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ssa的叔叔,LG的弟弟家有五个孩子,老大是男孩,接着是一对女孩双胞胎,然后是一个男孩,最小的是女儿,今年12岁。前几年叔叔在杜邦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全家住在德州的休斯顿。这次LG回去到他家取一些他以前寄存在他那里的东西。发现他们全家已经搬到离休斯顿开车还要一个多小时的郊外,我想很可能是乡下。他们在那里买了10亩的地,大的活物养了很多的马,牛,羊,小的养了些鸡,兔子还有好几只狗。叔叔找了一份“在家上班”的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生活的很是惬意。
(这种田园式的生活一直是我向往的。。。)
其实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最受益的是他们的孩子们。他们当初选择搬到乡下也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们很喜欢动物,现在他们上了大学的三个孩子中有一个学的就是动物学。但是能够和动物们在一起还不止是他们乐趣的全部,更大的乐趣是我们国内的孩子打死也不敢想的事情--就是他们是home
schooling(在家上学), 不用上学校。
前几年LG就和我说过他弟弟家的孩子们都没有去过day
care(幼儿园)或pre-school(学前班),或任何的学校。我当时很不理解,我说那他们怎么考大学呀?我想可能等他们大一些了就会去学校了。所以这一次LG走之前我一再叮嘱他,一定make
sure(确定)他弟弟家的孩子们在上大学之前真的没有去过学校。回来他给我的答案是“none of them, never ever
go to any school before college.Completely
home-schooling.(没有一个孩子,上大学之前上过任何的学校,完全是‘在家上学’)”
孩子们的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LG的弟妹是大学毕业,和LG还有他弟弟都是一所大学毕业的。自从嫁给了他弟弟有了孩子就不再工作,在家照顾孩子,从来没有请过任何保姆,完全是自己带。我们现在在国内很难想象一个人带五个孩子,而且还都是年龄差距不是很大的孩子。虽然在美国一个人带3,5个孩子不是很稀奇,但是不仅要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每天给他们“上课”,这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了,当然她的丈夫也是个很勤快的人,工作之余帮助她做了很多家务包括辅导孩子们的学习。
也许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在我这一代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太重了,我无法想象从来没有上过学校的孩子怎样考大学?没有老师的尊尊教导,更没有你在学校的一切记录,没有学籍,谁会与允许你考大学?天方夜谭!
LG说在美国虽然这种home schooling
不是很普遍,但是有的家长可能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或者对学校比较挑剔,等等原因,会选择home
schooling。家长也可以很方便地买到给“在家上学”的孩子们的辅导材料,而且每个州对home
schooling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家长需要隔一段时间带“在家上学”的孩子到专门的机构测试一下孩子的水平。
Home scholing
也是很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己在家教孩子,有的是朋友或邻里也有这样的在家上学的孩子,年纪相仿的就凑在一起上课。LG弟弟家的孩子们基本都是在家由妈妈和爸爸教的。也许是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我们国内的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让“在家上学”成为可能。他们即使是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们也不是每天被老师填鸭式地灌输这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些这些,其他的都是不正确的。
LG说他这次去他弟弟家的确看到了他弟妹在家辅导女儿学习,只是半天,给她一些作业让她自己做,妈妈给批改,然后两个人坐在那里讨论一番。剩下的半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弹弹琴,做些家务或是和自己心爱的马儿玩一会儿。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妈妈在一旁讲个没完,直到孩子听烦了发现孩子的想法和标准答案比还是“错的”根本没变。家长还在一旁跟自己较劲“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呢?为什么就听不懂我说的呢?是不是我讲错了,和在学校老师讲的不一样?还是送孩子上课外补习班或者请个家教吧。”虽然我们家长的所有想法和做法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孩子在班里考个前几名,考上个好高中,好大学。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们被认为错误的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想法却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给他们一点时间听一听那些不标准的答案又何妨?
(脸上的笑容很恬淡,仔细看有一丝Teressa的影子。。。)

(看看我的小兔子是不是饿了。。。)

(我的马儿,你喜欢我刚才弹的曲子吗?)

(我的马儿可能是饿了,该喂它吃点儿草了。。。)

(男生要有男子汉的气魄,约上三五好友,我们要玩更刺激的。。。)

(好在有的是地方,这种游戏我们在国内要到专门的练习场去玩,还得花钱,这里不限时还是免费的哦)
作为曾经被高考的绳索牵引着经历了11年寒窗苦的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即使是20多年后的今天,学校减负,大学扩招,看看我们的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呢?我家楼下邻居的小男生,应该是和LG弟弟家的这个男孩差不多的年龄,今年上初三。每天他是第一个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出门的,从小学的时候就戴上了近视镜,晚上他是最后一个回到家的。而且不知道几点才能睡觉。周末我去他家串门的时候,很少能看见他的影子,因为他要“上班”。即使是这样,有的时候一不留神考砸了,还要挨妈妈爸爸的训斥(其实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是有的时候粗心)。我也经常劝孩子妈妈不要太苛刻。可是孩子妈妈说:“你知道吗,我们单位现在本科生根本进不来,硕士还得看是哪个学校的。同事里今天某某的孩子考上清华了,明天某某的孩子考上美国的大学了,还有奖学金,后天某某的孩子去美国读博士了。。。我没有办法,如果谁的孩子学习不好,在单位里抬不起头来。(邻居夫妇都在设计院工作,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
她说的现象在国内现在的确太普遍了。家长们间的攀比,老师学校之间的竞争,这些砝码都加到了我们无辜的孩子们的身上。孩子们除了上学还要“上班”,即使上个钢琴课,美术课,也不能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很多是被家长要求的,根本不是孩子的本意,即使这样还要拼着拿个八级,或是获个国内的甚至恨不得拿个国际大奖,那么高考的时候加分就会更多。。。
而美国的孩子们比较起来就显得幸运很多,他们没有这个让全家都总动员起来为之努力的高考。他们的书包没有那么沉重,他们的精神也没有那么的紧张,他们甚至可以选择“在家上学”。但是他们同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自己向往的大学。叔叔家的孩子们哥哥成绩和上学的孩子比丝毫不逊色,最大的男孩还得了个National Merit
Scolorship(国家优秀学生奖学金)。据说大概是他们选择在被认定的大学中可以享受2500美金的奖学金。虽然数目不是很可观,但是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肯定。其他两个也都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或者现象的存在都不会是完美的,我相信这些“在家上学”的孩子们可能也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也会有和上学校的孩子们比起来有所欠缺的东西,但是至少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身上没有背负着那么沉重的担子,背后没有父母整天的催促和训斥。他们的精神是轻松的。他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恐惧,在他们的生活里学习是一件自然而轻松的事情,而且还有很多fun(乐趣)在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