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人:保守派比自由派快乐2倍,「中间人士」最不快乐!

(2008-03-31 09:41:51)
标签:

互联网

it

 这期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为一本即将上市的书写了一篇导读,这本书叫做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作者是Arthur Brooks。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保守派人士,比自由派人士还快乐!

大家马上想起,那些每天泡夜店、欢乐来了就把握的男男女女,那些这些穿T恤出门参加国际会议的年轻人,那些在网络上什么都看不顺眼有话就呛的热血少年,立场偏左,主张自由,应该很快乐吧?结果,那些表情严素、每天梳西装头、把自己绑在别扭公事服装行礼如仪的假惺惺的「老顽固」们,竟然比较快乐?

这结论,并非这篇文章最有趣的地方。它最有趣的是,它用了许多数字与事实,全部都连得不太在一起,最后结论是出来了,但更大的结论其实隐在后面,我觉得《经济学人》用一句话将这本书形容得很好「从大量资料中萃取精华结论」(distillation of oceans of data)。这些资料各别颇有道理,但当他们全都串在一起时,好像在打「醉拳」。这个作者假如是在恭维「保守派」,他不只说「保守派比较快乐」,甚至还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像「醉拳」一样,把那些自由自在的人打得气呼呼!

怎么说呢?作者从他的生活开始谈起。

他说,他的四岁儿子常在学校欺负同学,是个大混蛋。身为父亲的他真的很痛苦,丢脸之余,还得跑心理学家找帮助。然后他找了资料却发现,原来,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痛苦。根据研究显示,无论孩子是不是过动儿或问题儿童,美国父母觉得最快乐的时光,都不是发生在和小孩相处的时候,而是在自己看电影、自己逛街、自己买菜、自己游山玩水……。

然后作者转回来说,不过,这些已婚人士,若要和未婚人士比,还是比较快乐!据市调显示,已婚有小孩的人进入痛苦的日子,但还是比未婚者还要快乐。作者说,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孩子的存在,让人们有了「长期的目标」,心中比较安详;第二,研究显示,快乐的人本来就比较容易想要生小孩。

刚刚那个是从前就有人做过的市调,但他又举出另一个更深入的2004年的市调,直接指出,「保守派」的结婚、生子的人数,是「自由派」的2倍(刚好,「保守派」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也是「自由派」的2倍),而且,「保守派」人士竟有高达44%表示「现在很快乐」,而「自由派」大多无婚无子的,却只有25%快乐。作者认为,这和婚姻生子不见得有直接关系。美国的保守派通常认为「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而美国的自由派常常觉得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倾向富人,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不过,这本书将这些数据全部归纳在一起,会让人有点牵强,就如这篇文章网络版马上吸引的14篇留言中的第一篇说的,「保守的人本来就认为现状很棒了,所以当然会说现在比较快乐。」而且,这些快乐与不快乐是否只单纯和结婚有关,和保不保守无关?你说,假如我今天是自由派,但我有婚姻有小孩,是不是同样可以享受到保守派的「那种快乐」?

但这本争议之书,其实是有一个重要的发现。

作者据研究表示,自由派其实也有机会和保守派一样快乐,只要你是最极端的那个自由派!也就是说,假如你在夜店真的放得很开的乱玩一通,觉得终身这样就够,那就很彻底也不错!作者发现,最不快乐的那一群人,反而是介于「保守」与「自由派」之间的那些「中间人士」,而且稍稍的「倾向开放派」。也就是他们不保守,但也无法一直都自由。这群「中间人士」是最不快乐的!

「中间人士」的特色就是,你问他什么,他都会给你一个「其实都可以」的答案。他会说,两边都没有错,两边都对。在亚洲,又特别多这样的「中间人士」,你我都是。我们从小就接收着更许多高压式教育,这些教育都是让我们走得更对,但也走得跟大众一模一样,走得愈来愈「中间」!我们学会自己要如豆粒渺小,能好好的安插在这社会的适合我们的位子,但最后可能小到,连自己也看不到自己

你说,不对啊,每个人的快乐定义有所不同!到最后你觉得快乐就是快乐,你觉得现在不快乐就是不快乐,这个东西只有自己知道,不能骗人的!但,我们知道自己「不够快乐吗」?

你说,这篇报导对我们一点意义也没有,我们都深信自己会是「唯一例外的那个人」,「自己怎么快乐自己知道」。但,当有人比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又会知道吗?

「中间人士」看到那两边摇旗吶喊的「保守派」与「自由派」,自以为自己是很中立、很棒的,结果,殊不知,自己其实是最不快乐的。

这本书其实是在说,有信仰的人最快乐,而那信仰其实不只是交给佛陀耶稣或阿拉,其实说的还包括要「信仰自己」。这不是把自己当神的意思,而是「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决定」。这些决定,可以明确的讲出来,「我就是想要这些!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不是中间人士!

当然,当你相信什么,相对的就会「不相信」什么;喜欢什么,相对的就会「不喜欢」什么,我们会慢慢开始变成「不是中间人士」,虽然我们开始看到不喜欢的东西就会怒从中烧,但却因为有机会碰到喜欢的东西,而感到极度的喜乐。为何今天是由其他人来决定对与错?自己的话最标准!为何这么多主意打不定?跟着自己的感受走最对!不要再走「中间路线」,今天这秒,就可以美丽的表达最美丽的自己。



http://js.tongji.yahoo.com.cn/1/254/171/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