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粉丝」的危机!?

(2010-11-24 11:24:00)
标签:

互联网趋势

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

杂谈

it

「公开粉丝」的危机!?

互联网趋势文章, 请加入Mr.6 的微博关注: http://t.sina.com.cn/mr6mr6


今天讨论的是美国最近一篇文章在谈的「公开粉丝的危机」。什么是「公开粉丝的危机」?


先来看看「新浪微博」红遍大陆大江南北,新浪微博刚刚跨过5000万人会员门坎,很快就上看1亿会员,许多组织、企业、艺人纷纷到微博上开设自己的账号,其中最令人讶异的是,有一群本来不应出现在这种社群媒体上的组织──「公安」


大陆内地的公安在这股风潮中,带头的是「河北省公安厅」,其实这个公安厅早在2005年就很开明的自己开了一个「部落格」,和网友直接交换意见、推广公安形象,就在二个月前,河北省公安厅来到了新浪微博开设帐号,也顺利注册到了「Gongan(公安)这个使用者名,再次是大陆第一公安,且在第一天就破6万粉丝,目前已累积近20万粉丝!


在大陆吹起的任何一个风潮,一吹起来永远是快得惊人!继河北省之后,各地的公安单位也都纷纷跑上来开微博,其中济南公安在不到一周后就开了微博,北京公安局、大连公安、安徽省公安厅通通跑来凑热闹(有的好像在之前就先开了),现在,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单单江苏省就已经有33个公安机构开通了他们的新浪微博,突然间,大陆的警察每一处都在写微博,而且公安单位所使用的「头像」都好可爱,一点也没有警察的严肃感。


有趣的来了,看到新浪微博一枝独秀,许多其他的网站,也开始开自己的微博,一个月前大陆好友告诉我已经有八个较大的微博平台,有趣的是,竟然有人也开始在这些「非新浪」的微博平台上,故意抄袭了新浪微博最热门的账号,在这些新平台再重新开设一个。你说,建立账号,是个人的自由?但,网友根本分辨不出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为了这件事,还逼得河北省公安厅要特别发一张新闻稿,严正的声明他们只在新浪微博开账号,其他的皆不算!


从这个现象,我已经想到更深一层的问题。目前新浪微博确定领先、领先确定,但其他平台的微博也都以他们原先的会员(譬如QQ)直接加入,确实也有他们自己的会员。哪一间公司有能力一口气经营八个微博账号呢!假如你开了五个,那么剩下三个平台就让人有「可趁之机」,「帮你」在那边各开一个账号。


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以前人注册域名的时候,老喜欢将「.NET」、「.CC」一起注册下来,如果是做亚洲的连「.TW」、「.COM.TW」、 .CN」、「.COM.CN」,我们以前甚至连「.CO.JP」都要想办法弄来一个,才觉得「睡得安稳」!你说,就算有人拿你的名字去申请一个其他域 名,也没办法干什么呀,但,现在微博时代,当他们「帮你」去其他平台注册一个账号,他们确实可以做一件事──

什么事?

来挖你的粉丝


这就是大危机了。如果到新浪微博,就会发现每一个账号的「粉丝是谁」几乎都是「公开」的状态,不只新浪微博,事实上每一个微博,还包括Facebook、噗浪、twitter…几乎都是全公开的。就算不是公开的平台,它也会露出几位粉丝的头像,只要不断的按「F5」来刷新画面,就可以不断的叫出不同的粉丝出来瞧瞧!


这,刚好就是这星期许多美国网友在讨论的一个大问题──像微博、Facebook这些平台,都是采所谓的「粉丝制」,喜欢的人,就加入粉丝,而许多 公司、组织、艺人也每天拚命的「比粉丝数」,看看谁增加得最快,谁的粉丝数最多?问题来了,其实,这种「粉丝制」,却透露了一个要命的漏洞──


原来,美国已经有一位营销专家建议,你想要精准的客户名单吗?简单,只要到Twitter上,找到几家最大的竞争者(他们的粉丝最好是「愈多愈好」),然后你将这些粉丝,一位一位的抄下来,啊哈,就可以轻松获得,一笔庞大又精准的名单!


若以新浪微博为例,一间公司开了一个账号后,理论上来说,可以到他的「竞争者」那边,打开他的粉丝,将里面的粉丝成员一个一个加入关注先,也一位一位的试图与他们联系。哪里有暗黑手法说不定还有更快的技巧,譬如针对某些平台说不定还可以放出机器人爬虫,取得该账号的「粉丝」,再一一的加回到新的平台上去!


其实这样的做法以前早已见过,在某些拍卖网站上,网友与商家的对话是公开的,可以看到这位商家和哪些网友对话过,而这些网友正是购买过这家商店的客户。所以,如果你想要开一间差不多的商店,只要到类似的商家上去逛一逛,就可以顺利取得一堆名单。只是,从前并不是「每个名单」都在上面,但现在「粉丝时代」,粉丝「全公开」,理论上来说,只要有心,竞争对手的「每一位粉丝」的名字是捞得到的,他们的联络方式也是有可能取得的。因此,你的粉丝愈多,你让对手「更方便」

因为,这些都是「精准粉丝」啊。

呜呼哀哉!


当然了,纵然如此,目前企业在这些平台上所看到的效益,应该仍然足以说服他们继续在Facebook、微博上继续做营销,而我自己是这样看的──对于每一种竞争,竞争者本来就是会跟着屁股后面努力追,真正的价值不是在「已经得到的名单」、「已经加入的粉丝」,而是在你「未来」对这些粉丝的「经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