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新研究推翻常识:爱运动的人,工作效率不一定好!

(2011-10-17 16:51:38)
标签:

健康

巨山

工作效率

工作压力

运动

it

最新研究推翻常识:爱运动的人,工作效率不一定好!

最近有一篇研究相当有趣,登在本月的《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学术期刊上,它是说,「运动」不见得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什么?

这和你我的认知大相径庭,一般认为,运动者的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等到运动结束,回到办公室,应该也是神清气爽的,工作起来也充满干劲、心情愉快?

不!根据这篇研究,找来了2千8百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上班族做市调与研究,研究者先问了他们的「BMI值」,也问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及他们运动的习惯,比对之后,整理成三点发现:

发现一、愈高BMI值,工作效率就愈差:意思就是说,愈「胖」的人,或说愈「过重」的人,身体机能状况不佳,以致工作效率就愈差,这点符合一般人的认知。

发现二、工作压力大,可藉由运动来「纾压」:有些人是在工作压力较大的公司上班,有些人不是;在工作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如果能有运动的习惯,那么这些「压力」可以被减轻。所以坊间一直流传的「运动可以纾压」是正确的!

以上两点都符合我们的认知,但研究结果的第三点发现,却吓得我们人仰马翻──

发现三、工作压力大并藉运动来纾压者,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什么!我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原来,坊间说运动可以纾压,却忽略掉纾压之后,工作效率到底有没有提升?还是反而更低?研究显示,如果工作压力没这么大,那么运动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工作效率的损耗,但如果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情况下,运动之后,并不会提升工作效率,反而还让工作效率「变低了」

学者的解释是,有些人在工作压力下跑去运动,其实是一种「逃避」的表现,运动完后,神清气爽,于是压力在「心中」解除,此人不再心烦气燥、可以睡得很好,逃得很开,但,压力其实「还在那儿」,这家伙自己在骗自己。

你认为呢?

我认为学者的说明不是非常好,这点和我最近在想的事情不谋而合,我自己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往往会想,如果现在可以放大假,去个五天四夜,一定可以得到休息!至少,明天早上休个假,睡晚一点,一定可以得到休息?还是说,至少今天下午吃好一点点,喝一杯咖啡提振精神,好好面对工作!好啦,至少至少,现在先去抽根烟(有抽烟习惯的朋友们),或先去上个洗手间,还是自己直接泡杯咖啡来喝,休息十分钟,至少会更有精神一点?

你可以去试试看,结果压力有降低吗?

如果学者有机会做研究,或许他们会发现,以上所有「纾压」的解决方案,其实都无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因为,一切的「病源」,还是在于那个「压力」。

压力未除,纾压也没用

换句话说,压力大的时候,已经不是一般的工作型态,并不是说你的身体、你的心灵、还有你的时间分配怎么再整理,就能将现在眼前的工作做好,以上这些,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真正的原因,是在于你的工作型态已经处于「压力很大」的状态下,而这件事情的原生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你运动不够多或咖啡喝不够多,这件事情的原生原因是因为「压力」本身

唯一能提升的方法,就是面对压力,然后将它「拆解」开来

如果拆解不了,就应该换个环境,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

我发现,「拆解」是一个特别的艺术,也是大部份人无法去做的,我记得儿时一位老师曾对全班说,这次的期末考想要考得好,其实没什么秘密,很简单,就是把手上这本书,从头到尾好好的念好就好;记得那本中学课本是薄乎乎的一本,老师拿在手上晃动还左弯右拐的,真的很薄的一本书。当时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怎么想,但我听到老师这句话,再看到那本书,竟然「噗嗤」一声笑出,心想,对啊,就这么简单,但是大家听到之后,回家仍然不会做

以大人的说法,就是这群小朋友回家以后,都去「纾压」去了,玩了几小时之后,「压力」仍然像个巨山纹风不动的伫在那里。

大部份的人就算看到「病灶」已在眼前,却不想「拆解」,当然,跑去运动是一个方法,就算运动真的有效于工作效率提升,为何你不直接「拆解」完再去运动,工作效率提升又提升再提升?不是一次能真正的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呢。

能确定的是,就像小时候考试一样,大部份的人在「纾压」,只有你一人「拆解压力」。当你成为唯一,当然也就顺便是最后那个「赢者全拿」的人了。

(图片来源:jeann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