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上班族在公司「假性出席」(Presenteeism),仅留30%人生给家人

(2011-11-29 13:45:05)
标签:

美国

假性

出席

缺席

老母亲

it

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1/29/13/18/u101291882_134ac56459cg215.jpg 

最近有一篇来自于美国某大学的的研究,登在《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学术期刊,它指出,美国上班族有个「通病」,那就是,喜欢在生病的时候,还会勉强来上班

这种勉强上班的行为,在英文里真的有一个单字,叫做Presenteeism,中文翻译为「假性出席」。这个单字饶富趣味,因为它源自于相反字「Absenteeism」,也就是「旷职」。「旷职」的意思是原本应该上班,却因为理由而不上班,而「假性出席」则恰恰相反,是原本应该缺席,却硬要出席,就变成了「假性出席」。

也就是「假惺惺」的意思啦!

这份研究共调查了444位上班族,长达六个月的追踪,结果发现,在生病的时候,这些上班族半年内大概平均会有1.8天待在家里,而3天会勉强来上班,也就是大约「1:2」的差距。换句话说,如果你常常感冒,那你大概会在三次感冒之中,只有一次会请假,剩下二次都会勉强来上班;如果你这次请了假,那么下一次或下下一次的感冒,你应该都不敢请病假

一笑:不知道是这年头大家太常感冒,还是大家太不敢请病假?

不过,这数字也有争议,毕竟有时候,感冒也不是一天就会痊愈,病人到医生那边拿药,大概也都拿「三天份」,那么,通常都是「第一天」请假,第二、第三天带着药回来上班,大约符合研究数据结果,不能叫「假性出席」。

但我对这篇研究,有另一层面的解读──

我认为,「假性出席」绝非立法或怎样就能解决,依研究显示,这是团队活动下的同事间互相牵制的结果,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为什么连相对比亚洲自由的美国上班文化,也会出现「假性出席」?

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人类所有的动作里,大概只有在「上班」这件事,会有「假性出席」这个单字。就算你哪天真的感冒又生病、发烧又流鼻水,你是否仍会参加已经排定的朋友聚餐?是否仍依然参加球队练习?甚至室外活动?说不定,以上你都愿意抱病参加,而且你不会称它为「假性出席」,你会称它为「太想去而出席」、「舍不得不出席」!

换句话说,上班族很可怜,无论是美国的上班族,还是亚洲的上班族,「上班」,根本就是情非得已!不太喜欢,却还要出席,而且半年之中,平均要有三天「假性出席」,痛苦不堪。

但你可知?人只有一个,无法分身出席,那么,当你「出席」了上班,你又「缺席」了什么?

本来就是这样,你出席一处,一定就缺席其他处;上班族如此假惺惺的拚命「出席」,那么,「缺席」了哪几处呢?

最近很多的「人生计算器」,让上班族感慨万分,比方说,计算你一生中还有多少时间陪伴你的老母亲?每次一算,都会发现「怎么只剩30天」,因为现代人的生活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而人类是非常「投入」的动物,一旦你习惯于这样的时间分配,就算365天之中你只有两天看到老母亲,你还是会觉得「常常看到她」。

当你假性出席你的工作岗位,是否,你缺席了另一个岗位?

我自己算过,对于新科爸妈如我来说,到底花了多少时间陪伴我的孩子呢?看起来每天还是有看到「他/她」,可是计算下来,星期一到五的每天24小时中,可能只看到孩子睡前和起床总共1小时,而周间占了一周七天中的五天,因此周间只有3%时间陪小孩,而周末也只有一周的七分之二而已,将七分之二和3%相加起来,按计算器,猜猜看,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占我们总时间的多少?

会发现,这样算下来,竟然只剩「30%」左右,换句话说,孩子成长的十年当中,我们大概只有看到他/她大概三年的时间而已!

一、二、三……就长大(错过)了!

假性出席一次又一次,那么,我们「缺席」了我们的人生几百次

这是现代人的悲,也是必须处理之事──

我向来对自己时间颇为「悲观」,认为世事难料,随时会挂,所以,除了很早就有买保险的概念外,也为自己不断因工作忙碌的「时间」做了妥善的「保存」。我写了长达20年的日记,主要目的在于,大部份的时间,我都在「出席」其他的「局」,而我留给最挚爱家人或朋友的时间,永远是一生之中的小小比例,因此,我必须要把这些时间存下来,他们虽然平常感受不到、看不到,但有一天,当我无法在这边,他们可以再回来细看、细读、细细的感受我「出席」了其他地方的事,看到我所看到的,听到我所听到的,想到我所想到的……这就是一种保留。

一种永恒。

(假设,我是先走的那个人的话)

这是我自己强迫自己一直在做的「准备」,一直以来都是,现在数字化已经很进步,我将我过去的二十年的日记(时间),分成几份备份,分头存在好几个地方;我曾经自制一个可以在线看日记的网站,后来因隐私而下架了……我们继续致力找到最佳的最新科技来做这件事,若你有兴趣,或有兴趣为你的长辈、亲爱的人,做一些「保留」,我愿意分享我的「knowhow」(写私信给我交流吧:contact.mr6@gmail.com)。

要快!

不断的假性出席之后,我们每周的时间,是以三分之二、三分之二的速度在快速流失中,这段时间,我们干了什么?

你有「保留」任何你不在的时光,将它留给你的挚爱吗?

把握剎那,了解自己的不足,于是,时间可以保留,生命得以延长──

某程度来看,那就是「永恒」。

至少,呵,弥补自己多年「假性出席」之无奈之罪!

(图片来源:Danny Gu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