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也要有的尺度

标签:
孩子的教育尊重自由家长和孩子育儿美食 |
分类: 孩子的教育 |
事例1:
周五晚上到SARA家,点了PIZZA,孩子们在楼下玩,大人们在楼上聊天!孩子们端着空盘子上来要甜点(只有吃完了饭,才能给甜点吃).然然不爱吃PIZZA,果然一口都没动,也上来要甜食...
"没吃晚饭,就没有甜食吃!"SARA说
"有,就有!"然说`
"对不起,说没有就没有,没有道理可以讲!"SARA说
"有!就有!"然然玩强硬.
几个孩子跟着SARA进厨房,然然也跟着进来.SARA摆出一盒饼干,然后给GG,JJ和婷一人发了一个冰激淋...然然看没有她的,咧嘴大哭...婷不动声色的从送盘子上拿了块饼干,悄悄的塞给然说:"别哭了,给,拿着,别说话!"...
这一系列动作都被SARA看见,SARA从然手里拿过饼干说:"不吃晚饭,就没有甜点吃.AINO,你要想照顾妹妹就最好劝她吃饭!"
"那你给我做一个花生酱三名制吧!我不爱吃PIZZA..."然然妥协.
吃了花生酱三名制,总算也能享受冰激淋了...
事例2:
周六,孩子们起的比平时上学还要早...
"妈妈,我们可不可以看电视"..."妈妈,我们可不可以玩IPOD?"..."妈妈,我饿了."...没完没了
一会儿,然然又跑过来,在我耳边大声的说:"妈妈,我要喝牛奶!"
我闭着眼睛没说话...
"妈妈,我要喝牛奶"然然又大喊
"等妈妈起床了就给你弄!"我说.没有马上起来的意思.
"啊~~~,我现在就要!"然然喊
"我说过了,等我起来就给你弄!"我说
然然哭着出去了...
一秒钟后,婷进来,双手插腰,一副打抱不平的样子:"EEVA就是要一瓶牛奶,你为什么不给她?"
"因为你们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进去打扰过你们.为什么周末爸爸妈妈想睡个觉.你们就可以没完没了的找事情呢?!你觉得你们这么做公平吗?"
婷不说话了.想了一下,转身出去了.跟然说了些什么,然也不哭了,两个人下楼了...
早上跟朋友电话,闲聊中说起这事(事例2).朋友说:"这我得说你不对了!孩子本身也没闹,就是要牛奶喝!这要是我,肯定就翻身而起,弄牛奶去了!...你想想,你那么小的时候,明白这些什么不能打扰大人睡觉的道理吗?...被拒绝了,孩子心里多难受?"
"嗯...我就是觉得吧,孩子和大人都是独立个体,孩子得懂得尊重别人的需求!...."我解释着,但底气不是很足...是因为让朋友说到点上了,潜意识里突然觉得然然的确好象也没要求太多,她不过是个四岁的孩子,我这个当妈的好象是有点过分?!
在网上找到这么一篇文章,读后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看过之后,又把它用自己的方式消化了一遍...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
这的确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有知识的父母很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新教育人士更是提倡:不要太约束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规则,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这道理说的一点没错,但这个"自由"是应该有尺度,有原则的.自由不等于放纵.
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
我一直是认为,这平等和尊重是互相的.日常生活里我们要把孩子当朋友,尽量的陪他们玩,让他们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活动,选择自己的喜好.家庭决策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发表意见...同时,孩子们也应该明白,和他们一样,爸爸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也需要做自己的事情,也应该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家长的时间不是全部属于孩子的,更不是能让孩子们叫之即来的.
孩子要学会,在自己的意愿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去思考自己的要求是否与别人的意愿有冲突,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去自己认识公平性,然后学会去安抚自己的情绪.且不说将来走上社会,就是在学校里,孩子的愿望不可能全被满足,学会接受被拒绝,调节情绪,太重要了.
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
家里,学校,社会里都有纪律.纪律就是规矩.就必须要遵守.那有人会说,不是提倡要少约束吗?其实很多的规矩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中就能学会而自然去遵守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以身做责.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们会从爸爸妈妈那里学待人接物.学生活态度.家长要做的就是从生活小事中慢慢引导.让孩子自己学会分辨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而自觉的去遵守纪律.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
中国家长把孩子们的生活照顾得很细致.在他们眼里,孩子的穿,吃是太最重要的事情.天冷了,即使孩子说不冷,家长也一定要给捂上棉衣.孩子瘦,家长都想方设法的补,恨不能把自己肉割下来贴到孩子身上...再有就是卫生,这个太脏不能玩,那个太危险不能上...其实这些事情都是不违反原则的小事情,没必要去过分强调.自己选择吃,穿,和爱好,本来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一个表现...但,原则性的规则一定要有,比如作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作业,玩具玩完要放回,保持自己房间的清洁,饭桌文化...比如上面的例子1,不吃晚饭就不能吃甜食,原则就是原则,一定不能让步!...其实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习惯养好了,做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
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好,运动.家长不应该强制,但应该引导.婷小的时候,很内向.就喜欢憋在家里写啊,画啊,看书啊...我和她爹都想方设法的把她弄到室外去,去参加体育运动.4岁的时候婷对足球不冷不热,5岁的时候积极性也不高.但我们也没有放弃,鼓励着她坚持了下来.6岁的婷性格突然的变了,开始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事实证明,鼓励和引导还是起到了作用.
文章最后说...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呵呵,其实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呢?我们这些孩子还小的妈妈对这个话题最感兴趣,但其实现在什么也看不出,谁也说不好.更何况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引导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样.每个妈妈都是在摸索中总结经验...但有一条,所有的妈妈都有的,就是爱和关心!我觉得,有了爱心,让孩子在爱和温暖的家庭中成长,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今天的话题太严肃了哦,添加点轻松的吧...放长假,三天,今天头一天做饭,有好吃的哦!!!!
红烧鱼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3.jpg
鱼香肉丝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7.jpg
麻婆豆付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5.jpg
蘑竽炒尖椒,口蘑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91.jpg
周五晚上到SARA家,点了PIZZA,孩子们在楼下玩,大人们在楼上聊天!孩子们端着空盘子上来要甜点(只有吃完了饭,才能给甜点吃).然然不爱吃PIZZA,果然一口都没动,也上来要甜食...
"没吃晚饭,就没有甜食吃!"SARA说
"有,就有!"然说`
"对不起,说没有就没有,没有道理可以讲!"SARA说
"有!就有!"然然玩强硬.
几个孩子跟着SARA进厨房,然然也跟着进来.SARA摆出一盒饼干,然后给GG,JJ和婷一人发了一个冰激淋...然然看没有她的,咧嘴大哭...婷不动声色的从送盘子上拿了块饼干,悄悄的塞给然说:"别哭了,给,拿着,别说话!"...
这一系列动作都被SARA看见,SARA从然手里拿过饼干说:"不吃晚饭,就没有甜点吃.AINO,你要想照顾妹妹就最好劝她吃饭!"
"那你给我做一个花生酱三名制吧!我不爱吃PIZZA..."然然妥协.
吃了花生酱三名制,总算也能享受冰激淋了...
事例2:
周六,孩子们起的比平时上学还要早...
"妈妈,我们可不可以看电视"..."妈妈,我们可不可以玩IPOD?"..."妈妈,我饿了."...没完没了
一会儿,然然又跑过来,在我耳边大声的说:"妈妈,我要喝牛奶!"
我闭着眼睛没说话...
"妈妈,我要喝牛奶"然然又大喊
"等妈妈起床了就给你弄!"我说.没有马上起来的意思.
"啊~~~,我现在就要!"然然喊
"我说过了,等我起来就给你弄!"我说
然然哭着出去了...
一秒钟后,婷进来,双手插腰,一副打抱不平的样子:"EEVA就是要一瓶牛奶,你为什么不给她?"
"因为你们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进去打扰过你们.为什么周末爸爸妈妈想睡个觉.你们就可以没完没了的找事情呢?!你觉得你们这么做公平吗?"
婷不说话了.想了一下,转身出去了.跟然说了些什么,然也不哭了,两个人下楼了...
早上跟朋友电话,闲聊中说起这事(事例2).朋友说:"这我得说你不对了!孩子本身也没闹,就是要牛奶喝!这要是我,肯定就翻身而起,弄牛奶去了!...你想想,你那么小的时候,明白这些什么不能打扰大人睡觉的道理吗?...被拒绝了,孩子心里多难受?"
"嗯...我就是觉得吧,孩子和大人都是独立个体,孩子得懂得尊重别人的需求!...."我解释着,但底气不是很足...是因为让朋友说到点上了,潜意识里突然觉得然然的确好象也没要求太多,她不过是个四岁的孩子,我这个当妈的好象是有点过分?!
在网上找到这么一篇文章,读后觉得说的很有道理.看过之后,又把它用自己的方式消化了一遍...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
这的确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有知识的父母很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新教育人士更是提倡:不要太约束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规则,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这道理说的一点没错,但这个"自由"是应该有尺度,有原则的.自由不等于放纵.
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
我一直是认为,这平等和尊重是互相的.日常生活里我们要把孩子当朋友,尽量的陪他们玩,让他们有权利安排自己的活动,选择自己的喜好.家庭决策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发表意见...同时,孩子们也应该明白,和他们一样,爸爸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也需要做自己的事情,也应该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家长的时间不是全部属于孩子的,更不是能让孩子们叫之即来的.
孩子要学会,在自己的意愿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去思考自己的要求是否与别人的意愿有冲突,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去自己认识公平性,然后学会去安抚自己的情绪.且不说将来走上社会,就是在学校里,孩子的愿望不可能全被满足,学会接受被拒绝,调节情绪,太重要了.
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
家里,学校,社会里都有纪律.纪律就是规矩.就必须要遵守.那有人会说,不是提倡要少约束吗?其实很多的规矩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中就能学会而自然去遵守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以身做责.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们会从爸爸妈妈那里学待人接物.学生活态度.家长要做的就是从生活小事中慢慢引导.让孩子自己学会分辨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而自觉的去遵守纪律.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
中国家长把孩子们的生活照顾得很细致.在他们眼里,孩子的穿,吃是太最重要的事情.天冷了,即使孩子说不冷,家长也一定要给捂上棉衣.孩子瘦,家长都想方设法的补,恨不能把自己肉割下来贴到孩子身上...再有就是卫生,这个太脏不能玩,那个太危险不能上...其实这些事情都是不违反原则的小事情,没必要去过分强调.自己选择吃,穿,和爱好,本来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一个表现...但,原则性的规则一定要有,比如作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作业,玩具玩完要放回,保持自己房间的清洁,饭桌文化...比如上面的例子1,不吃晚饭就不能吃甜食,原则就是原则,一定不能让步!...其实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习惯养好了,做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
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好,运动.家长不应该强制,但应该引导.婷小的时候,很内向.就喜欢憋在家里写啊,画啊,看书啊...我和她爹都想方设法的把她弄到室外去,去参加体育运动.4岁的时候婷对足球不冷不热,5岁的时候积极性也不高.但我们也没有放弃,鼓励着她坚持了下来.6岁的婷性格突然的变了,开始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事实证明,鼓励和引导还是起到了作用.
文章最后说...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呵呵,其实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呢?我们这些孩子还小的妈妈对这个话题最感兴趣,但其实现在什么也看不出,谁也说不好.更何况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引导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样.每个妈妈都是在摸索中总结经验...但有一条,所有的妈妈都有的,就是爱和关心!我觉得,有了爱心,让孩子在爱和温暖的家庭中成长,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今天的话题太严肃了哦,添加点轻松的吧...放长假,三天,今天头一天做饭,有好吃的哦!!!!
红烧鱼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3.jpg
鱼香肉丝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7.jpg
麻婆豆付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85.jpg
蘑竽炒尖椒,口蘑
http://www.uusidesign.com/family/IMGP2591.jpg
前一篇:从没计划到丰富多彩的周日
后一篇:河边垂钓,林间散步