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下伴侣,独自出去玩来甩掉「太黏」?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2/a311.jpg
这篇文章可能会有争议,请小心阅读,不喜勿入。 《时代杂志》的文章向来太偏美国中心的政治和美国的民生话题,很少在他们家看到好文章,昨天终于看到一篇真的很棒的,这位作者其实也没写什么,只是提到一个我们常想到、碰到、却从未去讨论的话题──
你和「另一半」,可不可以分开旅行?
应不应该分开旅行?
讨论这件事之前,我们得先讲到,在2008年的现代,自助旅行已经不是难事,线上的旅行愈来愈多,很容易成行。所以现在大家面临一件事,出去玩都要问人很麻烦,是否可以自己旅行?自己在线上买票、订旅馆,甚至订「最后的便宜deal」,和老公/老婆说一声,今晚就出发?
自己出发?
这篇作者开头就提到她自己每天都和那位已论及婚嫁、交往多年的同居男友「黏」在一起,直到最近,她才「第一次」自己飞到西雅图独自旅行!然后她在文中坦承,哗,这场独自的旅行,真的「每一秒钟都很快乐」。她发现,这快乐竟然这么的简单,躺在空无一人的特大号床上,身边无人打鼾或磨牙齿,自己逛一下飞鱼市场,自己和其他「他不认识」的新朋友见面……从头到尾她的脸上都挂着微笑,怎么也摘不下来!
这位作者说,没有「他」很快乐,却不表示他们已经分开或感情不好喔!她举出另一个同样「成功」的案例,她的女性朋友和结婚六年的老公常常到南美玩,由于那位老公喜欢去滑雪与极限运动,她则喜欢走走看看就好,所以每次都一边玩一边吵架。这次,她真的不和老公出门了,自己到墨西哥,哗,也是好享受好享受!到没有游客的地方,自己安排。这位朋友她也是从头到尾挂着「摘不下来的笑容」,她还说,独自旅行的时候,她和老公反而比平常通话、通email的时间更多!
形容了两则美好的独自旅行经历,这篇TIME杂志文章接下来理所当然的引用了专家的发言,专家说,「小别胜新婚」的原理古今存在,所以应该多多的分开来放假!专家说,独自旅行应该愈多愈好,愈独自旅行,愈表示你充份的相信对方,表示你们的关系是非常健康的!
没错,以上都是对的,百分百正确的事,但当件事被「滥用」,就让人有些话想说了--
我们常听到,现在愈来愈多男女朋友分开的理由是「太黏」,没有自己的「空间」。我看了身边两对朋友都曾抱怨过太黏的问题,最后几乎吵翻的原因都是在「太黏」!这种理由有的出自于男生,有的出自于女生。我认为,我们给「太黏」这个理由,赋与了太多的「正当性」了。这种事绝对不是我个人的专长,只是自己以读者的身份,觉得「黏」这件事被「炒」得太错误,我想借这篇文章提出一个我认为值得思考的观点。
我认为众人或许应该先看清一件事──太黏的「症结」,很有可能不是在「黏」的那方,而是在「不黏」的那方。对方不只不习惯,也不喜欢与「这个人」一起做事情;有可能是对方并不喜欢这个人做的事情,也有可能是对方不喜欢这个「人」。当你收到「太黏」的讯息,通常不只是在警告你们「个性差异大」,最主要是在警告「你们之间有问题」,至少,两人中其中有一人无法承受两人一起生活与行动的重量,因为就算再黏的状况,也不可能像双胞胎那样黏着24小时,如果两人之中有人抱怨「太黏」,或许是表示他/她已到了一个「我无法再更忍受更多你/妳的生活」的临界点,这临界点可能很「低」,低到即使平常仍有充份的独自上班或出去买东西的时间,甚至一周只见一次面了,都不够把那种黏感的讨厌给驱除掉。
所以我们常常观察到,「太黏」的问题似乎不是绝对,而是相对,以上临界点显然会随着不一样的「人」而上下飞动:有些情侣天天抱在一起像两只无尾熊,旁人都看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觉得很黏;同样的一对情侣过了好几年,可能完全没有电话连系,只是每周见一次面,有人也会抱怨「太黏」!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个人很有可能今天觉得某人太黏,当他/她「换了一人」,用同样的方法待事,突然就觉得还好啊,不会很黏?我们会看到有些朋友跨前后任男/女朋友,对待方式完全不同,对前任的完全像放牛吃草,对后任的完全变无尾熊;对前任的凶不拉机,对后任的撒娇不已。每个人的「黏性」也因时间而不同,有的或许是黏个几年,几年后又变得不黏,
如果你用这样角度来看人类同居、结婚这件事,再来看看这些专家、作家、旅行家目前口径一致的在倡导所谓「伴侣分开旅行很好」,甚至有些婚姻专家倡导「分开住是很健康的」、「彼此预留空间」这些话,就会觉得很好笑。说直接一点,这些专家等于是在为「分开」找借口,她们并不是在帮你好,事实上,许多写书的婚姻专家自己的婚姻有够烂,因为这是一个他们关注的主题;婚姻和创业、网站不同,婚姻像吃饭一样是属于天性掌管的范围,那为何他们如此关注此主题可以写到这么深?因为他们做不好嘛。
「好黏」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当我们产生「好黏」的问题,并不表示这段感情没救了,应该说,如果双方还觉得这段感情值得再经营下去,现在该找到的,不是一个彼此适合的「空间」,而是再努力去找到彼此怎么在同一个空间下,快快乐乐的生活。
换句话说,当你觉得「太黏」,想出去旅行?欧No No NO!这时候,反而应该趁旅行这种难得的转换心情的过程,和对方去,透过每次不一样的地点,产生不一样的「空间」,学习怎么「有对方也能保持愉快」。有趣的是,这一段,是所有婚姻专家几乎都不会讲的,至少我们在书上、杂志里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鼓励与论调,真的很可惜,它们有如一个竭力想将反的「翻正」的小力量,放出所有的理论来支持这样的事情,全部都是正确的,但忘了那弯弯曲曲的路旁边,其实有一条最直接的路。
这篇文章令人喜爱之处,是作者也问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独自旅行就有一种「哗终于解脱了」,那要问自己,是否你这段感情是一段正确的感情?她也实地访问了其他的夫妻,表示「独自旅行」这件事并不是大家都喜欢或都正常,譬如有一位很专情的男人说,「那样有何趣味处?」另一位女人甚至和这位TIME采访者说,她在前一段婚姻中,真的很喜欢独自去旅行,因为那样她才能放心外遇啊。
所以,与伴侣分开旅行是否合理?是否应该被鼓励?
如果你/妳已经不重视了,那就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有很多专家的话语可以拿来当挡箭牌和借口。
如果你/妳还重视,那,请稍稍改一下您的行程,再多买一张机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