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学好法律英语——涉外律师必备技能:合同翻译

(2017-11-04 13:10:18)
导读


涉外律师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合同,能熟练地起草、翻译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书是涉外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简单的合同,交给翻译公司或非法律专业人士翻译,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涉外案件的重要或复杂合同应由主办律师自己翻译为好,以保证与外方的交流或谈判不出现差错。


笔者从事法律行业之前,曾在翻译公司担任专职法律翻译,之后又作了多年的freelancer translator(自由翻译),在合同翻译方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现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好英文合同翻译。



第一:英语熟练

http://mmbiz.qpic.cn/mmbiz/p3Ft3icicFr1WXAdibpylLqdvQZZiaaeBaDXBlMtbzPJHEic1Kadky8Avbu72KlzKuq4iaiajtGO6VRUriaTA4wjmDDr1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这一点自不用说,但太笼统,缺乏具体性。“熟练”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词汇的掌握要有深度


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突出,法律英语中也一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很普通的词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含义


 

例如,average:“平均”,在particular average(单独海损)和general average(共同海损)这两个固定词组中,average却是“损失”;grace:“优雅”,在租赁合同或借贷合同中的“grace period”中却是“宽限期”;damage:“损害,破坏”,但其复数形式damages在合同中很多时候指“赔偿金”;negotiate:协商,谈判,但该词意思丰富,在国际贸易合同中,还有“议付”、“转让”的意思。

例1:

Documents must be presented for negotiation(议付) within 10 days after shipment date.

上句中,“negotiation”指“议付”;


例2:

NON-NEGOTIABLE TRANSPORT DOCUMENT(不可转让运输单据).

“NEGOTIABLE”指“转让”。


那么,如何做到深度掌握英文合同中出现的这类词汇?建议从大量阅读英文合同开始,同时,多查证多思考,不可想当然。此外,可多看(精读)高质量的英文报纸或杂志上的文章,比如Washington Post,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al,Economist, Business Weekly等,每周至少一篇。这些杂志或报纸上的文章都是well-educated native speakers写的,用词讲究,语法规范,对提高词汇的理解,加强语感非常有用。


其次,重视英语语法的学习


不少人认为,英语语法不重要,只要能读懂意思即可,笔者不敢擅自评价这种观点。但从做好合同翻译的角度而言,这是不正确的。


英文合同最显著的句法特点之一就是长句和复合句横行。为使法律语言表述严谨、逻辑正确、体现与众不同的专业能力,甚至仅仅是出于故弄玄虚之目的,英美律师往往使用大量的长句,层层叠加,一个句子常常超过100个单词(有些句子甚至超过300个单词)。如果语法基础不好,对这些长句的分析和理解很可能会出错


尽管英美国家民众和政府对律师书写的晦涩难懂的法律英语句子一直严加诟病,历史上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卡特也颁布行政命令,要求政府部门使用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撰写法令和法律文本,曾发起“Plain English Movement”(“简明英语运动”),但效果不明显。笔者在实务中看到的英文合同中的句子并没有因此变得简洁,尤其是英国和香港律师撰写的文本。


将中文合同翻译成英文,或起草英文合同,更离不开扎实的语法功底。语法不好,别说用英文写法律文书,撰写一般的英文材料都不会有把握。作为律师,如果书写的法律文书到处是语法问题,遣词造句错误连篇,假如你是外国客户,看到这样的法律材料,你会相信这个律师的专业服务能力吗?


语法学习本是中国人的强项,为应付高考,中学阶段会特别关注语法的学习,老师也爱强调语法的系统讲解。但进入大学之后,一般都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英语专业除外),强调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法反而被忽视。语法较弱的,建议系统地学习或复习几遍(使用简明语法教材即可),确保在处理涉外案件时使用语法正确的英语句子。


最后,熟练掌握常用词汇或句型


除了词汇和语法,翻译合同时,涉外律师须熟练掌握英文合同中常用的词汇或句型。法律英语中,有很多表达趋向于使用固定化的句型。这些经典句型语法正确,表述流畅,结构稳定,在合同中被反复使用。


例如,合同第一部分常这样写,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Party A (“Lessor”) and Party B (“Lessee”)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fairnessas well as good faith......


在合同结尾处,“IN WITHNESS WEREOF, the Parties hereto have caused this Contract originals to be duly executed by their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s as set forth below”使用的频率较高。


要译出或写出标准、地道的英文合同,律师应在英文合同中使用一些常见的固定化句型。对这些句型置之不理,而按中式思维自己写出很多不太有把握、甚至是不正确的句式,这并不可取。



第二:中文精湛

http://mmbiz.qpic.cn/mmbiz/p3Ft3icicFr1WXAdibpylLqdvQZZiaaeBaDXBlMtbzPJHEic1Kadky8Avbu72KlzKuq4iaiajtGO6VRUriaTA4wjmDDr1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等同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中文水平的高低对翻译而言同样非常重要。尽管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已熟练掌握?


一个英文合同段落或一篇文章,让英语水平相当的译者翻译成中文,最可能的结果是,表达的主要思想或意思是一样的,但中文表述形式、流畅程度、优雅与否,却很可能大相径庭。原因在于,译者的中文水平不一样。借用一个广为传播的例子说明汉语的奇妙:一首英语诗歌,翻译成八个不同的中文版本(摘取其中两个版本例示):


英语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普通中文版: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

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之爱。


七律中文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凉。

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


汉语之美,表述之难,无须赘述。提高汉语水平,是做好翻译,写好法律文书的必经之路。



第三: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

http://mmbiz.qpic.cn/mmbiz/p3Ft3icicFr1WXAdibpylLqdvQZZiaaeBaDXBlMtbzPJHEic1Kadky8Avbu72KlzKuq4iaiajtGO6VRUriaTA4wjmDDr1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谈到翻译理论,很多人会表示不屑,认为翻译不需要什么理论指导,能看懂就能翻译,理论没用,这种认识对吗?如果对译文要求不高,仅想获得文本的大概信息,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对于合同翻译而言,并不正确。法律文本的撰写本身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合同尤其如此,用词和行文随意,缺乏严谨性,可能会产生重大误解或不利后果。由于多数律师是法学专业出身,可能未系统地关注和学习过翻译学知识,对翻译基本理论的认识还不够。要使译文水平达到较高层次,翻译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尤其是合同的中译英。现在许多高校新增了一个专业“翻译学”,也可看出翻译知识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区别于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说明“术业有专攻”,翻译不是单纯有些外语语言基础就可轻易做好的。


那么,合同翻译需要了解哪些翻译理论?从实用的角度而言,对艰涩的学术翻译理论知识无须探讨。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基本的英汉对比知识,比如,中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主要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好静名词多,汉语好动动词多;英语句子先总后分、先果后因,汉语句子先分后总、先因后果等。另外,做好翻译,需要了解一定的中西文化差异等,这些基本知识,包括下面谈到的翻译技巧,都可以在一般的翻译教材或其他书籍中读到,理解起来也不难。


除了基本的翻译理论,对常用翻译技巧的掌握也是十分有益的。翻译技巧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实用技能,比如增译法、省略法、重复法、转换法、语序调整或逆序法等。这些方法能让译者切实使用一些翻译技巧,大大提高译文水平。



第四:法学专业知识

http://mmbiz.qpic.cn/mmbiz/p3Ft3icicFr1WXAdibpylLqdvQZZiaaeBaDXBlMtbzPJHEic1Kadky8Avbu72KlzKuq4iaiajtGO6VRUriaTA4wjmDDr1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之前谈到的中英文能力和翻译理论与技巧,基本都是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要翻译好专业的法律文书,法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就如翻译一本英文的化学教材或专业书籍,只懂语言知识,没有专业的化学知识做支撑,几乎是不可行的。至于需要多少法学专业知识才能译好合同?这恐怕没法量化。


简单的合同,专业术语少,句子结构明了,涉及的专业知识不复杂,中英文水平高或略有法律常识的人,借助网络查询或专业书籍都可以译好;而复杂的专业合同,内含大量法律术语,句子冗长啰嗦(法律英语句子的特点之一),没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理解和翻译起来就十分困难了。


此外,译者需要了解合同涉及的外国法律常识。英美法属普通法系,而中国法属成文法系,不一致的地方甚多,包括很多时候无法找到对等的法律词条。如何恰当地表述这些词条,就需要专业的考虑了。比如,tag-along right(公司的一个股东出售股权,其他股东也有权要求一起同时出售股权),该词条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舶来词,中国法律并无此概念,因此,如何译成中文需要好好斟酌。有的译成“随售权”,有的译成“参售权”,还有译成“跟随权”的。不具备理解专业术语的法学知识,翻译合同就会战战兢兢。如有兴趣,可多阅读原版英语法学教材



第五:大量的翻译实践

http://mmbiz.qpic.cn/mmbiz/p3Ft3icicFr1WXAdibpylLqdvQZZiaaeBaDXBlMtbzPJHEic1Kadky8Avbu72KlzKuq4iaiajtGO6VRUriaTA4wjmDDr1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翻译重实践。培养良好的翻译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合同翻译也不例外。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读起来并不难,但翻译能力的培养则主要在于实践。初学者可从翻译合同出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适当看些翻译教材或书籍,包括法律翻译方面的书籍,例如张新红的《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孙万彪的《法律翻译教程》等都不错。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看理论书籍,理解将会更加透彻。之后再实践,带着理论的指导思想去做翻译实践,即遵循“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再翻译实践”的路线,学习效果比较好。


有实践经验做支撑,翻译和撰写英文合同或其他法律文本时就会得心应手。对于合同中频繁出现的固定化句型,由于在之前的工作中已阅读过多次native legal professionals的写法,几乎可以背诵下来,在自己进行法律翻译或写作时无需思考即可下笔。运用这些相对固定的词语或句型,表达既精确,又显得专业。例如涉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大体表述如下:


All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execution of,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hereto, failing which, these disputes shall be submitted to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Beijing Branch for arbi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bitration rules and the procedure for the said commission.The arbitration award rendered by the Commission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工作中看到很多英语水平不错的律师助理或大学毕业生翻译的法律合同,多数还不能达到直接可用的程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翻译实践,但并不是说合同翻译遥不可及。英语基础好,加上不断提高中英文水平,适当补充翻译理论和语言知识,大量进行翻译实践(最好有人指正、引导),比如学习翻译有英文版对照的中文法条、实务合同翻译练习等,合同翻译的水平会逐步提高,直到能在法律工作中熟练使用英语。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