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半的女儿善解人意,大多时候是个听话的乖乖女。而且也经常做出让我这当娘的深深地感叹拥有这件小棉袄的幸福。
http://s16/middle/514cf8a7h8de880d6c90f&690
周六我带小妞儿上完课又在外面玩儿了一天,直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在回家的车上,我忽然感到小肚子一阵剧痛(估计是有一股凉气),肚子拧着疼。我就对在一旁咿咿呀呀唱歌的女儿说:“Teressa妈妈现在肚子特别疼。”我也知道和她说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我当时想看看小妞儿对于这种“突发事件”的反应。我还故意夸张地弯着腰,用手按着肚子,哎呦哎呦地叫。小妞儿听我说这个,马上停止了唱歌。用一只手拍着我的腿说:“哦,妈妈,你肚子很疼,是吗?”我说:“是的,非常疼,你说我怎么办呀?”小妞儿很镇静地说:“妈妈,没事。你可能就是想拉臭臭。你能坚持吗?再坚持一会儿,我们马上就到家了。没事儿。要不我给你唱个歌吧。你想听哪个?”我一听小妞儿反应很冷静,听着她用我曾经对她说的话安慰我,我只想笑。我说:“那我要是忍不住了怎么办呀?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到家呀?”她说:“你一定要坚持呀,妈妈。你也没带diaper。我们马上就到家了,你看,是不是?”说着她指着窗外,的确我们还有不到5分钟就要到家了。下了车,走了两步,放了两个P,
我肚子就不疼了。我们上楼的时候小妞儿还不住的问我:“妈妈,你肚子还疼吗?我们很快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儿。”我说:“妈妈好了。啥事都没有啦。”小妞儿听了很高兴然后说:“妈妈,幸亏你好了。要不然你拉臭臭在裤子里,daddy不在家,可怎么办呀?”我心想,就是你daddy在家也得我自己打扫战场呀。
晚上daddy回来很晚,我和他说起小妞儿对这事的反应,daddy很满意说:“Teressa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我俩还没来得及感慨太多。今天早上5点多起床去厕所的时候我发现daddy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我要上床睡觉的时候他忽然对我说:“亲爱的,我现在觉得不好受,我想去医院。”我说:“可是现在才5点多,我要是带你去医院,孩子怎么办?你能等姥姥来吗?”他说:“我想现在立刻去医院。叫醒Teressa,带上她。”虽然我12万分地不想那样做,可是看着LG挺难受的。只能去叫醒沉睡的女儿。我走到床边轻声地说:“Teressa,daddy生病了,妈妈需要带他去医院,你也要去,你醒醒,好吗?”我的声音很轻,我根本没打算能把她叫醒。可是小妞儿一个轱辘爬起来,眼睛立刻睁开了。一丁点儿都没有哭。我给她换了衣服,喝了两口水,就下楼了。
医院就在我家小区马路对面,走路5分钟。LG执意要走路去,不想开车。我就抱着闺女,和LG往医院走。可是没抱小妞儿走多远,她就说:“妈妈,你让我自己下地走吧。我行。”当时把我感动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闺女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一点儿没有给我添麻烦,反而让我如此地感动。在去医院的路上我给姥姥打了电话让她来医院把小妞儿接回家。好在时间很早医院的急诊没有什么人。姥姥没多一会儿也来,把小妞儿接回了家。
给daddy输液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一眼闺女顺便拿点儿水喝。我一进门小妞儿就关切地问我:“妈妈,daddy呢?”我说:“daddy在打针,一会儿你和姥姥去上课,妈妈如果有时间就去接你下课,好吗?”小妞儿很懂事地点点头。好在小妞儿跳舞的地方离医院也是5分钟的路程。可惜由于我和LG的朋友去医院探望,我没有来得及去接小妞儿下课。我从家里临走的时候小妞儿把已经下楼的我叫了上来说:“妈妈,等一下,Let
me give you a
kiss。”说着就捧着我的脸柔柔地亲了我一下。然后挥着小手说:“妈妈,byebye”站在门口目送着我下楼。我平时就是个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能哭半天的人,尤其受不了这种柔情蜜意。我一边下楼,眼泪一边吧嗒叭嗒地往下掉。快到医院赶紧擦干眼睛,像个没事人儿一样出现在LG面前。
平时我总是抱怨女儿想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收拾玩具等等,而是要姥姥或妈妈帮助她。因为看过周围的孩子们自理能力很强,也总是督促她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她在这方面一直没有进步。但是通过小妞儿对前后这两件事的态度,以及平时她在上课时对周围人对她的善意的嘲笑的态度(因为她的动作慢,但是很认真,总是掉队伍。引得在一旁的家长咯咯发笑),我觉得我应该对让我整天抱怨的没有独立性的女儿刮目相看。 她可能在生活行为的自理能力上不如其他的小朋友,但是她在思想意识方面是很独立性的。她在突发事件面前不是意味一味地哭啼吵闹,也没有表现出漠然,或不知所措。相反她很镇定,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慰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当她知道别人有困难需要她予以配合的时候,她会忘了“小我”,无私地“奉献”自己。(对于一个睡梦中的3岁半的孩子早晨5点多叫起床该有多难!而且不是去have
some
fun,而是陪着生病的家人去医院。在医院的时候虽然是个全新的环境,我跑来跑去的,让她呆在daddy身边不动,她就真的一步没有离开daddy的身旁。)
健美操班上课时有个小朋友因为做的事情很有新意,引得我们在座的家长无意识地笑出了声,小家伙当时被大人们突如其来的笑声吓哭了。我觉得她当时的反应很正常。即使不哭有很多小朋友也会面对自己的“失败”而表现出难堪,也是很正常的。可是Teressa小朋友好像对这些看得很开(牛麻麻说这叫‘淡定’--现在很时髦的一个词),她没有丝毫的尴尬,她认为我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也许她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别人在笑她。而且她每次上完课都会问我:“妈妈,我今天表现怎么样?”如果我说好,她会很高兴。如果我说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她也不会和我争辩或是表现出不高兴,而是说:“对,我觉得我就是有点儿没看老师,光看别的小朋友了。”她在家和daddy做游戏,如果做错了也就是自己做个funny
face
或者耸耸肩,摊开两只小手作出一副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连带一声"sorry",从来没有以无理地哭闹以争取胜利,真的是很“淡定”。
我不否认这和女儿的天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从她小的时候也在很刻意地培养她面对“挫折”的态度。LG经常和她开玩笑,嘲弄她。我开始还很生气,可LG说:“我可不想女儿长大了一副娇滴滴地,听不了半句批评的娇小姐。这样对她没好处。她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她有一种从容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豁达乐观的心态。受不了负面的压力,有一点挫折就不想活了的人思想是病态的,是不健康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当他再捉弄揶揄女儿的时候我也不阻拦了,当然daddy的度掌握的很好。我本身因为脾气急,也不会一味地宠爱孩子,所以给女儿的尺度也相对苛刻一些。在别的家长看来很正常的举动可能在我看来就已经达到极限了。这可能也练就了小妞儿独立地掌控自己行为的能力。
虽然对女儿要求严格,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女儿。都是很耐心地给她讲道理,站在她的位置想。给小妞儿买东西,或给我们买东西也先问一下小妞儿的意见,如果和我们的意见一致更好,如果不一致也不会生硬地否定,而是婉转地给她一些建议让她接受我们的意见。对于她的跌打损伤或者犯的错误也从不夸张或置之不理,只是依照事实给她讲一遍道理。比如她不小心把饭撒到了地上,本来我很生气,小妞儿会说:“sorry,mama.”姥姥会说:“没事,宝宝,姥姥帮你擦。”我会说:“Teressa你看你不小心把饭撒到地上了,你也知道自己做错了。请你下次小心点儿,不要再这样了,好不好?”我没有强迫她自己擦干净(因为我知道她会擦的更糟)。我不想在她没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强迫她在犯了一个错误以后再犯一个错误,那样小孩子会感觉更糟。我觉得如果我像姥姥那样特意地强调我帮她擦,我担心会给她一种印象是我犯了错误有别人来替我买单。其实如果此时无声胜过说“我帮你”。(不是专家指导建议,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也许不一定对)。
总之,现在用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很注重孩子们从小就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等生活行为独立性的培养,觉得能做这些事的年龄越小表示孩子越聪明。很多早教机构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我不否认行为能力的独立性培养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孩子从小对思想意识独立性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让孩子从小对事物有独立的认知和见解,能够自己独立地思考,不只是为外界的好恶所动,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和挫折面前的态度等等这些思想意识独立性的培养要远比行为能力的培养难的多。
(以上所有只为博主的育儿心得,没有专家指导为依据!感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