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多工运算」的7个秘诀

(2008-08-06 08:43:15)
标签:

it

A:「不要吵我好不好?事情已经够多了!」

B:「可是……我这个只是一件很简单的要求。」

A:「请等等,待我做完这样事情再来!」

这是我们都曾经说过的话,也是曾经碰过其他人对我们说的话,我们都曾经是A,也曾经是B,人们对于「目前手上有几件工作要做」这件事都有某个容忍极限,有人比较高,或许一天可以塞给他五件事做,他还撑得住,有人比较低,已经在做1件事,不能再塞给他第二件。

后者美其名是「专心做一件事」,但若拿出品质和时间,乘一乘、除一除算出「效率」,能做愈多事的人,通常效率偏偏就是会愈好。

你说,不!

我说,是!

看「电脑」就是一个「多工运算」(multi-tasking)的成功案例,为何电脑要多重运算?很多原因,使用者不可能一直与同一支程式每分每秒的互动,一支程式也不需要一直占着所有周边设施如硬碟、音效卡…所以大家利用这些资源来做事,完成的时间会快三、五、十倍。同样的道理,身体只有一个,手只有一双,脑只有一颗,好心情也只有一个,好体力只有一段,用同一付资源只安排在一件事上,会产生很多边际的浪费,整个人也会很快累掉,这时候,若让好几样事情同时共有你的身体上的这么多「加斯」(gadgets),效率会更高。假如你能想办法让自己同步做更多事,无论是五分钟换一次、三小时换一次,单单靠填满那些浪费掉的「小缝缝」,就能产生惊人的效率提升!

这种事,打电脑的人一定都知道。大家早就习惯,同时开好多个视窗,没错吧?上网,开好几个浏览器,没错吧?至少,也会同时开好多的MSN对话框,没错吧?让电脑在「多工运算」,操作它的「人」(就是你)也在「多工运算」,所以,从今起「打电脑」就算都在上网聊天打屁,可能也可以大声说「我的能力之一,就是『多工运算』!」

但不止如此。人人都会「多工运算」,但有没有将「多工运算」发挥尽致?

最近改用另一台电脑写部落格,它是XP,速度快很多,我才想起,去年买ASUS F3 Series装微软的Vista已经装了要一年了,萤幕有问题,「 ㄅ半」的普通注音打字法有点不一样,整台电脑真的比较慢一点。讶异的是,使用这么龟速的的电脑,竟还能还准时做完这些事情,靠的就是巧妙的「多工运算」,颇为自豪。我认为,多工运算最重要的不是「开始」,就像开很多个视窗,谁都会,重要的是「回复」。从前软体课程若要考多工运算的考题,主要不是考你怎么开始,而是考你,能否快速回复到每一个环境?

而「回复」的必要动作,是「记得」。记得你前一秒做什么事,才转换到下一个;记得有哪几件事还在背景在跑,等着你回去做;记得要怎么回去,半秒内立即「调出来」,马上开始劈哩啪啦又全速前进!

我有几个诀窍给大家参考:

一、先准备一个「中控板」:想多重工作同时做,一定要准备一个「中央控制板」,它可能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置放在键盘前方的桌面上(指的是真正的桌面,不是萤幕里的桌面),想到什么随时写下,每天换一张新的。我则使用一个写日记的Word档案「工作日志」,随时记下想记的东西,这个中央系统让自己在快速转换动作,随手记下该记的东西。

二、工作列(taskbar)的正确设定:萤幕下方长条的工作列(taskbar)该怎么运用,突显我们对「多工运算」的认知。有人习惯一次回所有的MSN,所以将它全部积在一块,但你每天所接到的MSN的讯息不同重要性,因此我习惯不启动「类似按钮分组」,每一个东西都是重点。此外,一般工作列只有「一列」,我却将工作列拉长成「二列」,若特别与创业家开会时则拉成「三列」,这样的好处是,所有视窗的title不会被截掉,一眼望去,便看到所有正在进行中的事情。

三、善用「转换视窗」的快捷键(shortcut key):这种快捷键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最快方式让自己想起来『刚刚在做什么』」,不必看着一长串工作列的名单去选取,通常只要有50%的机率正确转换到「上一个视窗」,就继续可以做下去。从一个视窗转换到另一个视窗的专用快捷键为「ALT + TAB」,可以跳换到上一个工作视窗,按两下则转换到上上一个工作视窗。大家也知道「CTRL + TAB」也有在同一个视窗中转换不同页签的功能,譬如在Firefox一个视窗下面开了三个页面,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转换。

四、记事本(notepad)的妙用:电脑玩久的人都有使用「记事本」的习惯,因为它可以把一些没必要的formatted text给「洗掉」。但记事本对我来说,另有一个关键妙用,当你打算用「多工运算」快速转换事情,有些事并不是发生在电脑上,这些事常是鸡毛蒜皮小事,譬如「打一通电话」、 「还一笔钱」,我就开一个「记事本」视窗,记在里面,它永远是一个「不会save」的暂存的东西,拿它来当这些快速转换的「备忘录」,再随时看看还有哪些开着没关的notepad,就知道还有哪些事情没做!

五、可以在对话中的就直接写下来:玩电脑的习惯什么东西都用「复制、贴上」(copy and paste),久了我发现,其实最常复制贴上的来源不是浏览器,也不是email,而是「MSN对话」。你觉得很奇怪,一辈子从来没在复制贴上任何对话,对话有何好复制的? MSN对话,由于必须与另一个人说明某些事情,所以大家一定都是卯足了劲在写这个对话,这些用词、这些语言,复制下来,直接拿到email或直接拿到工作日志、签呈里,可省下很多时间,也避免从这边再来改。

六、跑出去上厕所、倒水记得想着「下一件事」:忙了一阵,把手边这件事做得到一个段落,可能就会跑出去上厕所、倒水、抽烟、走一走;因此这时候,脑子与其让它一片空白,最好让它想「下面两件事」。我总是这样安排我短短的路程:去程我就问自己「接下来的两件事是什么?」回程我则只想「接下来的一件事」,念念有词,回到座位,立刻顺水推舟开始!

七、让「最卡流程」(care)最多1小时只跑一次就好:每个重度使用者都有一个「最卡流程」,这个流程通常发生在他刚开机、接上网,他第一件事可能先去check email,然后看RSS reader,然后看CNN…这就是他的「最卡流程」,通常一般电脑使用者,一天总是浪费很多很多时间在「最卡流程」,这些「最卡流程」就算三、四小时再做一次,email不会太迟回、新闻也不会跑掉,所以要克制自己,只能在完成很多事以后才能跑一次「最卡儿流程」,最好的方式是「过了整点」才能跑一次,或是中午、下班前再跑一次。

“一个都不能少”——奥运宝宝笑脸大募集
http://cn.qtogether.com/upload/images/widget/76322f72567679416d52673d_280.jpg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