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残酷竞争的世界,我们应该「选择性失忆」,只记得过去的每场胜利

标签:
体育小强小明比赛第一名it |
毕业典礼的那天,三位分属不同类运动的校队同学上台发表他们这一年的总成绩和感想。
小强说:「我只记得我赢了几场,完全不记得输了几场!」
天啊,好狂妄,谈下议论纷纷。
小忧说:「我只记得我输了几场,让输的痛苦来激励自己一定要赢,不要再输了!」
大家发出怜惜之声。
小明说:「每场比赛结束后我都会自我分析,牢记每一场胜负,为什么胜,为什么败,赢了会庆祝,输了会自我检讨,才有今天的我。」
真了不起的小明,大家为小明欢呼!
听起来,三个人都很不错,但其实,这三种人其中一位的观念比较正确一点。
是哪一位呢?
这时候,校长发言了──
「大家都要学小明!他是聪明的比赛,胜不骄、败不馁,还会分析自己,从所有的比赛得到教训,以后会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人!」
但,我有另一个看法──
如果我们都是老师眼中的这个小明,那,我们都没办法在这社会竞争太久的。
那是因为,小明一生都在比赛。一生都在比赛的人,肯定会有某一天,累了。
于是,被另一位不会累的同学超过去──
小强。
是的,那位「只记得赢了几场」的小强,小强的人生早就已经不在比赛,他不记得所有的输,他只记得所有的赢。
人生很长,随着活的年数愈来愈长,这个小明、小强、小忧真的会走上完全不一样的路:
先说小强,他只记得他赢过的球赛,会愈来愈多累积,他再怎样总是会赢得几场,于是他的人生会累积愈来愈多正面的能量。
再讲小忧,他虽然有「卧薪尝胆」的精神,但他只记得失败,可能会愈来愈惨,直到他终于彻底的认为他是一个不容易赢的人。
最后是小明,这个第一名的小明,到最后,他终于选择离开了战场,离开比赛的压力,回归平淡,也退出了竞争。
没有谁比较不好,不过,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我认为小强是可以在快乐中得到最多资源的人,因为他不是在「防败」,他是在「求胜」。
某天,那个狂妄的小强和朋友有一段对话:
朋友:「一直做第一名,有什么用?」
小强:「我又不是故意做第一名。」
朋友:「一直在拚赢,最后得到什么?」
小强:「我觉得也没有一直在拚赢。」
朋友:「输有什么可耻?」
小强:「我也不觉得输很可耻。」
朋友:「你根本就在强辩,连和我斗嘴都想『赢』。」
「我,」小强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赢,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
这是小强长大以后所说的话。
因为他只记得一路的赢,下一场,对他来说输赢就没有这么重要。
那种「不想输」的人,最后不是那个会一直赢的人;反倒是「不在乎」的,一生下来,也不知道「输」了几百场几千场,但他只会记得那少数几场「赢」的滋味,他就会一直想办法往那边走。到了几岁都会继续想赢,走得很长很久。
我们必须面对,一生中的确都在做竞争、做比赛,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过,如果我们抱着天天在比来比去的心情,天天在竞争的心情,赢了几场,输了几场,我们撑不了一辈子。
如果你像小强一样「选择性失忆」,只记得赢了几场就够了,在小时候,这种人被骂「狂妄」,但到成年后,这变成「智慧」了。
(图片来源:kinnig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