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iPad逛购物网站多买50%,网站制作者应好好对待「iPad族」!

(2011-09-30 10:35:14)
标签:

平顺

平板计算机

购物网站

转换率

《华尔街日报》

it

使用iPad逛购物网站多买50%,网站制作者应好好对待「iPad族」!

最近《华尔街日报》披露一个很有趣的事,它整合了Forrester Research及一些购物网站如Macy’s百货公司发现,在平板计算机(譬如iPad)上面看购物网站的人士,「买下东西」的机率比一般计算机还高,而且高了至少50%!细节来看,研究的购物网站所吸引的一般计算机的用户进来,大概有3%的「转换率」(conversion rate),也就是每一百人进来此网站有三人会真的买下东西,而使用iPad或其他平板计算机的用户呢,则有高达4%~5%的转换率

而且,不只是「容易买东西」,每次一买,平均金额也高很多。该研究显示,消费者使用平板计算机买东西,购买金额会高出10%~20%

而且,研究还说,平板计算机的用户,已经超过六成的人开始在在线买东西了!难怪华尔街日报要以「终极血拼工具」(The Ultimate Shopping Machine)来形容平板计算机iPad。

真有趣!

不过,平板计算机适合购物,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因为大家使用平板计算机都是「后仰45度」,整个情境比较轻松一点,而且平板计算机的画面感觉较美观,整个屏幕放大缩小、拖上拉下,非常方便,整个浏览的感觉也提升,增进「食欲」,当然就比较容易买,也买得多!

也有另一个解释,或许,平板计算机的用户比较富有?才会多买一台计算机!这就好像我两年前也有一篇文章指出苹果计算机用户点击网页广告之后的「转换率」是微微高于其他计算机用户的,苹果计算机用户平均比较愿意花钱,而现在这个现象,继续转到iPad用户上面。

重点来了,平板计算机毕竟还是刚开始的东西,这个趋势的背后,还藏有什么新的趋势

特别是对于购物网站的经营者,或是现在想开购物网站的设计者,或是想在在线卖东西的业者,抢在人人手上都有一台iPad」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第一、iPad上不易填写「窗体」:平板计算机缺了键盘和鼠标,因此它的「打字」、「跳格」不比一般计算机平顺。而一般购物网站,偏偏最麻烦的正是「窗体」,它要填的东西,既多、且杂,容易填错,之前也有研究显示填写购物窗体流程若稍过于复杂则转换率会大跌,而,目前平板计算机所显示出的「窗体」,竟然和一般桌机计算机是一模一样的,换句话说,如果现在凭这样的窗体就已经比一般计算机还要容易买东西,当你再进一步解决「窗体」的问题,一定可以加更多分、让消费者买下更多东西!

第二、iPad上不易开「多窗口」货比三家:平常我们在计算机上买东西,往往是「开好多个窗口」,每个都是一个购物商品,比价一下,所以,人说平板计算机比较容易买东西,也有可能是因为它不容易「开多个窗口」(虽然技术上可行但一般人仍习惯在平板计算机上只专注一个窗口),没有比价,没有东想西想,所以购买率高?但我最近使用iPad逛旅行社的网页,发现也有一样的问题,因为我只能开一个窗口,所以看了一个产品,研究之后,还得「倒退」回到第一页,再改变搜寻条件,再搜一次,然后再研究这个新产品。这部份很是麻烦,最后一团乱,降低购买意愿;如果用户可以利用你这个网站「开多个窗口」或「记录原本搜寻过的产品」,应该能再加分。

第三、行动「型录」一定要串金流:华尔街日报还引述另一份研究,如果是下载的应用程序,购买率是一般网站的三倍!当然,你也可以分析,已经下载的用户本身就是VIP或重度用户,购买机率当然会提高,但它的高转换率也让正在做行动应用APP的企业们注意一下,现在愈来愈多品牌或零售商制作「行动型录」,大部份的当然是先做「手机版」,并未考虑过「平板计算机版」,如果有意做下一步,记得要做「平板计算机版」之外,还要开始「串金流」,加入直接购物功能,好好把握购物热情!

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有什么网站,我们要开始监控「iPad流量」。从前我们都只看各浏览器带来的流量做了什么事?或来自不同搜索引擎的流量(含Facebook),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但现在,一定要可以看出「iPad族」做了什么事,在从中调整一下你的网站的版型、版位,因为平板计算机实在太不一样了,好好的对待「iPad族」,明天业绩提升二倍,就靠他们了!

(图片来源:Fredrik Ohl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