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也做Google Phone,有机会间接振兴台湾软体创业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0/p121.jpgPhone,有机会间接振兴台湾软体创业" TITLE="华硕也做Google
两周前,我的Sony Ericsson手机摔烂了,我勉强拿一只旧的来暂时顶替一下,因为这次决定要等Google Phone,非Android不买。这段时间如同回到史前时代,还要等多久?不知道,但真的很想要一只Google Phone。
宏达电是Google Phone这波的大赢家,昨天矽谷知名圣荷西水星报记者在网路上刊出一篇访谈,他们与制造Google Phone的宏达电(HTC)执行长周永明的访谈,水星报记者特地飞到桃园来采访,周永明也侃侃谈到去年派了30~50位宏达电员工赴Google协助开发,今年预计卖60万支等等…。但,昨天矽谷更大条的消息,却是「华硕」。这次不是Eee PC喔,而是昨天华硕也宣布他们已实际投入Google Phone的开发,并即将在2009年的上半年的某期推出他们版本的Google Phone。注意,是2009年的上半年!
此宣布挑动了敏感的神经,同样也进「OHA」的手机厂商三星、LG之前是说,他们的Android要等到2009年的下半年才会出来耶,这时候,局外的华硕反而硬就是比它早了一些,然后还说「一开始只先给台湾的客户」。我想,美国消费者看到这报导可真的要羡慕台湾3C族了。当然我们不确定华硕也来跟流行会不会成功起风,但我想讨论一下此举对台湾网路创业家、软体创业家们,可能产生的绝佳机会。
华硕这件事真的提醒了全世界:台湾、大陆、亚洲,还有几家厂商可以制造手机的?
以台湾来说,英华达、明基、集嘉、佳世达、华宝、华冠都有机会,谁想做谁就去和Google谈,就去做了罢。要这些厂在2009~2010年出现一大堆Google
Phone并不是难事,或许也已经是大家的计画,而iPhone只限于苹果能做。
这让我们想到,大家曾经把Google
Android和苹果的iPhone两个相提并论,有如十年前的Wintel(微软+英特尔)与苹果的竞争,Google
Phone就像IBM电脑,定位「开放」,硬体厂来来来,软体厂来来来,而iPhone就像苹果电脑,物换星移,个性不变,只是现在反过来,苹果先下第一步棋,而且是超级成功的第一步棋,不过,华硕这次,可能就像当年第一个做出第二台IBM电脑的厂商,用行动来告诉全世界:「历史即将重演!」Google
要重演当年「微软+IBM
Clone」的成功模式!但你说,Google常失败哩,我们看到Google推出OpenSocial,要打败Facebook很困难,因为整件事是纯软体,但Google
Phone要打败苹果的iPhone,战场有一半以上在硬体,若要在苹果与Google之间二选一,硬体厂想玩也「只能」玩Google
phone。
就因为有一半以上在硬体,又是这样开放的平台,所以软体创业家的机会就来了,而且这机会,是独钟于台湾软体创业家的机会。
我认为这里的软体创业家,有机会做出一些「软体平台」,介于Android和其他Android应用之间,专门做某些特殊及广泛的应用。
比如,一个结合GPS资讯及专门与Twitter、Plurk同步更新的平台,其他开发者可以做些应用在这平台上面,发挥他们的创意。比如,一个结合手机相机、Skype的平台,让其他开发者做些应用这平挨上,发挥他们的创意。做出来以后,Android开发者趋之若鹜,来使用你这个平台使用 Android种种功能(而不是直接开发在阳春Android),然后提供给某家也在做Android的手机厂商,比如说华硕好了,让它pre- bundle在这只手机中,彼此拉抬,软体厂抽成,两边都开心了。
这个独特的机会,是利用了Google的「品牌」,比微软或IBM当年还强,因为它除了消费者还吸引了「软体开发者」,把创意全部都投注在Google上实现,这些开发者不是因为想卖钱才去做 Google,而是因为爱Google、信任Google、觉得 Google就是「酷」、服膺于Google的技术领导……,所以才去钻研Google Phone,如果我们来比较目前大家评价的「十个最酷的iPhone App」,这里和这里都有,再来看看目前大家最有兴趣的「十个最酷的Android App」,其实已经可感受到,Google Phone的创意已经比iPhone更上一层;虽然J2ME早就在了,但Google的「背书」就是不一样。
苹果虽得到科技雅痞的喜爱,但苹果对开发者的「诚意」一般公认是不足的,苹果的开发介面一开始是关着的,今年开放SDK,但想用iPhone SDK开发软体,必须先读完10页合约成为ADC会员,也必须拥有一台苹果电脑才能干下去。反观Google这边,Android什么也不必,完全免费,授权简单,开发时,Apple的程式语言是苹果自己的,Android则是以Java,大家熟,直接用Eclipse,也备有完整的指令化程式 (command-line)的编译器。不过据说iPhone的SDK一旦学了以后,是相当的方便的,但Google此番就是赢在「进入点」,手机开发对许多软体工程师都需要勇气与时间,要我学,我当然是学一个以前可能已经用过的。 iPhone已经爆红,但显然开发者许多也还没学到那边,Google不必去抢iPhone开发者,只要在其他开发者群中一呼,一团就过来了。
长期来看,据说苹果依然会控制谁能上苹果的App Store,而且并不欢迎开发者去制作和目前iPhone app竞争的软体,尤其是任何有browser的部份,这点形同是苹果已经拒绝任何「软体产业链」出现在iPhone的族群中,偏偏它的Safari虽然在3G版已经加速,若在网站上想使用硬体功能不是不可能,但限制非常多 ,创意也因此受限了!但Google phone现在,我可以随便做一个新的平台(如刚刚说的),犹如新的浏览器,让其它网站可以随时运用更多硬体相关的包装好的功能! 如这里所言,「开放平台(Android)最棒的部份,就是大家的想像与期待永远没有极限(anticipation) ! 」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Google phone这边可能吸引相当多的开发者,以及很多的创意。开发这种软体比网站好玩,因为这种软体是原始应用程式(native applications),超越浏览器的限制,尽情使用硬体可以提供的所有功能。其实还不用讲太多,单单是「相机」和「GPS」这两个,就可以玩出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数不完的创意!另外还有加速度感应器(accelerometer),以及萤幕的触控页面,可以做出网站做不到的点子;Android phone还多了一样iPhone没有的东西:「指南针」,也就是说,除了知道现在在哪里,还知道你这支电话现在「面朝哪个方向」。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又可以变出好多好多新奇的点子,帮创业家做到一些超级有趣的创意!我不是一个技客,但一个创业家就是靠程式来发挥创意打败其他人,我们都需要一个完全可以自己写程式的手机工具,让你的程式自由的控制到手机上所有的工具。
苹果电脑在技客圈中的流行,最关键的原因是网路的兴起。人们使用的主要软体,苹果都有,次要软体,全部都在网路上,所以没有任何的困难。换作是在十五年前,大家还需要下载软体,苹果的产品就算在做得再炫,也无法达到今天的市占率的突升,因为许多软体都无法用。不过,现在又回到以前了,因为这是一场硬体的游戏,Google Phone让许多「硬体+ 软体」的合作变成可能,就近的让台湾或大陆的创业家非常方便。硬体厂除了ID设计,还会去寻求一些特别的软体,在买来就直接灌进去,这是软体创业家的特有机会。
就算没成功的谈成硬体厂bundle,至少也仍然可以寻求「自己卖」。 Android也有一个平台Android Market,虽然竟要付25美元的一次性的上架费,若你要收费可取得70%的cut,这点和Apple是一样的,上个月传出有一个人已经靠iPhone小游戏赚了25万美元(800万台币),他只卖了三个月而已,下载一次5美元。现在应该快快开始想,OK,当我的使用者有相机、GPS、指南针、加速侦测器……,有什么点子可以做?还有什么点子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