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昔对比话教育
在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时回顾我国建国六十年来走过的历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在这里我仅就教育的发展做一简单回顾。
一、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快慢,主要取决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众所周知在过去,读书是有钱人家孩子的事,而穷人家的孩子是无法走进课堂的。建国后经过政府的努力,虽然有更多平常百姓家的孩子走进了课堂,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还存在着差异,所以有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还是无法走入课堂接受教育。至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善,时至今日孩子们不但都能走入课堂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免去了学杂费和书本费,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
二、教师地位的提高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说明老师这个职业是个待遇低而又很辛苦的差事。在以前同是教师也被不公平地被分为三六九等,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之分,这其中只有公办教师的待遇还算相对好些,而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待遇都非常之低的。有些处在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工作之辛苦、待遇之低是很难令人想象的。直至1985年1月11日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及1987年《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通知》和劳动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颁发,并且近几年也取消了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说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有所提高。
三、教学设施的改善
在过去,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小,校舍和课桌椅陈旧破烂,教学仅靠一块黑板几支粉笔。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现在不要说城市,就连许多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在政府和各界热心教育人士的帮助下,也都建起了具备微机室、图书室、音乐教室及媒体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新学校,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四、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教学设施的改善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现在电脑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已经成了常规的教学手段。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理念的更新
随着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理念也得以不断地更新。从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应试教育,转变至现在的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
总之,建国六十年来,我国不但经济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还有许许多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尊师重教,一定不会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提高教师地位,也一定不会再仅仅流于一个教师节的形式上,祖国教育的百花园里一定会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