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2009-03-26 23:05:02)
标签:

杂谈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210.jpg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38.jpg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42.jpg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以下由Derrick与Mr.6共同撰写,摄影:NEO

这星期Sweet100即将有三场演讲接踵而来,照例早已全部爆满,后面三场也是,为了避免大家来Sweet100网站报不到活动,周一的场次还勉强留着开着,其实也已经超报一倍了。报不进来的人,我们会尽快带来新的活动。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前天晚上Sweet100还默默举办一场活动,地点在台北101没多远的信义区的Barbado八倍多餐厅,在这里我们很荣幸的为玉山科技协会之下的亚美玉山科技协会(MJAA,昵称为「小玉山」)举办了一场闭门式、只有小玉山与Sweet100志工可参加的「Sweet100」活动。既然是私人活动,我们笔调就稍稍轻松一点点了。

小玉山是玉山协会下的「年轻版」,以矽谷当地的亚裔美国青年为主,小玉山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亚洲行,顺便参访故乡的科技产业。以前在矽谷每次到了近春 假,小玉山的newsletter就会开始召募想到亚洲旅行的,我想跟着此行却一直没行动,没想到几年后,我回到台湾,有机会得到小玉山的青睐。这场 Sweet100很特别,小玉山一团约30人,都是矽谷当地正在工作的华人,有大公司工程师、博士班学生、创业家,还有「大人」包括顾问公司顾问,玉山科 技协会知名创投Harbinger的郑先生更也亲自来到现场,有些更是已住在台湾但跟着他们旅行的。他们的行程摊下来皆为竹科大厂大老,忙碌的行程中竟然 留了刚下飞机的第一晚,给一个以往很不一样的题目──在台湾网路创业

Sweet100并不是专门办活动的组织,特别找来目前在台湾有些成就、又是与小玉山这些华人背景相近的创业家,最后三位讲者是 uSchool优学网的Gary Cheng、TED Taiwan的创办人之一的Jason Hsu,以及Meeya的创办人兼执行长Tony Wang,三位以全场英文直接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后来小玉山的巴士都走掉了,人却不走,十点以后仍然一圈一圈的聊得非常热闹。三位讲者分享从美国回到台 湾、在台湾徒手开始找团队、做网站的经验,也与矽谷这些创业家交换关于iPhone、Facebook App讯息。这场活动没有任何舞台,就是八倍多自己的舞台;没有灯光,一张桌子上去就「开讲」了。

首先,请目前保持「全勤」的Sweet100写作者Derrick Hung来一段架构的分析(原文请见「MJAA meets Web 2.0 in Taiwan」):

Sweet100邀请几位台湾新创网路公司的创办人,在基于美国文化观点的角度下,跟亚美玉山科技协会的朋友们分享他们的经验。三位讲者短短一小时的分 享,uSchool优学网、TED Taiwan、meeya.com,从创立的历程、台湾合作伙伴的选用到网站经营的观点。

全球观点
思考全球市场,站在熟知欧美网路市场的状况来看,其实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从欧美发迹的网路网路产业,特别是美国,不论是技术或是概念性的想法,至今依旧站 在发展的最前端。其次,由于网路基础建设及消费市场早期相对蓬勃,早期就有许多网路试验用户,跟产业之间不断相互激发创意。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总体经济的 发展也改变了网路产业的版图,「流量」当道的Web 2.0时代,中国大陆、印度等新兴国家拥有的庞大市场,开始在网路上滋长,全球观点的平衡感开始颠覆。

「Think Global」,全球化市场中最重要的想法,处在台湾市场的网路业,个人认为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因为各国文化的交会,台湾有不错的文化条件。因为来自欧 美及日本贸易、文化、教育甚至娱乐等方面的影响,多元文化一直都是台湾环境的特色。在全球观点来看,接受跟参与两者,是台湾创业者应该思考的,接受多元文 化的同时,要想着去参与。好的创意可以改变使用者习惯,而顺从使用者习惯则会造就热门的设计,是要让使用者接受还是参与使用者,从不同的观点来参与网路世 界,也许在目前各大文化区域的网路藩篱找到出路。

「Think Mainland」,台湾对于世界来讲是个大陆华文市场的前哨站。在前述的特色,加上语言文化优势,站在制造业超过三十年开疆辟土的商业战场上,面对内地 的竞争加上国外的竞争,网路业能够学习到的经验又比其他人又更胜一筹。台湾网路业在全球观点之下的优劣,也要考虑进网站的发展中,网站的 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或是Chinization,在世界经济变迁的同时,将会各有各的利基。

选人选才的取舍
对于员工的选择,讲者群给了一些看法:

1.没有自信的台湾年轻族群,可以是人才也可以是负担,公司要去思考如何去调适这样的职场文化。
2.挑选理念相似的伙伴,往往会比挑选一个乍看之下的人才,会对公司较为有利。
3.对的人就值得一再去邀请,建立共同信念,公司可以更愉快的去实现各种想法,去创造各种可能。

人的管理在组织团体里是很重要的课题,从陌生人跨越成为自己的伙伴,每个创业者或创业体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哲学,选人或选才都可以是「对的人」。

人脉的价值
在台湾或说是华文文化中,「人脉」是商业运作相当重要的因素,而Facebook的诞生,也间接反应了「Social Networking」在美国,或说是世界其他各地都是被视为有相同的重要性。网路业是个以人为基础的行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连结更多的使用者, 连结更多的资源。

因为网路的连结,使得土地广阔国家的人民有更紧密的关系,在台湾却因为地狭人稠就已经有了非常密切的 人际关系,人脉就从一张一张名片,一通一通电话到e-mail、即时通讯等,网路成为这种人脉的另一部份延伸。台湾浓缩了华文文化讲究人与人关系也就是人 脉的文化精华,放眼大陆市场,这也成为必修的一堂课。

What I learn
跟欧美市场连贯或是与本地市场依存,换个角度思考全球每个人与人之间在网站经营中的依存性,让网站伙伴的信念串连起全球的使用者的力量,将是Web 2.0时代可以发扬出最极致的精神。

(以上作者Derrick,本名洪亘观,跟着IBM PC compatible一起来到这世界的PC世代,毕业于政大资管系,从Dail-up BBS开始参与电脑网路世界,亲身参与Internet技术及文化的历程,曾任软体工程师(Systex),系统设计师(Systex),企业风险管理顾 问(Deloitte)等,关于Derrick完整与最新的关于Sweet 100部落格文章请见「 Sweet 100部落格」)

Derrick已经把当晚散乱的讨论整理得相当完整,我就不多写了,当晚其实准备了六个问题要问讲者,包括台湾网站外销、如何在台湾办网路活动……看到台 下蠢蠢欲「问」,干脆全跳过直接到最后一题,要讲者谈谈如何建立一个「团队」。许多海外华人对亚洲发展的计画很雷同,在这边当地请人,产品出来先在这边测 试市场(当实验室),然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地方,但刚刚回台一点人脉也没有,「 Team Building」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怎么做?

这个问题带来现场的高潮,我试着从潦草记忆回复那场讨论。 Gary提到由于亚洲教育和以工厂生产为主的思维,在这里需要先牵着年轻人的手,直到他们有信心可以自行用自己的力量与创意来解决问题。 Jason则表示他们团队不注重title而以他们要对客户所扮演的角色来定位,完全为客户思考的模式;Tony则说,大部份的同事都是他在各个时期的朋 友,另外台湾有一些专门培养精英的组织如YEF、TIC100也有优秀人才,团队就是基本上是每分钟都在hangout状态,什么事都一起做,失恋也要一 起。中文也必须local,尽量蹲低,美国注重performance,台湾注重「人和」,人脉最重要。

感谢小玉山的主办单位与联络人,更重要的感谢的还是让这次活动顺利进行的Sweet100志工。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下次见!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6.jpg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5.jpg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TITLE="uSchool、TED Taiwan、Meeya分享亚美返乡创业经验" />
喜欢《东京印象》?去她的新官方论坛看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