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周末例行到Starbucks,见一个男人坐下,他没有说话,喉间发出类似啸喘的奇怪声音,似乎在跟旁边的女儿打信号,女儿跟着坐下。没多久,小女孩的妈妈端着全家人的三杯咖啡坐进来,因为太重,手巍巍的颤抖,还好她看起来很是干练,很快的将咖啡放在桌上,自己也坐了下来,一家人看书,安静的画面,让我偷瞄了好几眼。
我猜,先生走进咖啡厅,习惯性的就直接进了里面,负责抢座位。咖啡是太太买的,女儿先在柜台跟着妈妈选了她要的饮料,然后像一只蝴蝶翩然飘到爸爸抢到的座位。这位男人应该是个哑巴,或许也聋着,自己打理生活没有问题,但工作产能或许受到限制,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生计怎么着想?很有可能,这位母亲帮了很多忙。我一直在想,一直在想,心中翻搅着。
老婆刚好租来一片韩剧《有你真好》,老外婆是哑巴,和城市来的外孙,外孙从排斥到看到外婆对他的爱,我后来无法看完,闭上眼睛,一直出现那些图象,心中也在翻搅着。有阿妈就有阿公,阿公现在已经不在人世,若看到阿妈在这边这么辛苦,阿公在天上也会不忍心的。
我不断的在想,一个厉害的妈咪,撑着整个家庭,从年轻、到老,这之所以都是很感人的画面、很感人的故事,因为它和一般女性的形象是如此尖锐的冲突与委屈,女性比较柔弱,却要站起来,而且她站出来,肯定不是为了雄性竞争,而是为了「爱」。
这份「爱」,每一位女性都有,但她们可以表现的方式,却是很极端的几种方法:上班、不上班。就这样。自从写了那篇家庭主妇文,这几周一直有机会与其他人讨论、甚至辩论。终于我们查找一个重要的关键──职场给家庭主妇的选择,实在太少。
因为太少,所以有一个族群就出现了。
最近,电视上很流行「假性单亲妈妈」这个新字,主要是形容老公很忙,或是到远方经商,虽然还在人世也还深爱着家,但常年没伴在身边,「她」已经形同成为单亲妈妈。「假性」是个很妙的用法。我九岁就患「假性近视」,后来看到所有同学也都慢慢得到「假性近视」,小小的心灵就记得了,所谓「假性」,只是「变成真的」的一个垫步、一段前奏。「假性单亲妈妈」是否有一天会变成真的单亲妈妈,女性都放长了天线警戒。
但有一个新族群,叫「假性家庭主妇」。所谓「假性家庭主妇」,其实都拥有一份工作,且都还在稳定的收入,但,她已经对这份工作已倾向「不忮不求」,对职涯发展也不忮不求,甚至没有未来的目标与计画。这族群和「假性单亲妈妈」不同,假性家庭主妇可说是特别的甘之如饴,虽然假性家庭主妇并不想「立刻成真」,短期内并不打算放弃工作,但长期看,她知道工作已不一定是她的第一顺位,今天假如家里临时「需要」,她可能挣扎一下,隔天就可以潇洒的递出辞呈,并且可以做到完全没有任何眷恋、遗憾、不安、害怕。那一天到,她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准备」这么久!
在现今竞争的职场上,「假性家庭主妇」的心态,对她其实是比较不利,但她也并不以为意,或许是故意或不自知的,她早就已经在默默的、慢慢的「退守」她的阵线,她在观察,观察的是「家」那一边,而不是「职场」这边。
当前我们看到,「家庭主妇」或许没有从前多,但「假性家庭主妇」却破计录的多。在今天的「离婚率」连创新高的此时,这一群「假性家庭主妇」的心里是很复杂的。据这篇文章《Men attracted to beauty, women to money》引述印第安纳大学去年作的一项男女的研究显示,男人找伴,自然找有美貌,女人则是找寻…「钱」,不是贪,而是因为「安全感」。当你身边男人没有钱,女性就会自己来,反之,有了会赚钱的男人,或许女性就放心,自然的就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家里。但,有几个女人可以放心的仰赖这个男人,从「假性家庭主妇」放心的转到「真的家庭主妇」?
而且,转到家庭主妇,要做的工作之重,也让许多「假性家庭主妇」望而却步。据上个月LiveScience公布的研究显示,现代新女性和1976年比起来,做家事从一周26小时锐减到17小时,而男性则从一周6小时到13小时。但,现在的女性,一结婚后还是平均得要多作7小时的家事,7小时呢!而男性,反而因结婚可以少做1小时。女性会想,这样公平吗?为何她要做这些事?
「假性家庭主妇」是很矛盾的一个现代社会新产物,它好像一条走过不能回头的路,细细长长的,女性的「爱」,让她一直往「真的家庭主妇」走下去,但她其实是在「弃守」,而最后,更是一座小木桥,跨过去,正式成为以后,木桥就烧掉了。假性变真性,有一天回来工作会有点困难。我觉得,职涯给这些女性的选项,太少了。家事繁忙,但并不可能吃掉百分之百的时间,其实家庭主妇依旧可以经营自己,但当前的选择,只有直销、网拍、投资理财…大概这几条路,与之前自己职场工作的专长与兴趣很不一样。
你看,主妇一定得一周五天都在家,假如出去上班一天,她愿意的话,谁要聘用这样的「真正家庭主妇」?
假如她在家工作,但工作量却保证是一般人的百分之百,谁要聘用这样的「真正家庭主妇」?
亚洲没有,欧美则开始有。上个月我读到一篇BusinessWeek的报导《Where Women Attorneys Get Ahead》,提到法学院学生有一半是女性,但最后在律师事业上只有17.2%做到很大,因为律师平均一周要花46小时在与客户沟通,这已经一天超过八小时,而其他的功课得「加班做完」,许多原本已是「假性家庭主妇」的女律师,终于受不了工作时数,为家庭而辞去工作。不过,报导中的这间Beermann Swerdlove律师楼,却给家庭主妇一个新空间,它只要旗下女律师一年工作1800小时即可,时间弹性,赚的钱较少,没关系,它还破天荒的让旗下女律师可以在业务上抽成,因此就算一周只工作一天,只要做得好,仍然「有机会」得到很多收益。这样,妈妈也可以以「真的家庭主妇」的身份,将职场经营得很好。
我对这样的想法很有感受,记得我以前的老板就是女生,印度妈妈,她怀孕跑去生小孩,四个月不见人。四个月后,她心境大变,决定留在家里「work from home」,这个字我曾经暗自滴咕,「太凉了吧!生小孩就可以在家领全薪!」但我同事完全没说什么,在美国你「说什么」就是禁忌,甚至在这时候要fire 人家也肯定会触到哪一个边的法律,所以坦然接受的结果,却是非常正面的。我是员工我知道,每天还是接到老板在AIM上面猛叮,我反而还要接到半夜的 email。
这次,我们有一位印度籍的同事也即将生产,她在工作上表现很不错,几乎让我想起当年我的老板印度妈妈,因此我也特别给她网开一面,让她未来或许有机会work from home。当然一切要在严格的管控之下,在家工作的要求会大过于平常的员工。一周工作一天,那工作量一定不只五分之一。不过我想,假性家庭主妇们只要时间配合,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我们一直在讨论到底该怎样才平等,不如在假性家庭主妇还没完全对职场说bye bye的的时候,在她们的心飘走以前,就赶快先将她们预定下来。「假性家庭主妇」们或许也该趁机看看,哪个地方有类似的职缺,先抢先赢。我们真的想知道一下,男女之间的道理都「辩论至尽」之后,我们有没有给婚后女性一条新的路子走。多一条路子,就是多一份空间,就算家庭再幸福,女性总会需要这么一份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