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雅虎即将推出信箱2.0,让你的email多出1万新功能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2/a16.jpg
GigaOm这个部落格已很久没有亮眼表现,昨天却从GigaOm传出一则关于美国Yahoo!的大消息。最近大家只关心美国雅虎即将大裁员,时间就在这星期,最新的预测是美国时间的星期三,也就是大约明天或后天。但,GigaOm找到的消息却和裁员完全无关,而是一个超级有意思的新产品──
这产品,Yahoo!将它叫做「Inbox 2.0」,我们且翻作「信箱2.0」。
所谓「信箱2.0」,就是Yahoo!可能即将学Facebook的外挂插件,推出「email平台的外挂插件」,他们不避讳的再次使用了「2.0」这个字,来强调这件事对email这个老家伙,即将带来一种掀翻整个天空的震憾。
怎么震憾法?
如果下个月Yahoo!就推出这玩意,很有可能在明年中,我们使用了十几年的熟悉的email信箱,是的,那个每天老老实实只会让我写信、贴档案、写住址、送出、收信的无趣的email信箱网站,将突然多出1万个奇特的新功能!
这1万个新功能,都是由如虎似狼的创业家们所写出的「外挂插件」(apps)。
这件事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Om
Malik还清楚的指出数字与产品,第一批插件共有6个,其中之一会是由Yahoo!旗下的eVite所做的,eVite原本让办活动的人在线上发布开派对的时间、地点,并附上一个完整的报名系统。以往想使用eVite都得先到该网站,填入或汇入朋友的住址,现在可以「反过来」,直接先敲好email,在email里直接就做好一个eVite,按几个键,就直接寄送给这些朋友邀请他们过来。朋友们可能也只要安装eVite插件,就可以直接回覆、随时知道这个活动目前有谁报名、有谁要参加……整件事有没有「顺」了很多呢?
本来Email就该是主角的嘛!
这招真的很猛,尤其来看,Yahoo! Mail仍是现今全球最大的email供应者,目前帐号共有2亿个, Yahoo! Mail全球都有。最重要的是,email十几年来也都一直是全球的网路最伟大、最历久不衰、最多人使用的线上应用,每个人都有email,一个 email足以替代电话或身份证字号来找到你或确认你的身份。 Yahoo!若做出这个平台,表示他们会把一些关于使用者email的个人资讯(如联络名单),提供给创业家,甚至让创业家在使用者看到信前,就直接自动处理由他们引发的一些回信? (希望能这么棒),如虎似狼的网路创业家利用这些资讯,可以「想」出很多很多更棒的新应用!
当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email也是最多「垃圾」的地方,我在《抢先布局十年后》预测垃圾信件将是全球最大的危机与无法解的问题,此外刚刚也说,email已经成为许多极机密资讯的集散地(譬如银行刷卡记录都会 email过来,买机票的电子机票也会email过来……),万一通通都做成API开放了,会不会被不肖份子拿来盗用?当然,API的设计一定会只能在 runtime 做,且很有可能阻断所有连到自家资料库的动作,这个是一个设计者会考虑到的trade-off的问题:到底要开放更多的email讯息让外挂程式用更多,还是要关起大部份的只让外挂程式用一点点?这中间要怎么切才洽如其分? Yahoo!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解答。
Email这玩意就像含苞待放的幼蕊,现在轻轻开放一点点,给它一点点水份,就会生得到处都是了。假设Yahoo! 只要让开发者自制一个小按钮,按下去以后,到一个外挂插件去设定东设定西的,然后,让该外挂插件加一段话(就算没有HTML只有纯文字也ok)在该封 email里,这样,就可以想出至少100种新的玩法了吧!因此,这个「信箱2.0」和上次写的四种email新玩法应该不太一样,将email「社群化」不是重点(Om Malik显然认为重点在那边),我认为,将email的功能再「多样化」才是重点 ──Email是每个人的信箱,无侵入性,不打扰,却一定寄得到,对方也定期还是会查看,所以接下来这「1万种新插件」,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已经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动作,一一的做上去了。小小的事情以前不成一个网站,现在做成信箱上一个小小的按钮倒是很方便合用的!
当初iGoogle做出来,想把搜寻引擎改为Web 2.0入口网站,显然没有成功,后来再做Open Social好像有点疲态,不过,假设这次Google Friend Connect有些进展,目前的Open Social插件也愿好好的改一下他们的XML档去确定他们可以在GFC上面跑,那我们真的正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这样看的:Web 2.0初期,大家崇尚一个叫「Mashup」的东西,使用各站的API,做一些网站,后来没有很成功,因为还是到那个网站较有意思;Web 2.0末期的今天,大家流行另一种的mashup,几乎有点「反向Mashup」了,做东西在「他们家里面」,一方面提供的功能更多了,一方面等于从来没有离开该网站。从「Mashup」的切入点来看,这个趋势是很好的。这也代表了创业机会的出现,以前大家是随便乱想点子,现在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把Facebook、Google Friend Connect、Yahoo! Mail这些网站先玩个透透澈澈,然后从上面想想,哇,这些服务真棒,还可以做什么事让它更棒?
如果自己已经有网站的,依然可以做一些外挂程式,让自己更有威力。如果平台不允许「挂到外面」,那就想办法把那个网站「缩」进这个平台里……。
让我们期待想像「信箱2.0」这1万个app的可能性:
单单「转寄」这一块,转寄笑话、转寄影片、转寄文章、转寄优惠广告……就可以想出好几百种创新应用。
团购的这块有没有机会来点新花样?
甚至,五年来我一直很想做的点子「keep in touch」的功能,也可以做进去了。
最期待的当然还是,Facebook插件,我们不敢说,创业家做了以后台湾的网友会疯狂想使用,但Yahoo!的「信箱 2.0」?台湾的Yahoo!奇摩等于是黄金挂保证,帮奇摩邮箱做个插件,是爆红的黄金之路,只是他们是否愿意跟着美国公司开放邮箱?或许本地的创业家可以透过各种管道开始问一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