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Kai帮助无数不成功的网站「生火」,取得3.5亿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2/a111.jpg
昨天传出一家只有13人的小型网路公司BlueKai,竟然 顺利取得1050万美元(台币3.5亿元)的创投资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大概就只有他们最温暖了!
而BlueKai取得资金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说了一句话:「我们知道外面景气很差啦,但我们的营收,偏偏现在正在以很快速度成长中!」他们竟说,现在他们的「客户」已经前仆后继的倒过来,多得无法应付,需要「钱」来扩编以应付这些需求,在这个时机点敢说出这句话,又有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很难不拿到钱吧!
到底BlueKai是怎么做到的?
BlueKai做的其实很简单,它意图「撮合」网路上的两批人,一批是大型中型与小型的网站们,一批则是对这些网站有兴趣的广告主。
你不解的问,这种「广告版位撮合商」已经满街跑,不差BlueKai吧!
错! BlueKai所「撮合」的并不是广告版位。
BlueKai所做的美其名是一个「资料交换中心」(data
exchange),这个交换中心主要是从一些主题小网站中,取得一堆流量、会员的资料,然后让其他广告主来标这些资料,予以买下!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购物网站,除了卖东西以外,你知道还有一个东西可卖吗?
若你是一个完全没卖东西的网站,流量很小也卖不出钱,想不想也来卖其他的?
BlueKai会跟你说,不,你还可以卖「会员」。你却不可置信的说,除非你的会员就是那一群买得起1克拉钻戒的网友,广告主才会抢着要吧?万一我的网站只是一群「爱看正妹的宅男」,或是一群「爱在线上交换贴纸的干物女」,广告主还会想要吗?这是BlueKai厉害之处,他跑去和每个小网站联系,签约后,还会将该站的这些会员资料「整合」一下,或许和其他小站的并在一起,或许自己还拆成几块,这些资料不是一次买断,而是ongoing的,小站的会员如流水慢慢进来,BlueKai也如流水慢慢萃取新资料。 BlueKai还会视这些资料的「市场价值」,尽量的「分类」,譬如有些小网站的名单竟可以分类到「想去夏威夷的人」,「想买福特Escape的人」……。
BlueKai看准了一点,有些小网站本身获利有限,甚至不知如何获利,却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流量,这些流量「一定是有意义」的,一定代表着某一个同质性较高的族群,而这个族群或许对Google、Yahoo!这种大站没吸引力,看在地球某角落的某个小产业的某个小广告主的眼中,竟然比黄金还值钱! BlueKai愿意这么热心的帮小网站「生火」,小网站当然对这种「天下掉下的财富」欣然接受,而那些地球某角落的特殊广告主也真的很喜欢这些小网站所提供的会员名单,因为来到这些网站并留下资料的,真的准备想要买数位相机,想要交朋友。 BlueKai的「重点」摆在车子网站、旅游网站、和各种的购物网站,这些网站主题的那些相关公司,相对的对网路较不熟悉,也买不到这些资料,BlueKai帮这两边的人「串」起来。因此如果将BlueKai当作「Two Mass」的问题来看(Two Mass在这篇有介绍到),一开始一个空网站什么鬼都没有,谁要过来让你撮合啊!但小网站却「很好谈」,若有些网站并不喜欢会员被打扰。 BlueKai会和小网站说,别怕! BlueKai可能只让一家竞标(看你的需求)。这很像WiFLY之前似乎一直有在和厂商合作,你每次刷卡,就会接到两封简讯,一封是帐号通知,第二封就是广告,但我有注意到,它似乎一次只接一个广告。所以BlueKai帮你找到「最适合」的那个提供商。
当然你说,这种model听起来很像是以前在卖email名单的做法? 「隐私」的问题怎么办?毕竟这种卖资料的厂商如果私下偷偷卖,站在光华商场就算了,这家BlueKai竟然斗胆公开卖!
妙的是,BlueKai显然也预料到这点,因此在九月趁还没人注意时,BlueKai也火速完成一套有趣的系统,让使用者可以看看自己的资料是被谁在使用,可以将这些钱「捐给慈善机构」。这点我觉得蛮「巧妙」的,BlueKai号称他们「并不想从这系统赚钱」,应该只是一种话术,反正BlueKai把这类opt-out选项提供在那边,最后或许顶多只有10%的客户会真的去把它的隐私「点掉」捐给慈善机构,剩下的 90%说不定还不知道BlueKai的存在!
这个案例让我们想起一件事:网路行销这块市场的众多大咖的player们,包括b2b平台、顾问公司、代理商们,大家站稳了位置,下一步总想办法往「上下游」做去,你会发现,一间网路行销公司规模愈大,愈是似乎「什么都想做」,从关键字代理要做到顾问、架站…,从广告代理商也想变成媒体代理商,球员兼裁判的全吃下来,但问题在于网路行销还是以「成效」最重要,这个成效仰赖的「网路」却像火山旁边的地壳不断迁移变动中,把自己弄成庞大的怪物反而「广而不精」,拿去年的简报在今年用,网路趋势如泥鳅,抓不到最新的有效手法。 BlueKai也认为,目前的网路行销产业的趋势绝不是整合,而是「反整合」 (disaggregation),认为网路行销产业就像3C硬体产业一样,将变成横向切开、分成更细的价值链,他们已经打定主意要专攻「资料提供」这块。
BlueKai还教的另一件事是,看,网路上什么最多?目前看来,「网站」真的很多,而其中成功的只有少数,如果创业家也能来想想,这些已处于冬眠的小网站们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卖」,帮这些网站赚点钱,那就像BlueKai一样,瞬间得到1万个以上的「合作伙伴」一起帮你开疆辟土,总和起来要养个13人的公司绝不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