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为什么有些创业家就是会失败?

标签:
穷爸爸、富爸爸姆指明體自称为硅谷地区it |
今日特分享最近为另一本好书《川普、清崎点石成金》所写的推荐序,喜欢这本书的,赶快去买一本入手!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作者大名,眨了一眨眼睛,几乎不敢置信眼前所看到的。
没错,是「唐纳.川普」,那个知名的主持节目的房地产大富豪!
还有「罗勃特.清崎」,那个你我都读过的《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
他们两人一起写书?
更兴奋的是,这本据说耗了长达三年才完成的巨作,竟不是写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也不是如何成为大企业的经理人之类的……。
这本书写的,是你我都最爱的──「创业」!
对这两位「大咖作者」来说,创业大概已是很遥远的回忆,也就是这样,他们看到自己事业从小变庞大、再看到这么多身边来来去去的年轻人,到底他们会如何以自己的眼睛来重新看看「创业」这件事,以及「创业家」所需的成功关键?
这本书,从英文的书名就可感受到这两位火爆又火辣的作者的咄咄逼人气势:「为什么有某些创业家会成功,而『大部份』的都失败?」
好一个辛辣的哉问!
原来,在两位作者的心里,创业家的成功特质,五根手指头就数得出来!他们列出五个重点──坚毅、专注、自我品牌、人际关系、关键小事──缺一不可。
好一个公式,你想试试看吗?
我喜欢这本书的切入点,作者显然观察到,最近的年轻人老喜欢随随便便号称一下自己是「创业家」,自己的未来就好像无限希望。
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不想工作,于是就自称为「创业家」。
不耐公司的操劳而先行离职闪人,公司里面称你「草莓族」,他还是自称为「创业家」。
在好友的婚礼上,拿不出名片和大家交换,于是他笑咪咪的以「创业家」介绍自己!
「创业家」没有门坎,又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热血的名词,当年轻人用「创业家」这三个字形容自己,在现在的社会风气氛围下,没有人会用冷水泼他,只会回赠给一句心中能想到的最华丽的鼓励,然后掏出钱来帮他买一杯咖啡:「你正在创业,没关系,我请客!」
写部落格多年来,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创业家,但在我请了好多杯咖啡出去之后,我开始发现,我身边有至少三种「创业家」,是违背两位作者的五只手指的原则的,特别应该买下这本书,了解一下创业家的成功精神为何──
第一种创业家,就是喜欢评论别的创业家的成功或失败的!我记得在我离开金主投资的公司时,创业失败,那件事很多人听到了,在网络上涌现一片批斗;当时我刚好加入一个MSN群,里面冒出一句话:「听说某某趋势专家(即我)已经辞职了。」
而接下来的七嘴八舌,几乎让我崩溃,里面不乏是平时温暖热情的认识之友人,总之,他们围绕在一点上,那就是「这家伙失败了」,后面是一句:「打!」
这样的创业家,缺乏了这本书提到的「人际关系」的气度,并且相当程度上并没有看到别人的坚毅的个性,只在乎最后的成就,只给那些最光鲜的创业家掌声。他们缺了「姆指」和「无名指」,他们很难走出第一步,因为他们永远害怕,他们会变成下一个被「笑」的创业失败者。
第二种创业家,则是极为social型,平时喜欢外出、交朋友。这样的创业家,在创业兴盛的硅谷地区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创业家聚会,有吃的、有喝的,创业家一整天都在这些场所交换名片,不断的问人家在创什么业,也不断的和每个人诉说自己在创什么,美其名为「听听别人的意见」,其实,掉进了严重的空转。
我还看过朋友创业期间,早上跑书店,晚上泡夜店,我不是很确定,这样的「创业」,怎么会有时间做任何创业的正经事?我在硅谷成功创业的弟弟也曾说,创业期间,「时间管理」最重要,我们说这第二种创业家,算是缺了「姆指」和「食指」,少了坚毅,没了专注!
而第三种创业家,我是见不到面的,他们会寄到我在部落格上所公布的公开信箱,以一种不太确定的口吻问我:
「我,到底该不该创业?」
「我正在人生的道路彷徨,到底该不该创业?」
也就是对自己创业非常非常的不确定,想问问我,他/她到底该不该「踏出这一步」。
碰到这样的创业家,我会立刻在我的回信中劝阻他,别再创业了!怯怯懦懦、举棋不定者,是无法在创业的过程中存活下来,缺乏了建立自我品牌的决心(中指),也少了坚毅(姆指)了。
很庆幸入手了这本书,给了我更多的创业智能,我终于知道什么决定了一些创业家的成功与失败,但愿我们所有创业家都买来这本书,好好的看一看,自己的五根手指是否都还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